幾經思量,決定把標題改為"音樂與映像",想也好笑,標題居然比內文更花腦筋。
德布西曾經寫作過兩組作品,分別為鋼琴獨奏與管弦樂所寫,都命名為"映像"。試圖在聽覺裡,喚醒視覺的官能。
我想在這個討論串裡,談些聽覺與視覺上、有關審美的本質與手段之類的瑣事。
就從這裡開始吧!
===========================================================================
類比與數位之爭,不特音響而已,在攝影領域也是如此,而且兩相參照,趣味頗多。
先講攝影。類比與數位之別,自然是在於使用底片或感光元件作為保存影像的方式。有謂底片絕對勝出者、也有謂感光元件先進且方便者,然同為保存影像的方式,能否直接比較,則值得商榷。
底片經過暗房、以相紙來呈現影像。感光元件的資訊,經過解碼、以螢幕觀賞。
這兩種方式,從開始到最後成像,有什麼可資比較的基準嗎?其實沒有。
除非把相片掃描成數位圖檔,或把數位圖檔輸出成相片。也就是全部變成類比、或者全部變成數位,才有了比較的基準。但這種比較也是不公平的,因為必定有其中一方被"轉錄"了。
轉錄是愛樂者間經常用到的辭彙,但多半並未了解其內涵。拿攝影來類比,會更容易明白。類比攝影的數位化,恰可對比於類比錄音的數位化-底片拍照如同以類比母帶拾音,暗房沖洗如同類比母帶的播放,將相片掃描成數位圖檔,就是將類比訊號轉換為數位訊號。而這個過程,就是愛樂者常說的轉錄。
相同的,將數位圖檔印刷或輸出成相片,就像把數位錄音以黑膠形式出版,也是一種轉錄。(將數位錄音轉換成類比訊號,是解碼而非轉錄)
我再以攝影來說明音樂軟體常見的轉錄問題。首先是類比母帶,理所應當是那張底片,但母帶一詞有模糊地帶,就像翻拍所得的底片般,是廣意的母帶。其次,由於舊式器材不如現代器材的標準化與規格化,類比母帶的播放,具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常有便宜行事,就像以不對的藥水與技術去沖洗底片,然後試圖用修圖軟體與修圖技術來復原,這絕對是行不通的。
對照於紙本的成熟,以螢幕觀賞圖像尚處於幼稚階段,除少數專業製圖領域,絕大多數人使用的螢幕,成像十分粗糙,根本不足以將拍攝所得的數位資訊完整呈現,如此也無怪乎銳化、提升對比與彩度等後製手段會大行其道,甚至被視為數位攝影的基本功。
目前感光元件的發展,到底提供了何種品質的畫質?由於後端的不完善,我們根本沒有能力回答,而就我們所使用的螢幕等級來說,答案本身也毫無意義。
這有如數位錄音與CD,雖已面世逾30年,但音響界的主流仍停滯在類比時代的頻寬與動態標準,然後把一切問題都歸咎於數位端的不夠完善。
當然攝影與音響也有許多不盡能對比之處,例如音響上所有訊源都必須進入擴大機與揚聲器來作播放,而無論是類比或數位訊源,都可以使用同一套擴大機與揚聲器。然即便如此,擴大機與揚聲器的使用,仍需視不同訊源的特性,作搭配上的調整。
以攝影參照音響,類比與數位之爭,此中異同、虛實,諸多玩味處,我只願提一發想、無意作面面俱到的論述。言之不盡留待各位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