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18 世紀,Pergolesi 的聖母悼歌就已得到了非常高的評價,盧梭稱它的第一樂章是「有史以來最完美、最感人的作品」。 此曲最初是為管風琴、女高音、女低音和弦樂樂團而編寫的,但它不斷地進行調整以適應其表演的場合,甚至後來也延伸出很多不同的改編。例如,巴赫的Tilge, Höchster, meine Sünden (BWV 1083)。我原本以為這種曲目在那個時代可能在教堂才能聽到,但其實不是,在巴黎當時有一種音樂會叫Concert Spirituel(聖靈音樂會),是歐洲歷史上最早的公開系列音樂會,發源地就是法國巴黎。最初是為了復活節前2周,其他許多歌劇院與音樂廳皆休息的這段時間,提供給中產階級、低階貴族與社會大眾音樂消遣,這種音樂會令人驚訝的特點之一是,他們的曲目建立在現代意義上的曲目之上,當時,在歐洲其他地區,18 世紀上半葉的巴黎人年復一年地回來觀看 Lully 的悲劇或聆聽路易十四最喜歡的作曲家 Lalande 的作品。然而,從 18 世紀中葉開始,Concert Spirituel 開始將舊的法國曲目換成新曲目,其中包含義大利作曲家及其以義大利風格創作的法國作曲家的作品。1753 年至 1790 年間,裴高雷西的聖母悼歌在 Concert Spirituel 共演出了 82 場,也因此讓更多人認識他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