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Re: 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文章box » 2022-02-06, 11:50

2022/02/06
愛情風景


圖檔

午安。
別誤會,這不是今天晚安曲的封面。
這是春節休息前,1/29晚上最後一組客人的景象。
夫妻倆從東部來,自在地在長板凳上一起看唱片。
「一起」看唱片——新天新地很少有夫妻是一起看唱片、挑唱片。
所以,我拍下這兩個背影,以為紀念。
今天的晚安曲是「愛情風景」,是底下這張——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787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 試聽四

《愛情風景》是一個在巴黎的美國人David Tepfer(作家)的詩作。
鋼琴家Johan Farjot寫曲,
以音樂延長了David Tepfer詩歌裡的共鳴,
有愛情的顫抖,也有愛情的悲傷。
詩歌有部分來自David與太太騎bike遊日本四國88座寺廟紀錄,
這部分,David也寫成了小說《四國》獻給次女高音的太太。

聽這張專輯,可以花點時間看看曲目架構。
分別由女聲口白開始,男聲(David)口白結束。
前半段都是女聲與樂器,並由Johan Farjot擔綱鋼琴,
有《蒼白舒伯特》裡的Rosemary擔任口白(試聽一),
並分別有2位女高音、2位次女中音獻唱(試聽三),
包括了「漂小姐」Sandrine Piau(試聽二)。
而很久沒看到錄音的小提琴家Geneviève Laurenceau也出現其中。
(記得這張ZZT100802?)
下半段則是僅有男高音(試聽四),且僅有鋼琴伴奏。
同時鋼琴家也換了一位,最後再由詩人口白結束。

整個架構,呈現了陰陽、男女、日出日落、溫柔陽剛,
甚至曲風上,前半段偏古典風、歌劇感;
下半段近現代感,甚至帶了音樂劇味道。
很適合一次聽完整張。
作曲的鋼琴家Johan Farjot說:
自己雖受美國音樂(極簡主義者和 Aaron Copland的音樂)影響。
但我的音樂仍然帶有法國學校的印記,
無調性和調性之間的戰爭已經過去了。
Johan Farjot另外有參與的唱片,也列在下面。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 418 / 試聽:小夜曲 / 試聽:你是安寧
主唱Rosemary Standley的歌聲與唱腔實在獨特。
一開口到結束,就是以一種平白、無色彩的聲音直述。
她沒有修飾,也沒有試圖在聲音中去做任何表情。
如果,傳統唱舒伯特的聲樂家的聲響像是版畫般的深刻,
或是像油彩般那樣的描繪表情;
那麼Rosemary的歌聲就像2B鉛筆的素描——
簡單的線條勾勒,再帶幾筆淺淺的陰影著色。
可是,這樣的蒼白感裡,卻一樣顯現出舒伯特的感情世界。




圖檔
廠牌:FUGA LIBERA / 編號:FUG752
 
box
 
文章: 2740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Re: 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文章box » 2022-02-07, 11:00

2022/02/07
寫於13歲的第一號


午安。
聽莫札特音樂,有時候還是得看看寫作的年紀——
1770年,他13歲,
便寫了第一號弦樂四重奏。
2年後,1772~1773之間,
陸續完成六首米蘭四重奏(第2號~第7號),
當時他在義大利的博爾扎諾和米蘭,
基本上是以海頓模式為基礎,但卻是莫札特的一條新道路。


圖檔
廠牌:ARCANA / 編號:A497(2CD)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ARCANA的出版果然是音樂上的「義式優先」。
出版個德國音樂家莫札特錄音,
都會「挑」與義大利有關的。
過去,ARCANA有Festetics四重奏,
曾以古樂器錄製過這些作品的部分。
這回則是一個年輕的義大利VenEhos Ensemble首次錄音。
他們使用的是精細仿製18世紀的提琴來演奏。
雖然年輕,但該有的表情與細節都沒少,
不做作,也不來「樂以載道」這套,
直接的義式情感與音樂。
這樣的演奏,讓人愈來愈喜歡新一代的演奏。
(很像當年的Belcea四重奏錄製貝多芬造成的驚訝。)
編排上,少見的1770年的第一號弦樂四重奏(寫於義大利Lodi),
也在錄音之列(試聽一)。
比較特別的是第3號四重奏(K.156)的第二樂章,
他們採用原始版本。
推薦這個演奏。
 
box
 
文章: 2740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Re: 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文章box » 2022-02-08, 11:08

2022/02/08
熱紅酒


午安。如果可以從唱片銷售來看樂友的口味,
那麼,這幾年新天新地的樂友聽人聲錄音有明顯提升。
這個結果,不是Box一直推推推,
而是國外的出版,人聲還是居多。
在這些人聲出版裡,最懷念的是Timpani。
Timpani有計畫性地出版法國作曲家作品錄音。
但,其中對於法國作曲家的歌曲錄音,更是驚人。
很多沒聽過的歌曲,Timpani都會「錄」出來。
不過不過,晚安曲無關Timpani。
晚安曲是在聽多了法國歌曲後,聽一下西班牙歌曲,
好像從紅酒換成了熱紅酒!


圖檔
廠牌:ELOQUENTIA / 編號:EL0608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這張唱片在除夕前介紹過,
但只分享了一首歌。
那首歌是西班牙作曲家Fernando J. Obradors(1897~1945)的作品。
挑這首歌,除了喜歡外,那也是次女高音Joyce Didonato的最愛。
在研究所畢業前,這位美國次女高音,有兩條路——
一是到學校教合唱團聲樂;
一是唱歌劇去。
但在抉擇前,她有機會唱了Obradors的歌曲,
讓她決定繼續唱,而不是教唱。
所以,請務必聽聽Obradors的歌曲(試聽一)。
這張名為熱情的西班牙歌曲集,
除了Obradors作品外,還有格拉納多斯、
法雅、Joaquin Turina、Xavier Montsalvatge等作品。
最後還bonus了一首羅西尼(顯然要露一下自己是歌劇料)。
這些歌曲顯然很對Joyce Didnato的特質。
就像封面上的佛朗明哥舞服裝般,
總是不「豔」死你不甘休。
試聽二是格拉納多斯,多情人誒。




圖檔
廠牌:ELOQUENTIA / 編號:EL0504 / /試聽一 / 試聽二
這是Didonato在ELOQUENTIA的第一張錄音。
據說這兩張錄音,讓她和ELOQUENTIA都紅起來。
這也是張愛情的歌曲——都是美國作曲家作品。
美國的愛情顯然與西班牙的愛情大異其趣。
 
box
 
文章: 2740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Re: 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文章box » 2022-02-09, 11:38

2022/02/09
別讓人聲OUT!


午安。
今天的曲目不是重播,而是昨天聆聽的音樂。
有樂友說,他試圖聽聽人聲作品。
所以找了義大利歌劇來試試,但兩三下就out了。
我說,試試藝術歌曲吧,或是來點聲樂的作品。
晚安曲,德佛札克,安魂曲。


圖檔
廠牌:PHI / 編號:LPH016(2CD)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 試聽四
德佛札克 / 安魂曲

德佛札克的安魂曲,並非是為了某人而寫的。
而是為了某個音樂會而寫作的表演作品。
雖然內容也是用了拉丁文的追思彌薩,
但德佛札克在區分這些經文的方式,又與傳統不同。
所以,也有人認為這並非是嚴肅的儀式音樂。
這樣的意思似乎是說:神聖感沒那麼「充足」。
但聽這曲子,音樂的美感,似乎更能抓到耳朵。
以美感而言,這的確也是個相當美的安魂曲。
以赫爾維格挑選曲子的個性、錄音作品的完美要求,
在他錄完《聖母悼歌》又錄下這曲,
足見,這部曲子的美感,在赫爾維格心中絕對不低。




圖檔
廠牌:PHI / 編號:LPH009 / 試聽一 / 試聽二
德佛札克 / 聖母悼歌

德佛札克的聖母悼歌更像是一部莊嚴歌劇,
無論是規模、形式與風格,而他的安魂曲也是長篇巨構。
這兩部宗教作品與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
簡直像是出自同個母胎的親手足般,
對後者的引介與推崇可以一點不差的給予前者。
而如果說,德佛扎克的宗教作品帶來了某種異樣的腔調或色調,
那麼,我們真該思索,是否長期以來,
對布拉姆斯同類作品的理解是過分單一了?
 
box
 
文章: 2740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Re: 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文章box » 2022-02-10, 11:01

2022/02/10
狠角色拉巴哈


午安。
前幾天的莫札特《米蘭四重奏》+第1號分享後,
有樂友說,留一套,這聲音讓人聽了年輕10歲。
音樂進到人耳後,每個人產生的「化學變化」都不可知。
如果,沒聽試聽檔,往前翻一下,很推薦的莫札特。

晚安曲是巴哈小提琴無伴奏。
這個在店裡「陸續」版本不少。
但自己偏愛的,竟然都是女性小提琴家版。
Amandine Beyer,是第一個愛上的,
後來是海蓮娜,又後來是只拉了夏康的Elsa。
晚安曲聽Amandine。
她的編排呈現,與眾不同——
BWV1002、1003、1004;BWV1005、1001、1006。
聽久了,反而喜歡這個安排。


圖檔
廠牌:Zig Zag Territoires (ZZT) / 編號:ZZT110902 / 試聽
Amandine Beyer原是現代小提琴演奏家,
後來投入巴洛可小提琴的範疇,(現在又回去了)
現代音樂對於聲響的著意與探討,
明顯的呈現在她的詮釋風格中。
她新穎的音響想像或實驗,在聽感上充滿趣味與魅力,
有一部分來自相應的錄音風格,奇妙的完全不令人感到排斥。
Amandine Beyer並非小家碧玉一路,
相反地,她是知性、洗練、明快大方的都會女子形象,
精心妝點又不露雕琢痕跡,狠腳色一枚。
 
最後由 box 於 2022-07-24, 16:38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box
 
文章: 2740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Re: 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文章box » 2022-02-11, 11:04

2022/02/11
那個年代的blues


午安。
那個年代是指1910~1940。
今天是週五,所來點關於沙龍音樂。
在WALLONIE出版裡,有名為「列日咖啡館」的沙龍音樂。
列日是比利時有名的文化之都,
也是最法國化的都市,美好時代至戰間期,
法國塞納河左岸令人懷念的咖啡館風情,也曾同樣出現在列日。
狐步、搖擺、one-step、cake-walk、華爾滋,
這些節奏舞曲構成了當時沙龍音樂的主體,
也提供了作曲家賦予動聽旋律的靈感來源,
曲風上仿自當時流行於巴黎的美國風爵士樂,
輕鬆、愉悅、活潑、迷人正是這類音樂的寫照,
這裡的blues是幽雅、歡愉氣氛。

圖檔
廠牌:MUSIQUE EN WALLONIE / 編號:MEW0843 / 試聽一 / 試聽二
 
box
 
文章: 2740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Re: 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文章box » 2022-02-12, 12:02

2022/02/12
老師一學生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783(2CD)/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試聽一、二聽來是否有錯覺?感覺是巴哈作品,又不太一樣?
聽仔細,試聽三才是巴哈作品,但是哪一首呢?
但試聽三的作品,也不是寫給維奧爾琴的。

午安。
晚安曲封面除了solo字眼外,
Bach-Abel裡的「-」表明了傳承、或師生關係。
除了大家熟悉的大鍵琴家郭德堡外,
巴哈(1685~1750)另一個厲害學生——
阿貝爾(Carl Frierrich Abel 1723~1787)是那年代著名的維奧爾琴家。
阿貝爾的父親在柯登宮庭擔任維奧爾琴手,指揮便是巴哈。
巴哈去了萊比錫後, 阿貝爾的父親巴哈的職位。
而阿貝爾也到萊比錫跟隨巴哈學習維奧爾琴。
照這個歷史,巴哈應該是熟精維奧爾琴,
那麼凡爾賽宮出版的CVS040——
維奧爾琴版巴哈大提琴無伴奏,就更有說服力了。
CVS040演奏者Myriam Rignol說,
巴哈當時應該是正在練習「大提琴」時創作的曲子,
當然,巴哈本身在維奧爾琴上,有一定的水準。

阿貝爾留下來的維奧爾琴曲目,成了維奧爾琴的重要作品。
他也曾與巴哈的一個兒子(Johan Chrisrian Bach)相熟,
並合作了幾年有名的巴哈-阿貝爾音樂會。
在這張「巴哈-阿貝爾獨奏」錄音裡,
演奏者Lucile Boulanger似乎借用了當年音樂會的寓意。
Lucile長得很嬌小,維奧爾琴幾乎是她的一半大,
又常穿著設計師衣服打赤腳錄音,畫面有趣。
關於她,明天再介紹。
先聽這張晚安曲,Lucile在呈現巴哈-阿貝爾時,
把巴哈寫給鍵盤的作品(如平均律)、長笛、
小提琴無伴奏、大提琴無伴奏,重新組合為組曲。
試聽三便是來自平均律。
而阿貝爾的曲子(試聽一、二),則是維奧爾琴的獨奏。
聽Lucile的巴哈部分時,要留意這些不同作品的銜接。
非常有趣。
 



圖檔
廠牌:Chateau de VERSAILLES Spectacles / 編號:CVS040
試聽一/No.6 Allemande
試聽二/No.3 Sarabande
試聽三/No.4 Prelude
試聽四/No.1 Menuet

1988年出生的Myriam Rignol提出了一個可能——
她用7弦維奧爾琴(Viole de Gambe)演奏巴哈六組大提琴無伴奏。
維奧爾琴的聲音較為柔軟、清亮,但聲音不大。
18世紀時,義大利製琴家史特底拉瓦里改良為現代常見的大提琴,
讓聲音可以更加擴張,便在義大利風行起來。
但同時代的法國或英國,還是以維奧爾琴為主流。
Myriam Rignol認為6首無伴奏中,第1號曲子直接明暸,
不像第2、3、4號技巧複雜,第5、第6號則是更加挑戰。
以6組的技巧程度來看,有可能是巴哈寫給自己漸進練習大提琴用的。
Myriam Rignol認為巴哈時代的北德地區有不少法國音樂家,
這些音樂家會使用維奧爾琴演奏這套曲目,
所以,這套曲子是可以用維奧爾琴演奏。
再則,對Myriam Rignol而言,用維奧爾琴演奏,
更能展現出這6組「舞蹈組曲」的舞蹈特色。
Myriam Rignol所展現的無伴奏,聲響相對輕盈,
但是細膩的舉手投足感、節奏律動,與慣聽的大提琴版差異不小。
 
box
 
文章: 2740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Re: 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文章box » 2022-02-13, 11:02

2022/02/13
不止安慰

午安。
一位樂友來信說,「過年期間,少了唱片分享,
有些恍然若失⋯⋯」
看了這信,真是安慰與鞭策!
原來,一天都偷懶不得。
不過,店裡的這些片子,很多都還沒得到機會被介紹!
寫到退休,可能還寫不完(新的還一直來啊⋯⋯)

昨天分享的Lucile Boulanger的《Solo 巴哈-阿貝爾》,
不知你聽來如何?
與現代大提琴聲響不同,但聽久了,
真的會迷上這種細膩的提琴聲響。
Lucile Boulanger並不把維奧爾琴視為過去美學傳統的容器,
在她的錄音與音樂會中,
可以發現試圖「擴展和解放」這類樂器的曲目,
甚至也委託譜作維奧爾琴的現代曲目。
5歲開始學習維奧爾,唸過幾個音樂院,包括巴黎音樂院。
當然,拿過不少大獎,包括我們知道不多的德國Bach-Abel大賽。
這可能也是她最近這張Bach-Abel的源頭。

Lucile在ALPHA與RICERCAR裡,有不少合作錄音。
像是與L'Achéron、Pygmalion、Vox Luminis等團合作。
其中,最常合作的合奏團是L’Achéron。
Acheron是希臘神話裡,冥界與世界之間的河流。
L'Achéron便是想要在兩個明顯對立的世界之間開闢一條道路。
L'Achéron由François Joubert-Caillet於2009年創建,
旨在讓古代音樂更容易獲得,
並呈現這種豐富且充滿活力的音樂間許多細微差別。
François Joubert-Caillet是誰呢?
如果你有聽法國作曲家瑪黑先生的作品,就知道這位大咖。
日前,RICERCAR已幫他出版了瑪黑先生的第四本作品錄音。
晚安曲,兩張英國作曲家作品,
Lucile與L'Achéron合作的錄音。


圖檔
廠牌:RICERCAR / 編號:RIC384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Orlando Gibbons(1583~1625)是英國伊麗莎白時代的全能音樂家。
在當時的聲樂和器樂上有不少創意,
特別是小提琴幻想曲結構上,更有所創新。
當然,也少不了中義大利風格的痕跡。
這是Lucile與L’Achéron合奏團的演出,
使用的琴是根據17世紀早期英國的維奧爾琴製作。
總共使用了三種尺寸的維奧爾琴來演出,
這些琴的琴弦較長,得以呈現聲音的深度和重量。
Lucile擔綱的並不是昨天分享曲目裡使用的低音維奧爾。
在此,她負責高音維奧爾。
特別選了試聽三,可以聽到三種維奧爾琴的個別聲響。
(這張專輯國外已絕版,店裡也只剩零星庫存)




圖檔
廠牌:RICERCAR / 編號:RIC339 / /試聽一 / 試聽二

愛的果實
英國作曲家Anthony Holborne(1545~1602)於1599年,
為維奧爾琴和其他樂器出版了五部重要作品集;
這是英國首次出版器樂舞曲。
這些舞曲多為pavanes、galliards和allemandes。
Anthony本身是位魯特琴專家,所以在曲子也加入了魯特琴,
及其他少見的撥弦樂器,讓這張專輯的音色較前面Gibbons專輯,
來得更為鮮豔(試聽二)。
不過,曲子架構上,Holborne更有莊嚴宏大的味道(試聽一)。
 
box
 
文章: 2740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Re: 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文章box » 2022-02-14, 11:22

2022/02/14
情人節的光與影

午安。情人節快樂。
上週六,一位資深、超愛布拉姆斯的樂友在店裡聽這張——
2021年伊莉莎白女王大賽冠軍的首張錄音。
這個過程對話,挺像情人在吵嘴。
「這是法國印象派啊,不是德國布拉姆斯⋯⋯」他嚷嚷。
「是嗎?這是布拉姆斯的光與影」我回。
「哪有這樣的布拉姆斯?」
「為何不可?」
「他用YAMAHA的鋼琴,那些厚重感不見了⋯⋯」他又說。
「那你為何不聽聽,布拉姆斯的音符裡的晶亮感呢?」我逗他。
「好吧!這是不一樣的布拉姆斯」——他是死鴨子嘴硬了。
「不收一張嗎?」
「帶一張好了。」
樂友是多年好友,很可以鬥嘴的。
晚安曲,光與影,
Jonathan Fournel與這個拌嘴樂友都超愛布拉姆斯。

圖檔
廠牌:ALPHA 編號:ALPHA851 / 試聽一 / 試聽二

Jonathan Fournel,今年28歲,法國人。
在拿到大賽冠軍後,他的第一張錄音是布拉姆斯。
封面上的他似乎是彈完琴後,坐在琴椅上的沈思(休息),
攝影師隔著玻璃拍下這個光影瞬間。

這張錄了兩首Fournel最愛的兩首布拉姆斯作品——
第3號鋼琴奏鳴曲與韓德爾變奏曲。
我把韓德爾變奏曲的變奏5放到試聽一,
這首韓德爾變奏曲是他進入準決賽時的曲目之一。
聽這段時,總覺得Fournel應該是淚光映著琴鍵的光影。
試聽二是第3號奏鳴曲的最後一個樂章。
這是瑞士知名的錄音人作品,
選用的鋼琴是YAMAHA,音色漂亮。

Fournel在決賽時的曲目還是布拉姆斯:第2號鋼琴協奏曲。
他說布拉姆斯是他不厭倦的作曲家。
在伊莉莎白女王大賽官網裡,可以看到比賽時的錄影。
2021伊莉莎白女王大賽現場影像

 
box
 
文章: 2740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Re: 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文章box » 2022-02-15, 11:16

2022/02/15
舒伯特 夜曲


午安。
昨天分享的布拉姆斯鋼琴演奏,有下篇對話。
「奇怪,用我的喇叭聽那張布拉姆斯,
就比較沒有那麼印象派了。」
「你的喇叭不行,只有中頻!」我批他家的喇叭。
(請不要問我是哪對喇叭,有傷情感。)
「我在家裡聽的布拉姆斯,缺少空靈⋯⋯」
「你的喇叭拿去當板凳,布拉姆斯也不喜歡坐⋯⋯」
這回答有點惹了。
「不過,在你店裡聽這張,比較有新鮮感、有趣。」
說實話了吧。
不逗了,晚安曲是舒伯特。


圖檔
廠牌:ELOQUENTIA / 編號:EL1129 / 試聽一 / 試聽二
在介紹「緯度41」三重奏團的聖桑三重奏時,
有提到,他們因第一張錄音舒伯特Op.100而紅。
但考量這曲目,大家幾乎都有,就不特別介紹。
但我還是忍不住進個幾片來聽聽。
綿密的弦樂與漂亮的鋼琴聲,
讓這個舒伯特Op.100聽來少點哀愁,多點優雅。
Op.100(試聽一),被傳說是送葬貝多芬的腳步聲,
從年輕聽到前老年期,這個錄音卻令人感到新鮮。
不強調厚重,更在乎聲音的連結與節奏。
試聽二是舒伯特生前未出版的作品,稱為〈夜曲〉。
這段單樂張作品,原先是Op.99(也是三重奏)裡的行板。
後來被舒伯特獨立出來,也許是太美了。




圖檔
廠牌:ELOQUENTIA / 編號:EL1547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這張是正港的兩首聖桑鋼琴三重奏。
一般常見的錄音,都是第二號,因為第二號情感豐沛。
但第一號像在春風裡的感受,卻是早年的作品。
這個三重奏團,以大提琴家的出生地羅馬緯度來命名:緯度41。
在ELOQUENTIA有過一張鋼琴三重奏必聽的舒伯特Op.100。
但我沒選來進貨,因為大家都有。
選他們的聖桑,因為這個演奏自然不做作,親密感極佳。
特別的是,錄音工程以24bit/88.2Khz錄製。
與一般常用的24bit/96Khz不同。
有何差別?希望大家聽了後給些反應。
試聽一是第二號鋼琴三重奏的第一樂章開頭。
像柴可夫斯基嗎?有這樣的說法。
但這個音符的交織,顯然更有趣。
試聽二也是第二號,第五樂章(最後一個樂章)的最末了。
聖桑對鋼琴實在照顧周到!(錄音的鋼琴是1883年的史坦威)
試聽三是第一號鋼琴三重奏第四樂章。
 
最後由 box 於 2022-02-16, 12:26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box
 
文章: 2740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新發行-新到貨-新話題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0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