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常識來說,最好的電源線一定是餵擴大機,但綜合目前所得到大家實際測試比較的意見,幾乎都是"從前端開始"。
所以我也用下午的空檔做了測試比較,我這裡的況狀是,有微妙的差異,但不算明顯,而且無所謂好壞。最後我還是決定將香堡接在擴大機上。
我想可能是,當每個環節的器材都實力相當的時候,電源線的等級只是讓器材好與更好。
更高等級的電源線雖然會提升器材的表現,但也會更凸顯器材不足之處,我想這是主要原因吧。
yschen 寫:社長有進TOPAZE訊號線嗎? 不知道聽起來如何?
poki 寫:yschen 寫:社長有進TOPAZE訊號線嗎? 不知道聽起來如何?
之前不是有說嗎?
停產了
STSD 寫:我的香儂蒐RUN IN近140小時了,終於有種要看見光明的感覺了。
大家要有耐心,這對線不像薛薇尼二世,在RUN IN過程中仍然保有一定程度的沉穩與平順。
香儂蒐要嘛就是不好聽,悶或是躁,要嘛就是有魅力但不平衡。
120小時過去仍然沒有階段性變化的徵兆,薛薇尼二世是在120小時左右進入第二階段的穩定RUN IN期,也就是在一個好聽與平衡的基本盤上繼續變化,而HD-TDC是150小時。
香儂蒐的RUN IN特性應該與HD-TDC比較類似。
STSD 寫:
廠牌:CASCAVELLE / 編號:VEL3160(2CD)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 試聽三
馬第農一直被定位為法國音樂專家,其實,近代哪位法國音樂家不是這樣被"約束"在自己的國籍問題上呢?
我們都很熟悉馬第農在EMI那套美妙的德布西管弦樂作品全集,當年大學下午沒課,專程北上去買這套CD的回憶還很鮮明。
馬第農與ORTF還錄了許許多多法國近代管弦樂作品,如果不是這一系列企畫,我就不會這麼順利的認識到那麼多法國近代作曲家。
但,當馬第農向EMI表明自己想錄製馬勒作品時,卻被打了回票。仔細想想,馬第農非法國作品的錄音還真是少得可憐。
馬第農的法國形象根深蒂固,但妙的是,馬第農並不是一位那麼典型的"法蘭西"指揮家。
終於,我們聽到了馬第農的馬勒交響曲,還是第三號!1973年的音樂會實況,錄音非常的好。
也請留意附錄的貝爾格露露組曲,1971年音樂會實況。
無調性,貝爾格怎麼聽呢?其實很簡單,除了沒有容易跟隨的主調旋律外,完全是後浪漫派的筆法。
沒有了調性鮮明的旋律,音樂變得自由且直覺,這是貝爾格的天賦,旬白克不能、魏本也不能,只有貝爾格一人。
一般/會員-950/900
STSD 寫:今天如果有空,要來實驗電腦接上psocc或香波,有沒有什麼改變。
雖然很想幫電腦螢幕換電源線,可是實在太麻煩了,要用到兩組轉接頭...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