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6 我聽到的音樂

音樂、唱片的相關討論區

2014/09/26 我聽到的音樂

文章STSD » 2014-09-26, 16:15

有天晚上,一位教鋼琴的老師問我,
「來新天新地買CD的客人,是不是學音樂的人比較多?」

「不會啊!沒有比較多呢!」
我心裡想,恐怕是少之又少啊,
真要分行業別,恐怕是科技業,或是工作與資訊類有關的人比較多。

其實,這裡的客人雖然不是學音樂的,
他們擅長的也不是音樂裡的「表演」「演奏」,
他們擅長的是「欣賞」「體會」音樂
甚至,他們在「欣賞」音樂的能力上,
不僅不輸學音樂的人,有的功力恐怕⋯⋯

但「欣賞」音樂的能力,並不是拿來「比輸贏」的
欣賞就是對話,看作曲家、演奏者、甚至錄音師,
想要將聆聽者帶到哪裡。

新天新地2辦過兩次「音樂分享會」
Yoman與Faeyu,分享了他們在新天新地的唱片裡聽到的音樂。
聽音樂與聽到音樂,是不同的
聽音樂就是從耳朵進來,從耳朵出去;
聽到音樂卻是,從耳朵來,然後留在心裡,留在腦海裡。

「勒菲碧?是哪兒冒出來的?她是法國鋼琴家?」
有回,一個曾在巴黎學音樂的老師問到這位鋼琴家。
我心裡突然覺得,我不曾在巴黎學音樂,
但我比她幸運,可以在新天新地聽到了勒菲碧。
而更幸運的是,有人在欣賞過勒菲碧的鋼琴藝術後,
把他欣賞的方式與樂趣,分享給我、給來到新天新地的樂友們。

於是,我開了這串不同於「就在這一秒,你聽什麼音樂?」的討論串,
在這裏,讓大家分享:我聽到的音樂。

有些音樂很美,有些音樂很感人,
有些音樂讓人回到過去,有些音樂帶人邁向未來,
有些音樂要你一起哀傷,一起快樂,
有些⋯⋯

聽到的音樂,
就是會放在你心裡面的音樂,就是與你有對話的音樂。
那些可以放到我心裡的、與我有對話的音樂,
卻不一定能放到你心裡,與你有對話。

但就是分享。
頭像
STSD
系統管理員
 
文章: 3159
註冊時間: 2009-12-01, 22:20

Re: 2014/09/26 我聽到的音樂

文章box » 2014-09-26, 16:19

圖檔
廠牌:INA MEMOIRE, VIVE / 編號:IMV062 /

《起飛了》
新天新地的唱片裡,很少出現西貝流士(Jean Sibelius)。
但在INA唱片裡,卻有一張里昂管弦樂團的錄音選集(IMV062)。
最後一首是西貝流士的第五號交響曲。

我愛這曲子,因為這曲子常帶著我飛。
這是半小時長的曲子,但我總覺得,前頭所有的「音樂敘述」,
都是為了最後的「起飛」。

那天,我塞在車陣裡,心想著如何躍過這些擋在前頭的一堆車?除非我能飛。
收音機裡,正好播著這首西貝流士的第五號,
就那一剎那,我有了飛了起來的感受,因為音樂就這樣帶動我的感受。

如果有那張唱片(IMV062),請聽聽第10軌,
從前頭開始的定音鼓,敲出了準備啓航的信號後,
弦樂群(特別是小提琴部),不斷重複著一種向上的音型,但卻又沒把話說完,
也就創造出一種不斷說:「要飛了」「要飛了」的情緒。
這樣的音樂很像序曲或是說話論述時的「前言」
帶出了一種「準備要起飛、開動」「助跑」等的不安定感,

想像自己坐在飛機上準備起飛,當飛機滑行到起飛點,
引擎轉速拉到最高,定音鼓聲響起時,機身沉了一下,然後衝出跑道
在跑道上「加速前衝」的感覺,就是定音鼓之後的那段上行弦樂的音型,
音樂在0:37附近,有種彷彿要把話說出來的感受(起飛),
但並沒有,又繼續回到開始助跑的感覺。

一直到1:11,低音絃樂部出來時,有種準備起飛的徵兆了,
1:16銅管一出來,機長拉起機頭往上飛,我們離開了大地。

而接下來的音樂,則像是飛機爬昇上去後,會做迴旋,調整方向前進的動作,
弦樂在此拉開的線條,就給了我轉彎、迴旋的感受。
聽聽1:36開始木管出來時,彷彿一個大轉彎,
彷彿老鷹張開長長的翅膀,慢慢地做一個漂亮的90度轉彎。

而當音樂帶著我們開始有往上爬高的感受時!音樂就開始變了,
變得不像在描述起飛,而變成在描繪從高處往下看的感受,
我其實是有點懼高,不喜歡坐飛機或站在高處往下看,
這段有時就會令我產生懼高的緊張感——因為西貝流士帶著愈飛愈高。

飛高了,自然就會往下看,音樂也彷彿變成在描繪芬蘭的大山大水了,
有時候,西貝流士會帶你轉個彎,看看這邊,
然後,又轉個彎,看看那邊。
往下聽,還有許多很精彩的飛行想像。

當然,作曲家是不是這樣思考與創作呢?
我不知道,也不想去考據找答案。
這只是我跟這首曲子的一個內在遊戲。

最後分享一個有趣錄音,我聽過的錄音裡,
伯恩斯坦的起飛是「有些誇張」的——
簡直是戰鬥機級的!
box
 
文章: 2740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回到 聽音樂・說音樂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4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