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aceming 寫:謝謝poki的提醒(p.s 我是真的沒想通... )
其實目前我喇叭所能形成的空間很有限,大概就寬度近一公尺多,深度幾十公分的範圍。
這種狀況我會比較傾向於擺成近場聆聽的類型
會有點像耳機系統地聽感
與聆聽位置大約成正三角形左右
這種好處是細節很多
壞處是透明感不足
自己取捨看看吧
關於高低
我是比較不在意
我是覺得和耳朵位置高低影響比較大
有點像是坐在音樂廳一樓二樓的差別
我比較喜歡稍稍低於高音單體的聽感
peaceming 寫:謝謝poki的提醒(p.s 我是真的沒想通... )
其實目前我喇叭所能形成的空間很有限,大概就寬度近一公尺多,深度幾十公分的範圍。
poki 寫:跟大家分享一下今天擺位的心得
在run了real cable好長一段時間之後
一直覺得聲音很衝,太強烈不耐久聽
原本覺得是runin的問題
但今天不知為何手癢想動一下擺位
我大約把喇叭離後牆從(175cm拉到160cm左右)
之前會往外拉這麼多是為了場深
而且也是結像最清楚的點
但今天往後移...明顯聽到透明感變好,平衡度變高
但在拉近過了160cm透明感就又開始變差...
所以用透明感(一總又聚焦又共振的感覺)來決定離後牆的距離是蠻直觀的
左右間距倒是維持原來(也是大約160cm)主要是樂器清濁與形體感的差異
這樣寫不知大家看不看得懂
有疑問就發問瞜~~~
STSD 寫:我真的很會擺位,打從自己有第一套音響開始,沒研究過、連擺位這個名詞都還沒聽過(當時沒網路啊)的時候,我就超會擺位了。
完全是天生自然!
擺位真的是一種直覺。
但擺久了也是會悟出其中的規則來,只是要不要說,說了能不能體會的問題。
小牧神那篇只是上篇,本來還想寫中與下,後來放棄了,因為許多原因...
我大概不太可能去完成它。
其實我也已經好久沒管過擺位了。
大概提一點有趣的部分吧!
喇叭與背牆的關係主要是平衡感,隨距離改變的聲音變化是週期性的,每一個周期的極大點(最平衡的點)又有些許差異。
我們要找出最好的那個極大點。
而左右主要與透明感有關,但動了左右,前後的週期性也會改變。
發現了嗎?
找出極大點的關鍵在於,要聽出極大點在哪裡,這是第一層功力啊。
我的那個上篇整個就在說這個。
kenny 寫:poki 寫:跟大家分享一下今天擺位的心得
在run了real cable好長一段時間之後
一直覺得聲音很衝,太強烈不耐久聽
原本覺得是runin的問題
但今天不知為何手癢想動一下擺位
我大約把喇叭離後牆從(175cm拉到160cm左右)
之前會往外拉這麼多是為了場深
而且也是結像最清楚的點
但今天往後移...明顯聽到透明感變好,平衡度變高
但在拉近過了160cm透明感就又開始變差...
所以用透明感(一總又聚焦又共振的感覺)來決定離後牆的距離是蠻直觀的
左右間距倒是維持原來(也是大約160cm)主要是樂器清濁與形體感的差異
這樣寫不知大家看不看得懂
有疑問就發問瞜~~~
透明感(一種又聚焦又共振的感覺)還蠻好明瞭的,
但平衡度指的是不是高低音的關係,距離後牆近低音會太強,遠則反之,
還有形體感的差異,TOE IN 影響也很大.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