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古樂器就像是黑白相片一樣,當退去豔麗的色彩悠遊於非黑即白的世界裡,我們反而會更深入去探索那細微的變化,看那線條、形體、輪廓、漸層,濃郁的懷舊感,還有那人性的氣息。
聽韓岱三重奏時在曲子全然不熟悉的情況下,身體卻不自主的被三元(兄弟)歸ㄧ氣息所牽引擺動著,看前方的聽眾只要對到三兄弟的頻率也都隨之擺動,真是有趣。拉摩依然是兩場演奏會中我最期待的,曲中三者是主角亦是配角,豐富的語法讓我不停地在大鍵琴、古長笛、維奧琴間游走享受,尤其那Jérôme Hantaï維奧琴漂亮收尾讓我隨著快窒息一般....。
尋找無限的可能是法國人的天性,在有限小方盒(大鍵琴)裡造出極大化的拉摩,各種手法實在相當有趣,當Pierre Hantaï都一一精準地呈現出來時,剎那間體會到他那一絲不苟的態度或許讓人些許抱怨,不論燈光、時間等等...,但這都表示對於台灣演奏會的重視,他勢必讓大鍵琴與自己調整到最佳狀態,越能全心潛入樂海中,就越能將他功力發揮極致,這就是他對聽眾最大的誠意與尊重。
正當第一首安可曲彈起史卡拉蒂時,我驚豔到差點跳起來,原來大鍵琴也可以這樣玩”音效“啊,可是...史卡拉蒂有這麼”搖滾“嗎?也不太像Pierre Hantaï的風格,難道他轉變了嗎?啊~~不!這可能才是史卡拉蒂當時就這樣玩的呀!Pierre Hantaï精準的還原了風貌。再回想起整場的順序,這循序的編排無疑是大鍵琴技巧風格的演進,越來越豐富也越來越激情,看著皮耶越彈越開心到手足舞蹈起來,原來彈大鍵琴也可以這麼動作派呀
♪───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