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寶,香港人的說法,說的是,身旁有好東西,但卻渾然不知。
在錦西街,進門穿鞋椅的旁邊,堆有幾大盒黑色的紙箱,
粗俗的華麗外觀,彷彿是那種切貨的、地下道的叫賣商品。
每次,我去錦西街總會不經意瞄一眼,
想,那裡面裝了什麼?跟新天新地的音樂有何關係?
搬遷到復興南路後,這幾箱因為體積太占空間,被我暫放在洗手間的窗戶下,
心裡卻偷偷希望,哪一個去洗手的人,會看到、進而問到這幾箱。
但,世間不變的道理是, 自己都不在意,客人又怎會在意?
我說的是《古典音樂400年》。
當年,主惟在街上發現了這套書,跟出版社進了一批,賣到剩幾盒擺在一旁。
你可能會好奇,為何他在街上發現後,竟去找出版社進貨來賣?
因為,他認為這裡面的音樂介紹,比坊間過去出版的,來得清新有人味。
這套《古典音樂400年》,包含了16本書與48張CD。
先說不重要的CD,這些CD收錄的當然是書裡提到的音樂,
但品質不一,亦無任何樂團、製作訊息,所以,看看就好。
重要的,反而是裡面的16本書。
這些書分成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400年來的古典音樂介紹,
從蒙台威爾第談到蕭士塔高維契,共有8本書。
這是翻譯自義大利的法布里出版社的成套作品。
不過,台灣的出版社變動了其中的架構,
不以作曲家做敘述的安排,而是以「時期」來呈現。
不過無損原作的平易、清新、易讀的風格。
平易是文字不深邃,清新是讀來有人味,因為音樂家是人不是神,
所以紅髮神父韋瓦第的塵世愛情、或是巴哈的兩任妻子等都被談到,
當然,這些書也不只是這些愛恨情仇而已,而是讀來像畫面重現般的吸引人。
第二部份也有8本書,是由台灣的邵義強先生寫就的賞析。
亦即按照前一部分的作曲家來做重要曲目的賞析。
適合按圖索驥的工具書。
我拆了一套來讀,我才發現原來我走寶了。
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