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肥貓教室塗鴉筆記

Re: 小肥貓教室塗鴉筆記

文章BjornPaPa » 2011-05-13, 23:21

petitmm 寫:...(恕刪)
只不過學生(可憐人在下我...)必需在課前就先想好各種可能性
然後得先挑選好自己想要的詮釋
在他問 “你覺得這裡是什麽顏色時?” 立刻認真的回答和說明
接著我們可能就會進入很累的步驟...(當然累的是我...)
試著非常完整而清晰的表達好幾種合理的彈法(也就是典型的人格分裂)
最後我會有自由挑選我要的品味
然後他有自由狠狠的批評(這當然是我最愛的部分... :a10:
...(恕刪)
音樂的顏色絕對是詮釋上重要的一部分(音色,和聲...)
一個好的音樂家必需在任何段落都清楚的知道自己想傳達的是什麽
...(恕刪)


還沒時間好好咀嚼全篇
但風把我的目光吹到這幾行
如果說,在音樂的傳授上,這類的問答進行是絕對必要的(看起來是)
如果說,一個好的音樂家必須在任何段落都清楚知道自己想傳達的是什麼
那麼,當然耳朵提供了詮釋者基本的感官材料
但在這些感官之後,「思考」似乎有其位置--例如,思考聲音的顏色
所謂的思考,如petitmm所呈現的過程,包括引申、質疑、反問、觀點的防禦...
是這樣的嗎?
我以前從來沒有這樣思考過音樂!
頭像
BjornPaPa
 
文章: 223
註冊時間: 2009-12-03, 22:48
來自: 台中

Re: 小肥貓教室塗鴉筆記

文章petitmm » 2011-05-18, 07:03

好回應!

關於音樂,還有關於音樂學習,在這串裡
我常想要把焦點放在些我覺得很重要卻太不常被討論到的話題上
不過在想要專注討論一個問題的同時
的確少了點對完整全貌的關照

BjornPaPa的問題牽扯到了音樂的本質,天分與學習,理性和感性的混合,上台和練習,作曲家的品味,學派的傳承,演奏的特性...等等複雜的東西
我真的不知道在短短的篇幅裡能不能清楚的說明我的想法
就讓我們慢慢聊好了

首先,就像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音樂是屬於時間的藝術
就算有了錄音的技術讓我們能夠某個程度上的重現
在本質上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改變
聲音還是會隨著時間流逝
以最原始的簡單狀態來說
音樂家上了台就得惨酷的面對毎一分毎一秒
只有儘力達到最精巧的控制
沒有任何修補的餘地
所以我曾在Diego的討論串裡提到
對我來說,獨奏音樂會基本上都是沒啥方法可以真正的掩飾瑕疵

在這樣的狀況下
就算譜上記載的再詳儘
想要把美傳遞給聽眾
音樂家就必需學會以最精巧的狀態控制在時間裡流逝的所有聲音的細節
從這個聲音到下個聲音
我可以很感性的說要亂砸的狂野的突強才好聽才美
也可以很理性的分析說這個突強是從結構上從音色上從句法上判斷出來的
不過不管感性和理性的成分比例佔了多少
對我來說一位好的音樂家必須要在上台前就先完整的思考過所有聲音的細節
才能作最完美的掌控

拿個超級不理性的思考來作個比方好了
最近我在練的一首曲子非常有趣
整首曲子最困難的地方
是從一開始就把自己燃燒到某個狂熱的情緒狀態裡
音色的確定,和聲都不是很困難的動作
應該說只要情緒抓到了所有的對比就會自然的產生
但是要怎麽燃燒情緒,要燃燒到那裡就成了大問題
情緒太低就又假又無聊
燒過頭了就又太粗暴
到我目前學習的階段,怎樣準確的掌握住想要的情緒
不多不少剛剛好,正是大磨練
而在能準確的掌握之前
重要的基本動作是先思考自己想要怎樣的情緒

巴黎音樂院的老傳統裡(其實是祖師爺明訓...)
其實毎天真正的練琴時數不是昏天暗地沒日沒夜
對一般人的想像來說搞不好是超乎意外的少
四到五個鐘頭就夠了
可是首先這些時間必須很有效率的利用
再來,除了這些坐在鋼琴前的時間外
真正昏天暗地沒日沒夜得作的事是認真的讀譜
一種對所有音樂細節最完整的思考

這些質疑,反問或觀點防禦並不一定是單純能化成言語的對話
比較常見的場景或許就只是彈
從最精確的掌控裡,很清楚的彈出自己的想法
不是只有抄襲老師的彈法(他們毎次彈的也不一定一樣...)
而是在無止境的變化裡找到屬於自己的美

俗話說的好才說嘴就打嘴…
在寫文章前剛好這次上課的視奏功課是一首史卡拉地奏鳴曲
看一堆快速上行音階
我還真的連想都沒想就覺得反正速度那麽快
觸鍵重量夠漂亮,來個稍微漸強就好

果然…評語就是… “如果讀譜的時候想都沒想,聽起來也是隨隨便便...” (嘆)



同場加映…在沒有表情標記,沒有強弱記號的史卡拉地譜裡…梅耶可以把毎首奏鳴曲都彈得...(淚)...一點也不隨隨便便阿...
(這才是所謂的祖師明訓阿~敲頭... :a10:

頭像
petitmm
 
文章: 678
註冊時間: 2009-12-02, 19:28

Re: 小肥貓教室塗鴉筆記

文章poki » 2011-05-18, 17:32

那我沒學過曲式分析怎麼欣賞勒 :a05:
應該這樣問才對
如果我沒有昏天暗地沒日沒夜認真的讀譜
是不是就會沒辦法
對所有音樂細節作最完整的思考?
藍光轉盤 Audiomat tempo2.6 (DA) Audiomat OPERA (AMP) JMR offrande superme V2(speaker)
real cable全套線材 數位線 AN7510 喇叭線 HD-TDC電源線 PSOCC X1 CHAMBORD X1 訊號線 CHENONCEAU RCA
頭像
poki
 
文章: 1964
註冊時間: 2009-12-04, 00:10

Re: 小肥貓教室塗鴉筆記

文章STSD » 2011-05-18, 21:20

那是演奏家的事,不干你的事。
你要思考的是另一件事。

美食當前,難道只有廚師能吃出箇中滋味?
急著背食譜練刀法做甚?

不要本末倒置,這是我給所有愛樂者的忠告,不要以為音樂家比我們更了解音樂。
她們如果是好的音樂家,那是因為她們先成為了好的欣賞者。
音樂是聽的藝術,一切技術是基於聽覺所生,而音樂是一種世界萬物萬象的聽覺化。
我們可以用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感受去理解它。
頭像
STSD
系統管理員
 
文章: 3016
註冊時間: 2009-12-01, 22:20

Re: 小肥貓教室塗鴉筆記

文章poki » 2011-05-18, 23:58

色長其實想罵...阿你是新來的喔!
我想表達的應該是
其實沒有所謂純粹感性的覺知
我們的感覺都得經由對記憶的連結或說是學習
問題應該不是在於喜不喜歡
而是在於為什麼喜歡
我引用一下色長的cd簡介來說明吧

STSD 寫:圖檔
廠牌:Zig Zag Territoires (ZZT) / 編號:ZZT100901 / 試聽一 / 試聽二

是這樣的,我早早就進了這張,上架時漏了,然後忘了....我還常常在家裡聽它呢。
那天翻開箱子看見"它們"的那瞬間,訂貨進貨一直到盤點上架的回憶在腦中快轉了一遍,哈哈,我終於都想起來了!

不約而同的,大家都問了這句-封面就是鋼琴家嗎?(果然是宅男的疑問)
說真的,我壓根沒想過,也沒翻過解說(我是一向不看解說的流派),我連鋼琴家姓什麼叫什麼是男是女都不知道。
我只知道這張唱片封面跟裡頭的音樂很搭,非常清秀、爽朗。

好吧,我們現在都知道了,鋼琴家是位美女,她的演奏與她的長相氣質很相襯。亞維農管弦樂團也仍然是那麼典雅而古樸。
有那麼多真正的美女,有實力又有味道的美女,為什麼那些靠修圖炒話題打美女牌的宣傳方式還會奏效?

以這篇而言
清秀可人四個字我覺得很重要
重要的意思是很清楚點出了這個演奏的特徵
又或是欣賞的方式吧 !
但甚麼是清秀可人呢?
我們腦海裡必然浮現對清秀可人的聯想(或許封面已經是很好的聯想)
而他是如何讓我覺得清秀可人呢?
又或是莫札特應該清秀可人嗎?
我知道這是演奏家或是樂評家的事
但我實在不會禁慾般限制我這些疑問
而且思考這些問題我覺得是有趣也是必須的
如同一道泰式酸辣湯
我會想知道他是加了甚麼料怎麼做的
它的味道道地嗎?
比起純品嘗我覺得是另一種樂趣
也不會影響我對口味的判斷
但往往吃到真正道地的料理時
會有一種"對"的感覺
我覺得這應該是知識和經驗的雙重累積.......這就是品味嗎?
STSD 寫: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175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ALPHA規律的出版著度侯斯瓦(Lucien Durosoir 1878 - 1955)的作品,讓我們有幸認識這為近代法國音樂家。

此前已經寫過介紹度侯斯瓦的短文-
度侯斯瓦是法國近代重要的小提琴家,布拉姆斯協奏曲的法國首演者,擔任過柯隆內管弦樂團首席,他的音樂養成並不純然是法國的,也受到德奧大師們的啟迪。
他的主要作品寫作於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戰間期),卻不見糜爛氣息。幽靜、深鬱、甚或是沉重的筆觸中有印象派的掠影,旋律綿長而多變,複音運用與和聲有著宗教式的肅穆、與後浪漫的炙熱。

隨著第一張封面玄機的被破解(探照燈),度侯斯瓦的這幾張錄音也開始被關注。那麼,各位是否也逐漸熟悉了他的音樂呢?
我問過幾位朋友,得到了略為艱澀的回應,有人直接這麼說了-如果每一首都像搖籃曲一樣好聽....

從年代上看,度侯斯瓦不過小拉威爾3歲,但在音樂上,卻顯得前衛許多,這是由於度侯斯瓦一直以演奏家活躍著,他是很棒的小提琴家。
他在軍中組織的弦樂四重奏,用傳奇或夢幻這類詞彙來形容還嫌過於謙虛了。戰後才執筆作曲,這時度侯斯瓦已經過40歲了,比他小上20歲的六人團已各自有代表性作品問世。
度侯斯瓦的作品既不屬於他那一輩人,也不屬於一般所熟知的法國各流派,這些樂曲有著千頭萬緒的濃郁情感,憂鬱而富有詩意,卻也過於敏感與龐雜了。
我建議各位先聽他的獨奏作品,長呼吸的樂句與發展,纖巧的裝飾,然後是三重奏與四重奏,複音的組成,線條與色彩比和聲更為重要....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164 / 試聽一 / 試聽二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125 / 試聽一 / 試聽二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105 / 試聽一 / 試聽二


在這一篇中我注意到這一段
不屬於一般所熟知的法國各流派,這些樂曲有著千頭萬緒的濃郁情感,憂鬱而富有詩意,卻也過於敏感與龐雜了。
我建議各位先聽他的獨奏作品,長呼吸的樂句與發展,纖巧的裝飾,然後是三重奏與四重奏,複音的組成,線條與色彩比和聲更為重要...

又是很清楚地提示的欣賞的要點
簡單的兩行
但裡面延伸到的東西太多了
而我在一年前和現在看到同樣的一句話一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

回到小mm這一大串
其實真的有很多小細節能點醒我之前一直模模糊糊的想法
這樣算是用知識聽音樂嗎?
但我覺得有這些知識的確讓我更貼近些了
藍光轉盤 Audiomat tempo2.6 (DA) Audiomat OPERA (AMP) JMR offrande superme V2(speaker)
real cable全套線材 數位線 AN7510 喇叭線 HD-TDC電源線 PSOCC X1 CHAMBORD X1 訊號線 CHENONCEAU RCA
頭像
poki
 
文章: 1964
註冊時間: 2009-12-04, 00:10

Re: 小肥貓教室塗鴉筆記

文章poki » 2011-05-19, 00:20

重新看了一次我的回覆
一直在自問自答
我想我也人格分裂了
以小mm的說法
這是一種....進步? :b10:
藍光轉盤 Audiomat tempo2.6 (DA) Audiomat OPERA (AMP) JMR offrande superme V2(speaker)
real cable全套線材 數位線 AN7510 喇叭線 HD-TDC電源線 PSOCC X1 CHAMBORD X1 訊號線 CHENONCEAU RCA
頭像
poki
 
文章: 1964
註冊時間: 2009-12-04, 00:10

Re: 小肥貓教室塗鴉筆記

文章petitmm » 2011-05-19, 11:28

poki 寫:色長其實想罵...阿你是新來的喔!
我想表達的應該是
其實沒有所謂純粹感性的覺知
我們的感覺都得經由對記憶的連結或說是學習
問題應該不是在於喜不喜歡
而是在於為什麼喜歡


我其實是想唸~阿有春訓幹嘛不去!(科科科科)

對於純粹感性的覺知,我並不能否定他的存在
就像我一直沒辦法忘掉我還是小小孩時第一次聽到拉威爾鋼琴協奏曲的感覺
那時候的我實在說不上認識音樂
更說不上會彈啥鋼琴
可是那是一種沒辦法言喻的滋味
都還不了解哀傷是什麽的年紀,眼淚卻不停的流下來
好美的魅力

喜歡這首曲子
對我來說並没有任何記憶的源頭
當然現在重聽感覺跟那時候完全不一樣
可是我沒辦法說明為什麽喜歡
他對我來說是沒有辦法解釋的存在

又就像我第一次聽熊彈琴一樣
明明有一堆人可以找
死小孩的我卻沒頭沒腦的就跑去跟他說
“我想跟你的老師學鋼琴!”
現在我的記憶力只記得他那時候彈琴的聲音好特別
好寬廣,好明亮
換成現在這個年紀的我跟他,應該會對那時候的聲音完全不滿意吧
但是這卻是我覺得我人生到目前為止最聰明的決定了!
原來我居然有可以從初胚就預知十幾二十年run-in後的實力 :b10:

雖然所有的記憶都會跟著我們這一輩子
但是我沒辦法說感性的直觀不重要
毎個讓我們感動的瞬間或多或少都有無法說明的成分存在

聆聽的成長則是另一個面象
和感性直觀沒辦法切斷的存在

就像poki會預料到我想說的老生常談...
聆聽的成長很重要
可是讀譜和音樂相關知識卻和聆聽的成長卻沒有必然的關聯性
(不然就沒那麽多考試一百分,學位文憑嚇嚇叫,可是音樂也嚇死人的恐怖音樂家了...)

對音樂家來說
正確的讀譜是在腦海裡先聽到所有音樂的細節
就像在演奏時其實我們得先在還沒彈的時候就先在腦子裡聽到要彈出的聲音
然後再用耳朵確定(典型的多重人格...)
當一個音樂家完整的表達對音樂的完整思考時
其實一個好的聆聽者只要聽
就可以聽到這些完整的思考
或許沒辦法放上相對應的專有名詞
可是應該要能聽到所有細節的變化

所以一個好的聽眾其實是要能完全的聆聽
對我來說一個完美的聽眾不是學會讀譜
而是根本沒有讀過譜
卻描繪出所有聽到的聲音
(不是用知識去推敲,而是聽到一切的細節...)

巴黎音樂院的作曲組就有聽音樂考試
在聽了一段音樂後要把完整的配器通通寫出來
對沒有音樂相關知識的聆聽者來說
或許我們沒法把專有名詞和聽到的東西連結在一起
(比方我們不知道這是那個樂器,或是這是那個調,那個合聲...等等)
可是我們該要學會聽到那些專有名詞背後真實的存在
就像我之前貼的功能和聲油兔檔
重點不是在那些和聲有怎樣的名字
而是清楚的聽到毎個和聲的不同

當然,很殘酷的是老天爺並不是公平的
毎個人擁有聆聽的天賦並不相同
有的人比較容易聽到清晰的多聲部
有的人比較容易聽到和聲的變化
有的人比較容易聽到完整的低音
而一般人卻誤以為自己能完整的聽到所有的全貌

就像對學琴的人來說
很多人其實聽不出來自己的音不平均
聽不到自己的音色
或是感覺不到自己其實聽不到多聲部
甚至聽不到自己演奏的音樂
這麽說很誇張,可是專心在動手指的時候其實有很多人是完全沒辦法把注意力放在聆聽上
專心聽都不見得聽得到,有其他的事分神時就更惨了
所以常見的情況是跑去聽CD,然後在自我催眠中覺得自己彈得跟CD一模一樣

對愛樂者來說好像也是
中音域的聲音總是比較會被聆聽比較討喜
加強某些聲音的刺激感總是比較受注意
音響也就向著某些偏好染色
專業樂評也可以毫不在乎自己的聆聽品質
我就觀察到有聽力可怕到某種地步的“號稱”愛樂者
反正人家說好就說好,修修幾門樂理課就可以拿出來行走江湖
跟音樂家講上一兩句話從此就可以變天神般的存在
聽不到的時候就用些不痛不癢的像是“好有趣”之類的形容詞
這些事情總是讓人很困惑
因為我們總能在某些時候發現有些人真的不聽...聆聽是那麽的不重要也不在乎...

無疑的對音樂家來說
耳朵其實是最難訓練的一環(這好像也是八年前講座就講過的老生常談...)
雖然說有很多訓練的怪招(應該說是各種訓練的法門~)
可是學生們不聽就是不聽
訓練好像也是沒太大用處

我自己的感覺是在專注的聆聽一段時間後
就莫名其妙的聽得到了
突然很清楚知道自己能聽到多少聲部
突然很清楚知道自己聲音不平均
突然很清楚知道那種觸鍵的聲音不一樣...
不過出現的時間點並不能掌握(人稱卡關...)
而且我現在完全想不起來啥時發生了什麽事為什麽會突然有感覺...
只是知道一旦聽到了就回不去了(好像掉進異世界)

同樣的老師同樣的教法
有些學生卡關卡的很短,有些學生卻可能卡一輩子
所以小肥貓最怕聽到的一句話是學生說 “ 我聽不出來...”
但是就算學生假裝說聽得到也是沒用
一彈就知道聽不出來...

所以我能作最好的建議好像也只能是認真的聽音樂
然後等待成長的來臨

就像前一陣子有個好朋友忍不住跟我一直開心的說他最近好愛聽某些室內樂
跟我不停的分享某些段落寫的真是太美妙了!
我忍不住在聊天的最後跟他祝賀讓他滿頭霧水
“只是清楚的感覺到了你在聽音樂時的成長” 我這麽說

當我們真切能聽到時,那是誰也搶不走的喜悅

不相信嗎?我們可以來看看Hirshhorn怎麽聽音樂的
在他聽自己年輕拉詩曲的一分一秒裡
我們的確感受到了主惟所說的
“她們如果是好的音樂家,那是因為她們先成為了好的欣賞者”

頭像
petitmm
 
文章: 678
註冊時間: 2009-12-02, 19:28

Re: 小肥貓教室塗鴉筆記

文章poki » 2011-05-19, 13:34

我猜可能是我沒有那麼早慧
在我年幼記憶之中也沒有那麼強烈的悸動
以我自身成長的經驗來思考
在覺知和想像力都缺乏的情形下
才會下了之前的結論吧 !! :a07:
不過我相信和我一樣沒天份但又喜歡音樂的應該佔大多數~~~~ :b10:

BTW 春訓不是沒辦媽>>>>>
藍光轉盤 Audiomat tempo2.6 (DA) Audiomat OPERA (AMP) JMR offrande superme V2(speaker)
real cable全套線材 數位線 AN7510 喇叭線 HD-TDC電源線 PSOCC X1 CHAMBORD X1 訊號線 CHENONCEAU RCA
頭像
poki
 
文章: 1964
註冊時間: 2009-12-04, 00:10

Re: 小肥貓教室塗鴉筆記

文章petitmm » 2011-05-19, 18:04

這個,難道要逼我說出“音響好壞貓先知”這句殺手鐧嗎!!
夏天已經到了,新人也不新了,看來只能辦辦老人營自嗨...

如果不嫌棄
就讓我用“觀察林主惟的聽音樂習慣”為主題
來丟一些讓大家沒事無聊可以檢查一下自己聽音樂狀態的小遊戲好了
八年前講座大概也玩了一點,以前玩過的就加減玩或自行跳過

有些東西其實有點辛苦
對單純聽音樂的樂趣也不一定有影響
更不是啥修行法門
玩玩就好
卡關就卡關没啥大不了的~
慢慢來,有一天突然打倒大魔王才有驚喜!

------“林主惟的聽音樂習慣” 小遊戲--------

(本遊戲不用看譜,不用任何音樂學相關知識)

所需道具:心情好本人一枚 ,音樂一段

警告:旁人看起來可能會有點不雅,請留意自己的形象,不要因此錯過好姻緣

遊戲方法:

首先找一段不要太長也不要太複雜的音樂(一開始玩如果就想挑戰大魔王也太過分了吧!)
用腳打打拍子,搖頭可,扭屁股佳
然後開始跟著裡面所有的聲部(所有的樂器)一個聲部一個聲部哼
如果比自己的音域高或低,就像唱KTV一樣自己大概平行調整一下
聲部漸強就漸強,聲部漸弱就漸弱,抖音就抖音,反正聽到啥就唱啥
從頭到尾把那個聲部哼完就好
然後用各種不同的聲音來替代音樂裡同一聲部或樂器的不同音色
(像是脆一點的聲音用咖咖,亮一點的聲音吹口哨,寬廣的聲音用嘟嘟之類的....請自行發揮...)
先把所有的聲部都哼唱過一遍
接著讓耳朵專心聽一個聲部
然後同時嘴巴用剛剛的方法哼唱或吹口哨另一個聲部
兩兩一組,玩完所有的組合~

這樣就大概破關了,可以開始物色下一關的貨色


這個遊戲主要來源是林主惟和Diego聊天的時候
竟然無意應點播哼唱了完整的聖桑協奏曲開頭加配器說明...
版權沒有,請自行任意取用
(怎能叫人不嫉妒他的耳朵!丟筆!!)

如果玩膩了需要升級套件,請留言告知~ :b07:
頭像
petitmm
 
文章: 678
註冊時間: 2009-12-02, 19:28

Re: 小肥貓教室塗鴉筆記

文章gh32 » 2011-05-19, 18:16

petitmm 寫:
我其實是想唸~阿有春訓幹嘛不去!(科科科科)

現在都打到季後賽分區冠軍賽了>"""<

沒有春訓~~~~~~~~~~~~~~~~~~~~~~~~~~~~~~~~~~~~ :d02: :d02: :d02:

(其實我只是想回個"表示我很熱切關注這討論串"的留言 :b10: :a10: )
gh32
 
文章: 691
註冊時間: 2010-02-05, 13:55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自由討論區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0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