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6 - 【聲音日記20】訊源進行式:不斷優化!

有關新天新地代理音響品牌及相關音響議題討論

Re: 2020/08/26 - 【聲音日記20】訊源進行式:不斷優化!

文章box » 2020-09-25, 13:31

2020/09/25 講古
「鐘」究要換!終究要加!



最近的訊源系統,又做了優化更新。
其實,正確說法,應是指藍光機轉盤以後到DAC前這段的優化。
這段,過去由大黑盒(或小黑盒)負責。
現在則由FiFoPi統理。

在分享之前,要先向兩個人致敬。
一個是號稱世界第一的賽口。因為他在檔案播放的鑽研,
而且分享出來,帶動了數位訊號優化的概念,我才敢嘗試。
特別是,在他的試聽室,透過他的新喇叭JMR Orfeo Jubile播放時,
更明白,藍光機轉盤與檔案播放之間的距離。
巧的是,聽過他的系統後,
山姆叔(Samshu)竟然帶著他的檔案播放全部家當來店裡試機!
他帶了Mac Mini、硬碟、樹莓派、隨身網路器、線、電供⋯⋯
就只為了讓我明白同樣在FiFoPi架構下,換成樹莓派檔案播放會如何?
所以,第二個要致敬的人,就是被世界第一稱為世界第二的山姆叔。
山姆叔率先嘗試了FiFoPi與藍光機的銜接方式,同時,還找出許多可能性。
雖然,這位「叔叔」已練功完畢,跳槽檔案播放。
但,他的一些「功績」,連日本人都讚譽有加。



圖檔
圖檔
圖檔
更換FiFoPi的時鐘。原先的時鐘有鐵殼蓋住。
新的為綠色線路板,板上帶金色澤的、米粒般大的即為時鐘。




不過,世界第一不用太得意啦,排不上名的新天新地也是會追來的⋯⋯
因為,最近有了改變與進步。
第一個改變是,更換時鐘。
FiFo的更換時鐘,有點超級麻煩,因為焊接點超小。
需要動用上萬元的專業工具。所以,要拜託有練過的朋友做。
朋友花了一個下午,將兩個不同頻率的時鐘焊好,要謝謝他了。
換時鐘,帶來的明顯改變,就是樂器間的分離度拉高,
同時,音場的確定性也增加,甚至可以說更深更寬了。
但初換上時鐘的聲音,會有些毛燥感,大概通電個三天才能消除。
換時鐘屬於特技部分,一般樂友不易做到,就不多說了。


圖檔


第二個改變是因應換時鐘,又增加FiFoPi的電供。
在FiFoPi上,分成了Dirty Side與Clean Side兩區供電。
也就是說,最少要兩台電供才能啟動。
為了銜接藍光機,FiFoPi上還加了一塊HDMI To I2S板,
這塊板的供電,便由Dirty Side拉過去。
但山姆叔與我都想獨立供電給這塊HDMI To I2S,
於是,自行焊上簡易供電座後,接線試了三次都失敗。
目前還不知哪裡出問題,只好,暫時回到Dirty Side供電。

Dirty Side由一台Daitron LFS150/5V負責,這是100瓦的電供。
Clean Side則有兩處供電,一處是時鐘,一處是轉換成同軸輸出的部分。
原先,這兩處也是同時由一部Daitron LFS150/5V負責。
買了HFS50/5V後,便直接取代。功率是小了一半,
但HFS帶來的訊息量多過LFS,所以,雖然動態差了一點點,但也還能接受。
更換時鐘後,便順手把Clean Side的兩處供電獨立!
也就是,時鐘部分,以Daitron HFS50/5V負責;
後半段的輸出,就由Daitron LFS150/5V供應。
多了這顆LFS150/5V,先前流失的一點動態,就⋯⋯
回來了。

回來的,還不只這個。
第一個是,音樂的訊息量又多出些,顯然供電獨立有其好處。
第二個是,感覺頻寬又被拉直。這個意思是說,
在某些唱片裡,中頻突出的現象,就顯得減輕了。
特別是Skarbo那張馬林巴琴《郭德堡》,很容易播放成中頻較突出。
但加入第三顆電供後,再拉平頻寬,高頻的細節便有機會出現。
(其他差異很大的唱片分享,放在底下)
第三個好處是,速度感。
一顆50瓦的電供,雖然質地好,但供應兩處吃電,明顯不夠用。
導致頻寬不夠,中頻突出,同時也降低了音樂的聽感速度。
補上這顆電供後,速度感提升,彷彿有像在賽口試聽室的感受⋯⋯

HFS50/5V這顆電供雖然只有50瓦,但素質很高,用在時鐘處剛剛好。
可惜的是,停產了。但這樣更讓人期待Daitron更高規的RFS50/5V了。
不知換上這顆電供給時鐘,會不會⋯⋯
但,可以這樣結論,換時鐘的優勢,還是要配上獨立供電,才得完整。


圖檔
廠牌:Skarbo / 編號:DSK4147 / 試聽一 / 試聽二
巴哈郭德堡變奏曲 / 榮法+TACTUS 合奏團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556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換時鐘之前,我並沒有留意到這張CD的第8、第9軌的錄音,
是這張錄音裡最好的兩首。換了時鐘與加電供後,
每首錄音的差距,突然都變清楚了。





圖檔
廠牌:RICERCAR / 編號:RIC411(2CD)
韓德爾的神劇《參孫》。同樣的,換時鐘之前,
我只覺得這張演出很好,沒有留意錄音,
也不知道這是現場演出。換了時鐘與加電供後——
一切都被顯現出來了,舞台下的樂團,與台上歌者的高度差,
相當清楚。更甚者,樂團的翻譜聲、雜音,統統現形。

 
box
 
文章: 2740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Re: 2020/08/26 - 【聲音日記20】訊源進行式:不斷優化!

文章box » 2020-10-21, 10:56

2020/10/21
老闆,再來一顆電容



近日某樂友幫賽口購買電容,
也順道收了幾顆來加強目前的戰力。
過去買最多的600V / 1800u薄膜式電容已經買不到了。
於是買了幾顆700V / 1450u薄膜式電容。
其中的V是耐壓值,u則是容量值。
兩顆的規格看來相近,但用起來,以單顆對單顆相較,差異明顯。
700V的耐壓值更高,比起600V的舊款,音響性來得更加鮮明。
高頻的延伸與紮實高密度,動態的再進步等,都比1800u的電容來得好。
但可能是因為700V的1450u容量少了近20%,
在低頻的控制力上顯得差了些,以致有些渙散感。
面對這樣的差異,700V / 1450u的電容,適合「打群架」多顆一起使用。
由於手上沒那麼多顆,便將之與1800u電容合併使用。

增加的電容用在008藍光轉盤的碼達供電上。
因為最近一直被說細節輸給了檔案播放,我也承認是少了些。
所以,就在馬達的供電上加強,看看能不能帶來改善?
老實說,原先馬達的供電也夠強悍了——
ETA 1000瓦/12V+3顆1800u電容(600V)。
市售轉盤誰能這樣供電?當然,我是土炮,是違章,醜到爆!
幫馬達供電加上一顆700V / 1450u的電容後,
聲音還是改變了!
細節上,也許增加個不易分辨的1%、2%——
也就是說藍光機的細節極限,差不多就在這兒了。
但聲音的響應頻率的平整上有再進步。
這種進步,都出現在中頻的縮減——
讓原先控制不夠好,導致中頻堆積的地帶,再次地削減一些。
那感覺像刀削麵般,薄薄的消去一層。
這種中頻,很像中年以上的歐吉桑肚子——
有運動、有控制,就沒有大肚腩;
沒運動、沒控制,就會挺出5、6個月大的肚子。

很多時候,我們習慣中頻突出,或是中頻多一些的聲音,
就像有人說,中年男性要有點肚子才威,女人要有點小腹才美⋯⋯
但,我可不要,那個肚子可真是累贅。
聽聽勒內的中提琴就知道,
沒有控制好那凸出的肚子,就聽不到中提琴的美與形感。

圖檔
廠牌:INTEGRAL / 編號:INT221191
中提琴被認為是法國弦樂的強項,
但做成CD來播,並不容易播好。
直到最近,才能稍稍體會中提琴之美。




除了中頻的控制更好外,另一個改變是假泛音減少。
直白說,就是泛音少了些,聲音更真實。
當電源的力量不夠時,有時會生出些假泛音,
假泛音,並不是真的在其高音的倍數上延伸,而是在中頻的基礎上發散。
這樣的結果,導致鋼琴聽來一顆顆音,美得很!
昨天的晚安曲,貝多芬第9號交響曲改編鋼琴版第三樂章,就是最好例子。
藍光機馬達供電,在原本加三顆電容時,泛音包裹著音粒,美得不像話——
絕對會讓人把它聽成是首夜曲。
但是,再加上一顆電容後,沒那麼美了,但——
更像真實的鋼琴聲音。

從這些經驗來看,對於藍光轉盤的供電,
如果空間允許,可以加大就加大,
這意味著,透過增加電容的方式來改善供電。
絕對有其好處的。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227 / 試聽一 / 試聽二
改編・貝多芬 / 第9號交響曲


 
box
 
文章: 2740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上一頁

回到 音響區・愛亂想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