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2 - 7月新品項與補貨

2021/07/22 - 7月新品項與補貨

文章STSD » 2021-07-22, 11:05

 
煙花颱風中,兩箱貨抵達台灣了。
但別急,還不是Hortus的超級老奶奶。
今天先來一箱ALPHA與凡爾賽宮發行。
大部分是補片,特別是莫札特的法文《魔笛》,
國外似乎暢銷,補貨不易。(其實前介紹的兩個四季,也補不到貨了)
另外,拉摩的《印地之愛》、維奧爾琴版巴哈大提琴無伴奏,
都順利補到。
ALPHA的《動物狂歡節》、布魯赫《五重奏》也再度到貨。
當然,還是有些ALPHA的新貨。


*****ALPHA 新品項*****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467(4CD)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620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維瓦第/榮耀頌、聖母頌歌
這是重發的片子,過去以ALPHA 222編號發行。
Herve Niquet指揮的錄音,幾乎都是很快絕版。
試聽一是榮耀頌,
試聽二是聖母頌歌,
試聽三是一首歌曲〈耶路撒冷啊,要讚美主!〉
Herve Niquet的節奏,總是讓這樣的音樂生氣動人。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640(4CD)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742 (2CD)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 試聽四 / 試聽五
韓德爾/管風琴協奏曲Op.4、Op.7

這是Martin Haselbock帶領維也納學院管弦樂團,
在維也納的金色大廳的精彩演出。
Martin Haselbock除了擔任指揮外,還擔任Op.4的管風琴。
Op.7的管風琴則由Jeremy Joseph擔任。
兩人的管風琴音色,聽來是有明顯差異。
開玩笑來說,兩人的音色,頗符合兩人的膚色⋯⋯
Op.4與Op.7都是一套各6首的曲子,每首有3或4個樂章。
除了這12首協奏曲外,還有一首知名的《杜鵑與夜鶯》。
這些作品都是為小型管風琴而寫,在歌劇院演出。
試聽一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曲目,
超級的歌唱性,即便是在管風琴協奏曲裡,
都會覺得像在聽詠嘆調般!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746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Nino Rota(1911~1979),電影音樂迷知道這號義大利作曲家。
著名的《教父》《大路》《8又2分之1》《殉情記》⋯⋯等電影配樂,
都來自他的創作。
他寫了一百多部電影配樂,不少是導演費里尼的作品。
古典音樂訓練出身的他,也寫了歌劇、芭雷舞劇,
但坊間有關Nino Rota的唱片,都是電影配樂,
這張Nino Rota的室內樂,曲目有長笛、小提琴、鋼琴三重奏,
鋼琴獨奏曲、九重奏(木管與弦樂);豎笛、大提琴、鋼琴三重奏。
Nino Rota是個擅長旋律與說故事的作曲家。
樂曲裡有著滿滿的戲劇感與畫面。
試聽一是很精彩的九重奏,
試聽二是豎笛、大提琴、鋼琴三重奏,
試聽三是鋼琴獨奏。
音樂家包括Le Sage、Paul Meyer、Daishin Kashimoto等。
這是2020年8月,在法國亞維儂附近La Courroie音樂廳的音樂會。
這個音樂廳是個舊工廠變身的,有點粗獷味。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747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755




*****ALPHA 補貨*****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365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No.21、No.23、No.26
這是2017年發行的貝多芬。
非常優秀的古鋼琴演奏,非常推薦。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 662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皇家韓德爾/Eva Zaïcik與Le Consort
Le Consort是個小樂團,主要演奏巴洛克音樂為主。
在這張《皇家韓德爾》裡,Le Consort與次女高音Eva Zaicik合作。
Eva Zaïcik的聲音,就像這張韓德爾的封面般,
有著金黃的音色,與戲劇的魅力。
作為一個次女高音,她在她的表現範圍裡收放自如。
她是法國人,參與過巴黎聖母院唱詩班,
後來取得巴黎高等音樂院的文憑,
更在2018年拿下伊麗莎白大賽的第二名。
以她的聲音,當然是在歌劇的範疇裡展演。

《皇家韓德爾》的皇家,指的是皇家音樂院(Royal Academy of Music)。
1719年的冬天,英國皇家幾位公爵提議創辦皇家音樂院,
找來待在英國的韓德爾主持,並要讓倫敦成為歌劇之都。
當時國王劇院上演的歌劇,都是用義大利語演唱。
韓德爾曾到義大利學習,後來寫了不少義大利語歌劇,
為了歌劇,皇家音樂院,也從義大利波隆那找來作曲家Attilio Ariosti;
及義大利摩德納的作曲家Giovanni Bononcini加入陣容。
《皇家韓德爾》收錄的就是韓德爾、Ariosti及Bononcini三人的作品。
當然,都是些選曲,也因選曲,好聽度超高。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737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高大宜/大小提琴二重奏、德佛札克/鋼琴三重奏Op.90 Dumky
試聽一是德佛札克的Op.90 Dumky的行版,
試聽二是三位音樂家特別錄製了Dumky行版的最原始版,
這是世界首度錄音,德佛札克為這個行版改到六次。
試聽三則是高大宜的大小提琴二重奏。
這是小提琴家Barnabás Kelemen、大提琴家Nicolas Altstaedt,
及鋼琴家Alexander Lonquich的合作。
Dumky是俄羅斯烏克蘭的用語,難以精確翻譯,
是一種民間的詩歌,大概意思是哀傷、憂鬱的,
但不是浪漫、敘事。
這個演奏錄音,呈現很精緻、混血的波希米亞風。
講究每個音的處理,製造出濃妝豔抹的Dumky,
像油畫般令人印象深刻。
此片,另有一首高大宜的大小提琴二重奏,
音樂風格較Dumky粗獷些,但演奏刻畫深入,
大有風塵中、草原上的鄉愁。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743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布魯赫(Max Bruch,1838~1920)三首弦樂重奏,沒有作品編號,
只有標上「Op. Posth」(遺作,身後出版作品)。
分別是1918年寫就的兩首弦樂五重奏,
與一首1920年完成的弦樂八重奏。
這三首作品在布魯赫生前並未出版,歿世後也不知去向。
一直到1988年,才在英國BBC音樂圖書館裡發現原譜複本。

1918年、1920年,應該是荀伯格、史特拉文斯基的新音樂出頭之時,
但聽聽試聽一就明白,布魯赫依舊守在後期浪漫派位置上。
布魯赫旋律的美清新柔情,沒有同時代人布拉姆斯的糾結複雜。
布魯赫的弦樂五重奏,是在弦樂四重奏外,多了第二小提琴。
和莫札特、布拉姆斯、甚至貝多芬的弦樂五重奏多一把中提琴不同。
(舒伯特的弦樂五重奏則是多了一把大提琴),
在聲響結構上,布魯赫的弦樂五重奏帶著弦樂四重奏的味道。
八重奏部分,則是四把小提琴、二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
再加上一把低音大提琴。
這個配置與常見的兩把大提琴不太一樣。(試聽三)

演奏的樂團是西德廣播交響樂團組成的室內樂團。
其中第一小提琴Ye Wu(葉吾?)來自上海。
他們致力於弦樂五重奏、六重奏⋯⋯的演出與錄音。
有過布拉姆斯五重奏、六重奏的錄音。
2020年於ALPHA有過一張貝多芬弦樂五重奏錄音。
曲目是Op.29、Op.104與Op.137(D大調賦格)。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744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 試聽四
德國鋼琴家Martin Helmchen的新錄音——
韋伯的鋼琴與管弦樂作品,這是2020年底、2021年初的錄音。
Helmchen在ALPHA的錄音,
從貝多芬的變奏曲開始,到舒伯特的二重奏、三重奏都有。
但一直到他的貝多芬鋼琴協奏曲,忽然,大家都看到他了。
這張韋伯,除了這首寫給音樂會的鋼琴與管弦樂作品外,
還有《魔彈射手》的序曲、兩首歌曲,
以及《奧柏隆》《精靈統治者》序曲。
試聽一與二是Helmchen與樂團的兩段協奏。
試聽三是《精靈統治者》的序曲。
試聽四是女高音Anna Prohaska演唱《魔彈射手》。
她在ALPHA 658那張封面戴口罩的巴哈《救贖》,
是非常安慰人心。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749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 試聽四
聖桑的《動物狂歡節》。這曲子大家熟,不多說。
不過,這版本多了「口白解說」。在每個動物「起瘋」之前,
都會先來一段口白介紹,當然,「偷透利」法文的⋯⋯
除了有口白外,這張片子是由三位Lady擔綱演出:
雙鋼琴組合Duo Jatekok與指揮Lucie Leguay。
雙鋼琴組合Duo Jatekok,以前有過一張《Les Boys》,
可以參考底下過去的分享。
指揮Lucie Leguay則是第一次看到。
她的指揮動作很漂亮,很有音樂感,聲音則是乾淨俐落。
2019年她接受訪問時,說自己29歲,所以現在應該有30出頭了。
3歲學鋼琴,6歲就到法國里爾高等音樂院上課學鋼琴。
18歲時,開始學習指揮,目前擔任法國三個樂團的助理指揮職務。
其中一個便是法國國立里爾管弦樂團。
國立里爾管弦樂團,前身是ORTF的里爾樂團。
這個團在ALPHA,有過拉威爾、馬勒、蕭頌的錄音,
在AEON的現代音樂錄音裡,也有過一張。
實力堅強,值得留意。

順著聖桑的《動物狂歡節》這種聲響,
這張片子接下來就來個普朗克的雙鋼琴協奏曲。(試聽三)
普朗克是早熟又獨特的天才,在鋼琴作品中最尤為鮮明,
身為技藝精湛的鋼琴家、也以歌曲伴奏身份活躍,
他早在19歲便寫出常動曲與的四手聯彈奏鳴曲等傑作,
33歲所寫的雙鋼琴協奏曲因其生動、優美、詼諧與機敏,
成為普朗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晚年的傑作雙鋼琴奏鳴曲,則更為柔情、廣邈而內省。
店裡以前的普朗克雙鋼琴協奏曲名盤是ZZT110403,
但已絕版,換這個版了。

片子的最後,是聖桑的〈骷髏之舞〉(試聽四)。
這原是一首藝術歌曲,後來改為管絃樂作品。
這裡是雙鋼琴的演出,也就是與試聽一同樣的主題旋律。
描寫的是鬼魂從墳墓裡爬出來作怪的景況。




*****Chateau de VERSAILLES補貨*****

圖檔
廠牌:Chateau de VERSAILLES Spectacles / 編號:CVS030(2CD+ DVD+藍光)
法文版莫札特《魔笛》




圖檔
廠牌:Chateau de VERSAILLES Spectacles / 編號:CVS031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 試聽四 / 試聽五 / 試聽六
這齣《Les Indes Galantes》,有翻譯成《多情的印地安人》
《優雅的印地安人》《雄偉的印第安》,甚至有叫《華麗的印度》。
但從內容來看,應該可以翻譯成印地安之愛或是異國戀曲等。
2019年疫情還沒到歐洲前,巴黎的巴士底歌劇院,
便曾以29名街頭舞者演出了巴洛克時代的現代版《印第安之愛》
最後的高潮就是〈Sauvages〉野人舞迴旋曲。
讓全場觀眾起立鼓掌致敬15分鐘。

拉摩的《印第安之愛》發表於1735年,
帶著當時法國殖民美洲大陸的背景,
還曾有過印地安酋長在法皇面前跳舞的故事。
歌劇原為三幕,分別為「仁慈的土耳其人」「波斯慶典」「秘魯印加」。
但拉摩在發表後,連續幾年都修改了版本,
並加入了描寫路易斯安那印地安人另一幕《Sauvages》(野蠻人)。
凡爾賽宮這個版,採用的是拉摩的最後版,
分為序幕、仁慈的土耳其人、秘魯印加、野蠻人。
詳細的情節,網路裡很多解說。
反倒是音樂相當好聽,不知劇情也能聽。
2006年描寫法國瑪麗皇后故事的電影《凡爾賽拜金女》,
就是大量使用拉摩這部歌劇的音樂
——雖然瑪麗皇后與這部歌劇的年代有點距離。

1733年歌劇《希波利特與愛麗絲》(Hippolyte et Aricie)首演後,
拉摩便被質疑法國音樂傳統在哪裡?
於是,他以宏偉壯觀的宮廷音樂《印第安之愛》來證明自己。
劇中有些音樂還會試圖模擬大海、火山等,高度戲劇性。
試聽檔有六段,來自兩張CD共94軌分段裡挑的。
試聽六即為名曲《野蠻人》(昨天的大鍵琴改編裡也有)。
這是年僅25歲的帥哥指揮Valentin Tournet,
與樂團La Chapelle Harmonique的另一次合作。




圖檔
廠牌:Chateau de VERSAILLES Spectacles / 編號:CVS039(2CD)




圖檔
廠牌:Chateau de VERSAILLES Spectacles / 編號:CVS040
試聽一/No.6 Allemande
試聽二/No.3 Sarabande
試聽三/No.4 Prelude
試聽四/No.1 Menuet

新天新地裡的巴哈大提琴無伴奏,來來往往有好幾個版本。
有法國廠牌、比利時廠牌出版的,但不一定是法國音樂家。
當然,少不了也有法國大提琴家演奏的。
但這些演奏錄音,能算是法式(Frnceh Style)巴哈大提琴無伴奏?
1988年出生的Myriam Rignol提出了一個可能——
她用7弦維奧爾琴(Viole de Gambe)演奏巴哈六組大提琴無伴奏。
維奧爾琴的聲音較為柔軟、清亮,但聲音不大。
18世紀時,義大利製琴家史特底拉瓦里改良為現代常見的大提琴,
讓聲音可以更加擴張,便在義大利風行起來。
但同時代的法國或英國,還是以維奧爾琴為主流。
著名的瑪黑先生、聖可隆坡就寫了很多維奧爾琴的曲子。
以巴哈當時德國的文化景況,德國音樂家應該也熟悉維奧爾琴。
那麼問題來了,巴哈的這套6組大提琴無伴奏,
當時是寫給正在風起的大提琴演奏?

還是用非常法式的維奧爾琴演奏?
Myriam Rignol說巴哈當時應該是以大提琴演奏的。
她的理由是,巴哈的個性喜歡挑戰,
擅長大鍵琴、管風琴、長笛、小提琴的巴哈,
應該也會維奧爾琴,但對於新流行的大提琴,
巴哈可能有企圖想學習或練習。

Myriam Rignol認為6首無伴奏中,第1號曲子直接明暸,
不像第2、3、4號技巧複雜,第5、第6號則是更加挑戰。
以6組的技巧程度來看,有可能是巴哈寫給自己漸進練習大提琴用的。
照這說法,Myriam Rignol幹嘛還要用維奧爾琴演奏?
她是有理由的——巴哈時代的北德地區有不少法國音樂家,
或是熟悉法國音樂的音樂家朋友,
而巴哈應該也會認識一些這類音樂家或朋友。
這些音樂家會使用維奧爾琴演奏這套曲目,
所以,這套曲子是可以用維奧爾琴演奏。
再則,對Myriam Rignol而言,用維奧爾琴演奏,
更能展現出這6組「舞蹈組曲」的舞蹈特色。
看到這裡,可以回頭再聽一次試聽檔,看看所言真否?
Myriam Rignol所展現的無伴奏,聲響相對輕盈,
但是細膩的舉手投足感、節奏律動,與慣聽的大提琴版差異不小。
試聽一是她拉奏的第六號中的Allemande舞曲,
節錄的一段是主題第二次出現,如果從第一次出現開始節錄,
試聽檔會過長,所以可惜了,
無法呈現她在兩次主題中的不同氛圍。




圖檔
廠牌:Chateau de VERSAILLES Spectacles / 編號:CVS043
 
頭像
STSD
系統管理員
 
文章: 3204
註冊時間: 2009-12-01, 22:20

Re: 2021/07/22 - 7月新品項與補貨

文章box » 2021-07-23, 09:28

 
早安。
這是昨天到貨的第二部分。
主要是一些品牌的單項新品,
包括Bru Zane的3套法國歌劇。


*****BRU ZANE新品項與補貨*****


圖檔
廠牌:BRU ZANE / 編號:ES1012




圖檔
廠牌:BRU ZANE / 編號:ES1015




圖檔
廠牌:BRU ZANE / 編號:ES1023




****BRU ZANE 作曲家系列補貨****

圖檔
廠牌:BRU ZANE / 編號:ES1014(3CD+書)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 試聽四 / 試聽五 / 試聽六
Theodore Gouvy(1819~1898),法國的孟德爾頌
法國作曲家Dubois曾在日記裡寫道——
今天誰會知道Gouvy呢?是的,他是傑出的音樂家、
充滿技巧的交響曲作家、也是無數神劇、室內樂的作家。
然而,不幸地,因著他的性格,他只願以其喜歡的方式,
特別是像孟德爾頌般的,來展現他的特質與才華。
Dubois比Gouvy年輕,卻早已在巴黎音樂院教書、當院長,
他這樣描述Gouvy,反映的是:那個時代錯過了Govuy。

Gouvy的音樂在當時的法國並未受到應有的注意。
他有大量的室內樂作品,
也有著9首交響曲、安魂曲、聖母悼歌、
彌撒曲、6部清唱劇,2部歌劇等多樣著作。
1847年的《巴黎音樂雜誌》形容他的重心在浪漫派音樂,
Gouvy的浪漫派作品功力,並不輸其他法國作曲家,
和德國作曲家作品也相當。
後世認為他的作品著有濃厚的孟德爾頌紋理與色彩,
也受到舒伯特、舒曼的影響,
甚至布拉姆斯憂鬱的詩意都影響到Gouvy。
但Gouvey真正優異的作品裡,
透露的本質還是來自法國音樂家Ambroise Thomas與聖桑的影響。




圖檔
廠牌:BRU ZANE / 編號:ES1018(3CD+書)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 試聽四 / 試聽五
Theodore Dubois(1837~1924)與聖桑是同時代的作曲家,
曾經得過法國著名的羅馬大獎,後來也擔任了巴黎音樂院院長。
但卻因阻止現代主義的拉威爾獲得羅馬大獎,爆發醜聞被退休。
相對拉威爾,Dubois當然是屬於保守的舊勢力。
但Dubois的作品卻是相當的古典,
或者說他的作品呈現的是典雅、乾淨與美麗。
他的音樂相當好聽,有種毛邊都要收拾乾淨,傢俱一定擺放整齊的味道。
可是聽他的教宗彌撒,卻令人撫慰。

試聽一是他著名的第二號交響曲,第一樂章的開頭,堂皇大氣。
試聽二是鋼琴奏鳴曲,溫柔婉約。
試聽三是法朗克也寫過的神聖歌曲〈天使的麵包〉。
Dubois也寫過《基督的最後七言》。
試聽四是〈聖母頌〉。試聽五是鋼琴四重奏。
這個巴黎音樂院院長的作品,可說是一個世代的句點。
在他下台後,法國的音樂走向另一個世代。
但別把它當成時代的眼淚,
而應是一個時代的美麗。
 



圖檔
廠牌:BRU ZANE / 編號:ES1028(3CD+書)/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Felicien David(1810~1876),法國普羅旺斯一帶的作曲家。
來自一個窮家庭,卻很努力學習,曾當過神職,
後來還到巴黎音樂院,要求當時的院長Luigi Cherubini讓他進入學習。
1869年,白遼士過世,
大衛還接替他到法蘭西研究所(Institut de France)任職。
BRU ZANE在這套三CD的錄音裡,
收錄了大衛的歌劇《哥倫布》、交響曲、經文歌、藝術歌曲,
還有試聽ㄧ、二的鋼琴三重奏、試聽三的鋼琴曲。
試聽一是三重奏的第一樂章,試聽二是第二樂章。
因為沒有進店,不知道還有多少套庫存。
但,沒有CD也沒關係,我節錄了較長的片段,可以欣賞一下。
大衛先生的旋律性夠強,並不深奧,容易入耳。
但這樣的簡單旋律,也許很適合現在來聽聽。
試聽三的鋼琴曲也很值得聽聽。
 



*****MUSO*****

圖檔
廠牌:MUSO / 編號:MU010 / 試聽一 / 試聽二
莫札特/鋼琴四重奏
Daniel Isoir有個小型合奏團叫La Petite Symphonie(小交響)
試圖以小型的室內樂團,呈現交響般的聲響。
鋼琴與弦樂四重奏這樣的型態,來自莫札特的初創。
從莫札特到布拉姆斯,在德奧間,也僅有七首這樣類型的曲目。
鋼琴四重奏的樂器配置,更需要聲響間的平衡。




圖檔
廠牌:MUSO / 編號:MU029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舒伯特/小提琴奏鳴曲(1816年)
MUSO一張法朗克前奏曲(MU043)的Daniel Isoir,
他也有一張與小提琴家Stephanie Paulet合作的舒伯特小提琴奏。
這張舒伯特小提琴奏鳴曲,演奏的是舒伯特1816年的作品。
舒伯特寫了6首給小提琴和鋼琴的奏鳴曲。
其中前3首D.384、D.385、D.408,寫於1816年。
繼1815年的大量創作後,1816年,因為朋友的支持,
舒伯特辭去教職,專心寫作。著名的〈魔王〉也在這年完成。
這三首小提奏鳴曲是屬於小巧可愛的,
音樂學家認為這曲子有受到莫札特小提琴奏鳴曲的影響。

演奏的小提琴家Stephanie Paulet是巴黎音樂院的高材生。
在MUSO曾有一張管風琴合作的,演奏17世紀一些罕見手稿的錄音。
Stephanie Paulet與Daniel Isoir的舒伯特,
與德奧音樂家的舒伯特大異其趣。
每個音符的完整度,讓人看到這個曲子裡的細膩,
風格上平實、清新,或者說帶有一點文學味 。
前面的莫札特鋼琴四重奏,也是Stephanie Paulet與Daniel Isoir的合作。




圖檔
廠牌:MUSO / 編號:MU043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試聽一是大家很熟悉的Op.18〈前奏、賦格與變奏〉。
這曲目,原是管風琴作品,
過去SOLSTICE出版的龐瑟梅耶演奏,也是一絕,但也絕了。
改編成鋼琴的演奏——
有FUGA LIBERA的FUG509,Ader奶奶的著名錄音立在那裡。
而這個試聽一也是以鋼琴演奏,還是1875年的法國艾哈鋼琴。
Daniel Isoir這個變奏的處理,一種懇切禱告般的心。
聽聽這個版,絕對可以與FUG509一起站在新天新地裡。

這張CD主要是以法朗克的鋼琴作品為主,
並搭配了管風琴曲改編為鋼琴演奏的曲目(如Op.18)。
試聽二、試聽三,都是法朗克的鋼琴作品。
法朗克在成為管風琴師前,本就是個鋼琴家,也有些鋼琴作品。
而這個錄音的鋼琴家Daniel Isoir生涯則與法朗克相反。
Daniel的父親Andre Isoir是個名管風琴家,
在父親的計畫裡,Danile也是往管風琴家這條路走,
但有天,他發現自己愛的是鋼琴,
就沒有照著父親的希望走,轉而踏上自己的夢想之路:鋼琴。
Daniel的琴音乾淨,結構鮮明,聽來理性,
但他指尖力道裡,透露著情感,像法朗克宗教情懷!




圖檔
廠牌:MUSO / 編號:MU044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 試聽四
聖海倫納/拿破崙傳奇
這張以「拿破崙傳奇」為主題的專集,
主要收集1800年~1828年作曲家寫的關於拿破崙的歌曲。
包括Joseph-David Buhl、Luigi Cherubini、Pierre-Jean de Beranger等。
此外,還有些不知名的作者。
其中的Beranger更是被認為歌曲中的拿破崙(高手)。
作品內容集中在從軍、戰爭、登基到最後流放聖海倫納島。
這其中從拿破崙的決心從軍、離家,到滑鐵盧戰敗都有相關歌曲。
當然,有的是歌頌拿破崙的,有的則是諷刺拿破崙。
整個專輯是以銅管、古鋼琴、手風琴組搭配歌者們演出。
為了呈現「時代」氛圍,這些銅管都是古董——
從巴黎的博物館借出來演奏。

試聽一是拿破崙時代的軍歌〈洋蔥之歌〉。
但當時,拿破崙的軍隊要衝鋒陷陣時,就唱這首〈洋蔥之歌〉。
他們唱著「我愛炸洋蔥,來個好洋蔥!」,一起往前衝。
這首歌被安排來描繪拿破崙在馬倫戈戰役勝利後,鞏固了他的執政地位。
試聽二是描述拿破崙加冕登基,顯然帶點諷刺性的小丑調調。
試聽三是有關俄羅斯戰役的歌曲,一開頭的銅管是由蛇管演奏。
其中快速的唱腔與銅管搭配,實是絕透了!
試聽四是約瑟芬之墓,拿破崙的第二任妻子過世。
除了這些,還有其他19首,不同劇情,無法一一介紹。




*****RAMEE新發行*****

圖檔
廠牌:RAMEE / 編號:RAM1916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關鍵音符/早期歐洲鍵盤音樂
封面標題為KeyNotes,意謂著——
這些14世紀的作品,是後世偉大音樂的關鍵音符與前行者。
有史以來,一些偉大的作品都是為鍵盤樂器而構思或啟發的。
1600 年後,經典又輝煌的鍵盤作品——
像是巴哈的前奏曲和賦格曲、貝多芬的奏鳴曲和蕭邦等,
這些耀眼的曲子,反而讓人們很少注意到更早期的鍵盤創作品,
這些大致出現在14世紀到15世紀之間的鍵盤作品,
有些尚可知道作曲家,有些則是無名氏的作品。
聽這些曲子,幾乎都是可以「唱」的曲子,也很容易聽。
而且音樂內容幾乎都與教會、神聖有關。

瑞士大鍵琴家Corina Marti(女士),
專注於中世紀晚期和早期文藝復興時期的鍵盤樂器
有些樂器,並不常見。
錄音使用的管風琴是位於德國北部St. Nicolai Altenbruch教堂,
這是一部有著500年曆史的Klapmeyer管風琴,
當然,這幾百年中,也經過重建修整,但其中部分的管子,
還是當年留下來的古董。
這架老琴,演奏強度到FF,所以大管子長度達到3.6米。
另外,有些曲目使用更早期的大鍵琴演奏,
這種琴很小,一咖29吋的李行箱大概就可以裝下去了。




*****ARCANA補貨*****

圖檔
廠牌:ARCANA / 編號:A203(9CD / 1650元)
試聽檔/第3號,1790年琴第22號,1815年琴第30號,1824年琴
貝多芬奏鳴曲/Skoda・古鋼琴
ARCANA重發的Skoda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錄音,
一套9張,Skoda用了五架古鋼琴,從1790~1830年代的古鋼琴。
2020年雖然歐洲疫情嚴重,但發行不到一個月,即已完售。
後來ARCANA應各地要求,再次重發這套SKODA經典。
要找到全套古鋼琴貝多芬,應該不太容易⋯⋯
但誠如古鋼琴家兼指揮Immerssel說的,
古鋼琴的音色是無限可能,動態也是無限可能,
在那輕如羽毛般的琴鍵上,就看你如何描繪譜架上的曲子⋯⋯




圖檔
廠牌:ARCANA / 編號:A205(9CD / 1650元)/ 試聽一 / 試聽二
舒伯特奏鳴曲/Skoda・古鋼琴
2019 年 9 月 25 日,奧地利籍的Paul Badura-Skoda因癌症辭世。
Paul Badura-Skoda是巴黎音樂院古鋼琴教授,錄音不在少數。
但他老人家最好的錄音就是在ARCANA。
過世後,ARCANA重新出版了他的貝多芬全集(A203)。
不到一個月即告缺貨,後來又再版一次。
而繼貝多芬之後,ARCANA也重發了Skoda的舒伯特全集。
在Skoda的舒伯特全集,
標題是寫著「以當時樂器所錄製的舒伯特鋼琴奏鳴曲全集」
在這套專集中使用了四架古鋼琴。
Skoda也有過現代鋼琴版的舒伯特錄音,
但在這種鋼琴聲響中,舒伯特不會那麼耽溺或悲劇性,
反而較符合現實的優雅維也納時尚與憂鬱書生氣習。




*****RICERCAR新發行*****

圖檔
廠牌:RICERCAR / 編號:RIC426




*****FUGA LIBERA新發行與補貨*****

圖檔
廠牌:FUGA LIBERA / 編號:FUG780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Leon Boellmann/交響曲、大提琴交響變奏曲、四首弦樂短曲
想像這樣的一句話——
「從頑固的樂器中哄騙出悅耳的聲音」
Leno Boellmann(1862~1897)的音樂就是這樣被形容。
Boellmann只活了35歲。
但是他1862年出生,那年德布西也出生。
1897年他過世,那一年布拉姆斯也過世。
用這樣的字眼,反應的是,在高手如林的19世紀下半,
他的其他作品,反而不被看見了。
他出生在離德國很近的Ensishiem,
但9歲時就被送到法國音樂院學習,
他是法朗克,聖桑的忠實信徒。
曾以一組管風琴作品《Suite Gothique》,被形容為管風琴界的戰馬。
但也因這曲子太紅,以至其他曲子都不被看見。
演奏的樂團是相當靠近瑞士的法國Mulhouse交響管弦樂團。
Mulhouse也離Boellmann的出生地很近。
也許是這層地緣,他們演奏了Boellmann被忽略的作品。
試聽一是F大調交響曲第二樂章。
試聽二是寫給大提琴與管弦樂的交響變奏曲。
試聽三則是四段弦樂曲(沒有管樂)的其中之一。
 



圖檔
廠牌:FUGA LIBERA / 編號:FUG582




*****CYPRES新發行與補貨*****

圖檔
廠牌:CYPRES / 編號:CYP8606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知己/Marie et Sophie Hallynck

大提琴與豎琴的合作曲目,大多來自改編。
Skarbo那張DSK4176《HARPEGGIONE》,
就是張演錄俱佳的作品,挑選改編的曲目大多為名曲。
這張《知己》是Hallynck姐妹花的情感與互動。
挑選改編的曲目,有著更多我們較少聽見的曲目。
像是試聽一改編自維拉羅勃茲作品,
試聽二是19世紀波希米亞作曲家David Hopper作品。
試聽三是Alphonse Hasselmans的豎琴作品(只有豎琴)。
在Harp那個廠牌,曾經出過一張Hasselmans的專輯,
當時,我們戲稱這張為「安眠藥」——聽了好睡。
此外,還有艾爾加、德布西、佛瑞、李斯特⋯⋯
等作曲家改編作品。
擔任大提琴的Marie Hallynck在Cypres裡有過幾張錄音,
老樂友如果留意,應當可以在唱片架上見過她。




圖檔
廠牌:MUSIQUE EN WALLONIE / 編號:MEW0852
在花園裡
西歐低地國地區(歐洲西北部沿海地區)15~16世紀的音樂。
這是影響歐洲複音音樂的重要地區音樂。




圖檔
廠牌:MUSIQUE EN WALLONIE / 編號:MEW1786
魯特琴作品/Laurent de Saint-Luc




*****OUTNOTE新發行*****

圖檔
廠牌:OUTNOTE / 編號:OTN641
 
box
 
文章: 2740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回到 新發行-新到貨-新話題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63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