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5 - KLARTHE新發行與新進貨、補貨

2025/03/05 - KLARTHE新發行與新進貨、補貨

文章STSD » 2025-03-05, 07:24

 

KLARTHE可能是有些樂友期待的片子。
除了補貨外,有兩三張是新發行,也有幾張是新引進的。
有些片子看起來就很有趣,找找看吧。


**********


圖檔
廠牌:KLARTHE / 編號:KLA134




圖檔
廠牌:KLARTHE / 編號:KLA158




圖檔
廠牌:KLARTHE / 編號:KLA165




圖檔
廠牌:KLARTHE / 編號:KLA167




圖檔
廠牌:KLARTHE / 編號:KLA178




圖檔
廠牌:KLARTHE / 編號:KLA185




圖檔
廠牌:KLARTHE / 編號:KRJ011




圖檔
廠牌:KLARTHE / 編號:KRJ050


*****KLARTHE補貨****


圖檔
廠牌:KLARTHE / 編號:K004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法國KLARTHE唱片在成立初期,還有一個KLARTHE五重奏團。
分別是長笛、豎笛、雙簧管、巴松管及法國號所組成的木管五重奏。
常聽新天新地的唱片裡,可以發現法國的木管實力都非常強。
這張CD也不例外,
收錄了四位法國音樂家的作品,
分別是19世紀的翁斯洛與Paul Taffanel,
還有當代作曲家Jean-Francois Verdier、Karol Beffa的作品。
這是張欣賞木管音樂的好錄音,優雅、生動,卻又繽紛多彩。




圖檔
廠牌:KLARTHE / 編號:K035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墨索斯基《展覽會之畫》、蕭士塔高維契《爵士組曲》
Quinteete Moragues是個木管重奏團,
取名自其中的三兄弟,三人負責長笛、豎笛、法國號。
加上雙簧管名家David Walter及一把巴松管而成。
他們的成立目標很簡單,推廣木管音樂的美麗。
也因此,David Walter改編了許多曲子,
像是舒曼、德佛札克的五重奏,莫索斯基的《展覽會之畫》、
蕭士塔高維契的《爵士組曲》。
不過,特別的是,在這些曲目裡,因為音色的需要,
都會再加上鋼琴,成了木管與鋼琴六重奏。
法國木管的確是名不虛傳,
不管是弦樂型作品,或是大型管弦樂作品,
木管音色的柔美與悠揚,反倒是給了不同的趣味。




圖檔
廠牌:KLARTHE / 編號:K046 / 試聽一 / 試聽二
Quatuor Vendome/Creations
KLARTHE唱片的創立來自兩位音樂家,
所以早期的出版,很容易是自己下海錄音。
這張K002,即是創立者之一的作品。
這是一張豎笛四重奏,由Quatuor Vendome演出。
Vendome裏的豎笛家,有巴黎歌劇院的豎笛首席、
里昂音樂院的教授、雨果管弦樂團豎笛首席,
及法國共和國衛隊管弦樂團豎笛家。
其中雨果管弦樂團首席Julien Chabod,即是KLARTHE創辦人之一。
Vendome成立於2002年,在世界各地開演奏會,也來過台灣演出。
他們演出的內容有兩大類,一是改編過去的曲目,
一是受作曲家委託演出原創作品(也就是當代作品)。
而這張K002《歌劇之夜》一推出就獲得極佳好評,
裡頭收錄的都是著名歌劇的詠嘆調。
這些改編,也大都來自Vendome自己的手筆。
以錄音及演出的吸引人程度來看,是張好聽的片子。
但,老樂友應該嘗試一下Vendome的另一個面貌:原創作品的演出。
K046集是這樣的作品。
作品裡,除了Nicolas Bacri、Karol Beffa較有機會看到外,
其他的作曲家就是初見面了。
雖然是當代作品,但豎笛音色與聲響,卻是被發展的更加有趣。




圖檔
廠牌:KLARTHE / 編號:K052




圖檔
廠牌:KLARTHE / 編號:K062(2CD)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 試聽四 / 試聽五
這是KLARTHE在2018年紀念德布西逝世百年的發行。
整張專輯以一個鋼琴五重奏團,
加上一位女高音來展現德布西一些室內樂作品。
選錄的作品,除了一些歌曲集外(用鋼琴或是鋼琴五重奏伴奏),
另有小提琴奏鳴曲、大提琴奏鳴曲,
還有改編為室內樂的《牧神的午後》。
這些曲子,大家應該或多或少都有。
不過,這個鋼琴五重奏Quintette Syntonia,實在有相當水準。
足以讓人一口氣將兩張片子聽完。
而擔綱女高音的Maya Villanueva則是有著甜而嬌美的聲音,
我覺得她讓這些並不容易聆賞的德布西歌曲,變得更易入耳。
在SKARBO裡,曾經發行過一張德布西歌曲集,
那個風格是嚴肅方正的(DSK2152列於下方),
而KLARTHE這張不僅錄音一樣優秀,還更加柔軟。
如果對德布西歌曲有入門障礙,不妨試試KLARTHE這張錄音。
對於以曲目搜集為目標的樂友,這套唱片可以跳過。
但,如果喜歡欣賞演奏風格與錄音的樂友,
這套德布西是相當優秀的演出。

這張發行,除了德布西外作品,
還有一位越南作曲家Ton-That Tiet的作品。
那是為了向德布西逝後百年致敬的作品(試聽五)。
Tiet於1933年出生於越南順化,
1958年到巴黎音樂院學習,
他跟隨的老師就是鼎鼎大名的Andre Jolivet。
1977年他也入籍了法國,成了法國音樂家一員。
雖然對他不熟,但可以聽聽巴黎音樂院訓練出來的越南音樂家。




圖檔
廠牌:KLARTHE / 編號:K072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這是法國新樂團(2011創立)Orchestre De Lutetia的第三張錄音。
這個樂團由阿根廷指揮Alejandro Sandler創立,
以拉丁及法國音樂為主。他們立基在法國,樂手全來自法國各大音樂院,
所以,也是個「純」法國團。
Orchestre De Lutetia像是個「鮮肉」團,
發出來的聲響,頗令人喜悅。
他們演奏了德布西寫給鋼琴四手聯彈的《小組曲》,
管弦樂版則是1907年時,法國作曲家Henri Busser改編的。
試聽一是這組曲的第四段〈芭蕾〉,
帶有一種宴會的感覺,華麗輕快卻不油膩。
另外,《牧神的午後》也少不了被放進來,
還有兩首德布西寫給豎琴與弦樂的舞曲(試聽二)。
最後面,樂團演奏了指揮的故鄉作曲家Alberto Ginastera作品。
也是個四段的芭蕾組曲。
Ginastera(1916~1983)是美國作曲家柯普蘭的學生,
作品裡的舞蹈節奏很強烈。
這張唱片的封面,應該是為了這組曲子找的,
鐵橋上的火車軌道,通往遠方,
一種「前行」的氛圍與節奏濃烈。
而音樂上,濃濃的煙火、嘉年華味道,
暗示著「起行」的願景。(試聽三)

 


圖檔
廠牌:KLARTHE / 編號:K089 / 試聽一 / 試聽二
Laurence Oldak/巴哈、蕭邦
這張是Oldak在KLARTHE的第一張專輯,
選了巴哈,還有布索尼、李斯特改編的巴哈,還有CPE巴哈(試聽二)。
然後,其中夾了一首蕭邦第三號鋼琴奏鳴曲。
Oldak認為巴哈影響了後世,特別是浪漫時代的孟德爾頌、李斯特等。
但,難道就沒有影響巴哈嗎?
可以與上一張比對聽聽,是她的巴哈像蕭邦,還是她的蕭邦像巴哈。
最後一曲,她選了CPE巴哈的行板,實在是美。
順帶一提,這個錄音地點是巴黎的科隆內音樂廳,
這是個適合室內樂與獨奏的音樂廳,
是科隆內管絃樂團於1937年興建,作為該團的練習場地。




圖檔
廠牌:KLARTHE / 編號:KLA160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試聽一為船歌,試聽二為夜曲,試聽三是馬祖卡舞曲。
這是鋼琴家Laurence Oldake展現她個人對蕭邦喜愛的錄音。
從船歌、華爾滋、波蘭舞曲、夜曲、馬祖卡舞曲到敘事曲。
她是波蘭人,跟著父母逃難到法國定居,
這些曲子都是陪伴她成長的音樂。
說來有趣,她的第一張唱片其實是在FUGA LIBERA發行。
但怎麼都沒在店裡見過?
原因是,當初FUGA LIBERA只發行檔案,沒有實體CD。
後來,2019年,在KLARTHE發行了一張巴哈/蕭邦,
就逐漸走紅在演奏市場。
Oldak指尖下的蕭邦,是很講究氛圍的。
但她的氛圍是有點年紀的蕭邦,不是年輕小姐的蕭邦。




圖檔
廠牌:KLARTHE / 編號:K101




圖檔
廠牌:KLARTHE / 編號:KLA103




圖檔
廠牌:KLARTHE / 編號:KLA152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這是一張特別的佛瑞安魂曲,有點「靈氣」逼人。
正常版的佛瑞《安魂曲》是管弦樂團搭配合唱團與兩個獨唱。
這個版本將管弦樂團部分,改為管風琴。
這個改變讓「天堂」的感覺似乎更強烈。
無論是否為教徒,神聖音樂對人產生的觸動與情感是難以言說的。
而錄音中,溫暖童聲與管風琴的驚人氣息,
讓佛瑞的安魂曲恢復到最初的形式。
搭配的合唱團是法國南部大省隆河口省的專業兒童合唱團。
隆河口省的首府就是馬賽。
這個隆河口兒童合唱團來自於馬賽北部的隆河口聲樂藝術中心,
這個中心專門提供孩童音樂學習與訓練,
在法國南部相當有水準,他們也發行了不少錄音與CD。
這張錄音裡,除了佛瑞的安魂曲外,
還有佛瑞19歲時的名作,譜自拉辛詩篇的合唱曲。
另外,還有兩首少見的合唱曲,
一是普朗克37歲時作品《黑聖母的禱文》(試聽二),
藉著宗教力量平復友人死亡的打擊。
最後則是,法國年輕作曲家Marc Henric的聖樂作品(試聽三)。
這些作品放在一起,一點都不突兀。
 



圖檔
廠牌:KLARTHE / 編號:KLA154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這是一張人聲三重奏——次女高音、小提琴、鋼琴。
這樣的組合少見,這類的曲目也是少見的。
次女高音Victoria Shereshevskaya來自莫斯科,
10歲時便移居法國,學習鋼琴後又學習聲樂。
所以,在她的表演節目裡,有一半是鋼琴曲目。
不過,在這個三重奏裡,她只擔任次女高音。
這張唱片具有廣泛的色彩和美學,
有著俄國與法國裡,不那麼出名或不常見的曲目。
一開始俄國作曲家Mikhail Ippolitov Ivanov(1859~1935)的作品。
4首寫給人聲、小提琴與鋼琴的歌曲,歌詞來自印度詩人泰戈爾
講的是愛情,時而溫柔,時而懷舊,還帶著東方主義(試聽一)。
接著是法國Cécile Chaminade(1857~1944)的小步舞曲,
但一樣也是寫人聲、小提琴和鋼琴,非常美麗的一首曲子(試聽二)。
然而,還有聖桑寫給6把小提琴的晚間音樂,也給填詞,改編成三重奏。

此外,還有法國鋼琴家Lucas Debargue(1990出生)的作品,
那是採自波特萊爾的詩作(試聽三),充滿魅力。
這位作曲家曾是第15屆柴可夫斯基大賽的鋼琴第四名得主。
另外,俄國作曲家Youli Galperine的《敖德薩宇宙》,
戲劇性的用俄語、烏克蘭語或意第緒語演唱,
充滿了熱情、溫柔、懷舊和(猶太)幽默
而蕭士塔高維契的7首歌曲,
則以聲樂、小提琴、大提琴和鋼琴,
提供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
這七首浪漫曲就像一個長長的夜裡,神秘且暴力。
有趣的是,最後還以義大利作曲家Luigi Denza的作品結尾。
滿滿的深情,而非義式熱情。
Victoria Shereshevskaya作為一個次女高音,
聲音是華麗的,但國外的樂評卻以「銅色」來形容。
銅色,其實不就暗指「金色」?




圖檔
廠牌:KLARTHE / 編號:KLA170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這張片子被KLARTHE唱片歸類在古典系列,不在爵士系列。
曲目很雜,從古典改編,拉赫曼尼諾夫、史特拉汶斯基、荀伯格,
到米堯、亨利・曼西尼、約翰・威廉斯的作品都有。
其中還有前東德國歌作曲家Hans Eisler的作品。
但這些作品集合在一起,其實就是:美國夢。
封面標題是「你有一個加州夢」,這是我出生時代的搖滾曲。
演唱的團體叫做「媽媽與爸爸」,有點年紀的樂友也許聽過。
或者,曾在王家衛的電影《重慶森林》裡聽到。
不過,這個改編已經沒有當初的搖滾味道了。
除了這首代表加州的曲子外,
整張專輯裡還有許多曲子,取名都有加州或是與美國有關。
連前東德國歌作曲家,都寫了《秋天加州》《好萊塢》等作品。
另外,海飛茲改編的《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史特拉汶斯基改編的《星條旗歌》(美國國歌),也都有。
當年史特拉汶斯基改編《星條旗歌》為管弦樂版,
因多加一組和弦,被不熟悉聯邦法的波士頓警方誤解為「竄改」,
雖沒被逮捕,也冤旺地被罰了100美元。
也許想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川普先生,會喜歡這張專輯。
不過關於美國主題或是美國音樂,
POLYMNIE唱片的Luhl可有不少「美國夢」,
他有不少相關作品,找機會來分享。
這位長笛家來自巴黎音樂院,曾是洛杉磯愛樂(美國!)的首席。
目前是國立里昂管弦樂團的長笛首席,也是里昂音樂院教授。
 



圖檔
廠牌:KLARTHE / 編號:KLA175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這張德佛札克的曲目是第14號弦樂四重奏(Op.105),
還有寫給弦樂四重奏的B.152《香柏樹》。
Op.是指作曲家自己給的作品編號,
B則是捷克作曲家Jarmil Burghauser編纂德佛札克作品的編號開頭。
德佛札克並沒有為B.152列作品編號,這是他的最後室內樂作品。
比起第九號交響曲,這個作品更晚。
相較於《美國》弦樂四重奏(No.12),這兩部作品都相對知名度低。
但聽過這個版的B.152,才知道這是多迷人的作品啊。

年輕的德佛札克,曾經是一對姐妹的鋼琴老師。
德佛札克後來娶了妹妹為妻,
但當時心裡愛慕的卻是身為演員的姊姊,
無奈「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愛情不定如人意⋯⋯
在他讀到詩人的《香柏樹》詩集後,
便從詩集裡譜寫了18首歌曲。
46歲時,他又拿出這些作品,去掉歌詞,改為弦樂四重奏,
精簡為12首,也就是現在看到的B.152。
18首歌曲,也許是他年輕時被拒絕的愛情印記。
12首弦樂四重奏,卻是他不朽的愛情旋律。
每首都大約3分鐘左右(歌曲之故),
愛與愁,酸甜與苦澀,等待與拒絕,12首就是12杯「忘情水」吧?

這組曲子,是這張片子的精華!
而擺在片子前頭的第14號弦樂四重奏——
它不是美國(第12號),它沒有那般要訴諸世界的聲響。
它不鄉愁,因為它就是捷克、它就是布拉格的聲響,
它就是德佛札克回到故鄉的聲音。
美國《三便士評論》創辦人Wendy Lesser,
在她的《靜默之聲》書中說道,
作曲家蕭士塔高維契選擇以弦樂四重奏來揭露自己,
那是在他最傑出的交響曲中也聽不到的聲音。
她說他在四重奏裡揭露的「不只是自己的人格,
還包括受到的折磨與恥辱,還有自我審查。」
德佛札克何嘗不是把感情與忍受的痛苦藏在弦樂四重奏裡?
Deep in the forest,在香柏樹林的深處——德佛札克的心深處。

試聽一是《香柏樹》的最後一首,
試聽二則是《香柏樹》的第一首。
試聽三是第14號弦樂四重奏的第三樂章。
這四位lady組成的四重奏團,令人刮目相看。
來自巴黎音樂院,成軍十來年,
但你聽聽這第一小提琴,多有魅力啊!




圖檔
廠牌:KLARTHE / 編號:KLA177




圖檔
廠牌:KLARTHE / 編號:KLA179




圖檔
廠牌:KLARTHE / 編號:KLA182




圖檔
廠牌:KLARTHE / 編號:KRJ047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這是取自各地民間音樂片段,發展而成的爵士樂。
一把小號,一把豎笛,一把薩克斯風,一把土巴號及爵士鼓
把我的夜晚裝扮的五彩繽紛,毫無空虛。
還把我的耳朵裡那些佛瑞、德布西、巴哈、蕭士塔高維契⋯⋯
全給清空reset掉。
巴爾托克說,民謠是種微觀的傑作(masterpiece),
跟巴哈的賦格,莫札特的奏鳴曲一樣,他們是宏觀的偉大。
這段話是這個樂團引用的,
理不理解,都無礙於享受這張片子的樂趣。




圖檔
廠牌:KLARTHE / 編號:KRJ049
 
頭像
STSD
系統管理員
 
文章: 3253
註冊時間: 2009-12-01, 22:20

回到 新發行-新到貨-新話題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4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