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Re: 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文章box » 2023-10-06, 09:38

2023/10/06
如果你想聽些不常見的……


早安。
希望這個標題有吸引到你的眼球。
這是一張人聲三重奏——次女高音、小提琴、鋼琴。
這樣的組合少見,這類的曲目也是少見的。
次女高音Victoria Shereshevskaya來自莫斯科,
10歲時便移居法國,學習鋼琴後又學習聲樂。
所以,在她的表演節目裡,有一半是鋼琴曲目。
不過,在這個三重奏裡,她只擔任次女高音。

這張唱片具有廣泛的色彩和美學,
有著俄國與法國裡,不那麼出名或不常見的曲目。
一開始俄國作曲家Mikhail Ippolitov Ivanov(1859~1935)的作品。
4首寫給人聲、小提琴與鋼琴的歌曲,歌詞來自印度詩人泰戈爾
講的是愛情,時而溫柔,時而懷舊,還帶著東方主義(試聽一)。
接著是法國Cécile Chaminade(1857~1944)的小步舞曲,
但一樣也是寫人聲、小提琴和鋼琴,非常美麗的一首曲子(試聽二)。
然而,還有聖桑寫給6把小提琴的晚間音樂,也給填詞,改編成三重奏。

此外,還有法國鋼琴家Lucas Debargue(1990出生)的作品,
那是採自波特萊爾的詩作(試聽三),充滿魅力。
這位作曲家曾是第15屆柴可夫斯基大賽的鋼琴第四名得主。
另外,俄國作曲家Youli Galperine的《敖德薩宇宙》,
戲劇性的用俄語、烏克蘭語或意第緒語演唱,
充滿了熱情、溫柔、懷舊和(猶太)幽默
而蕭士塔高維契的7首歌曲,
則以聲樂、小提琴、大提琴和鋼琴,
提供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
這七首浪漫曲就像一個長長的夜裡,神秘且暴力。
有趣的是,最後還以義大利作曲家Luigi Denza的作品結尾。
滿滿的深情,而非義式熱情。
Victoria Shereshevskaya作為一個次女高音,
聲音是華麗的,但國外的樂評卻以「銅色」來形容。
銅色,其實不就暗指「金色」?

圖檔
廠牌:KLARTHE / 編號:KLA154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box
 
文章: 2758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Re: 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文章box » 2023-10-07, 08:43

2023/10/07
列日愛樂的法朗克


圖檔
廠牌:FUGA LIBERA / 編號:FUG791(4CD)
法朗克管弦樂作品全集/列日愛樂

早安。
今天國慶連假,店裡正常開放。
10年前,接手整理在錦西街的新天新地,
把最後的5套列日愛樂50週年大套裝(50張2500元)售完,
CYPRES就再也沒有重發了。
直到今日,都還有人拿著圖片來問我有沒有這套。
列日愛樂成立於1960年,在新天新地前任店長與多數樂友心中,
「法朗克故鄉的列日愛樂,是當之無愧現今最好的管弦樂團之一,
那些知名的樂團僅僅只有名氣能勝過她⋯⋯」
這樣一句話,應該可以明瞭這個樂團在新天新地的地位。
列日愛樂名為Orchester Philharmonique Royal deLiège,
總部就位於列日,現在國際上都以OPRL來稱之。
列日愛樂的錄音大都在CYPRES發行,
後來,也跟FUGA LIBERA、ALPHA及其他唱片公司合作。
列日愛樂很活潑,除了推廣過去的比利時作曲家作品外,
也演奏許多現代的作品,甚至還會固定為青少年安排曲目,
為青少年、他們的家庭、學校辦音樂會。
這是個活在現代時光中的樂團,
不是只有巴(哈)莫(札特)貝(多芬)布(拉姆斯)等的樂團。
對於沒有機會體驗用2500元買50張CD的樂友們,
現在,一樣沒有這樣的機會啦。
但是,Fuga Libera整理了列日愛樂錄下的法朗克管弦樂作品,
集合成一套發行(4CD),是個更棒的選擇。
相信我,列日愛樂50年裡的錄音,
有許多現代作品,可能不會是你愛的。
這套列日愛樂的法朗克,包含了下面兩張有名的單張——
其中FUG596尚有單張片子銷售。
另一張CYP7612則早已絕版。


圖檔
廠牌:FUGA LIBRA / 編號:FUG596 / 試聽一 / 試聽二
最近有新天新地的資深樂友帶了這張來試聽,還是很感動。
這張目前還有單張的存貨。
收錄了法朗克早期的一首交響詩、與一部歌劇中的芭蕾場景。




圖檔
廠牌:CYPRES / 編號:CYP7612 / 試聽一 / 試聽二
法朗克 / 交響詩、鋼琴與管弦樂作品
這張法朗克很直接明白的告訴我們——
當好演奏遇到好錄音,就叫做無敵。
即使經驗中,這些曲目的名盤一個比一個精彩又有來頭,
但這個錄音太傑出了,而在ROTH的指揮棒下,
列日愛樂所展現的層次、色彩、與和聲,無朋的聲響魄力與魅力!
另外,擔任鋼琴的Tiberghien是被公認為有才有貌的,
他的表現的確配得上這優異的演奏與錄音。
只是這張已絕版,目前只在Fuga Libera(FUG791)的合集裡有收錄
 
box
 
文章: 2758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Re: 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文章box » 2023-10-08, 11:49

2023/10/08
很少人能這麽優雅


圖檔
廠牌:KLARTHE / 編號:K094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午安。
這位法國鋼琴家,其實是個金髮美女。
在她的個人網站,可以找到很多亮麗照片。
如果,她臉上也有顆痣,俏麗的模樣,會聯想到瑪麗蓮夢露。
然而,封面卻將她的頭部塑造成近似男性裝扮,
但目光往下移,卻又微露一點「事業線」。
她為何不用原來的模樣做封面?
猜測在這張專輯裡,她想凸顯舒曼的雙重性格(標題:雌雄同體)。
所以,封面故意設計成這個樣子。
唱片內容選了舒曼最後的完整作品:《五首晨歌》(Op.133)。
描述曙光漸亮到清晨的時光,舒曼說寫的是心情,不是景(試聽一)。
第二部分是《克萊斯勒魂》(試聽二),
克萊斯勒指的是德國浪漫主義文學家霍夫曼小說裡的指揮家。
這兩大作品,被鋼琴家認為是舒曼雙重性格的輪替交換。
在此,她的「雌雄同體」並不是揶揄舒曼,而是欣賞。
兩大作品後,還附了一首李斯特改編舒曼桃金孃的歌曲(試聽三)。
最後,還有bonus,鋼琴家朗讀了羅蘭・巴特談論的舒曼。

羅蘭巴特說「我愛舒曼⋯⋯也許你會問我『你如何愛他?』,
好吧,我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因為我會說我愛他正是因為我自己不知道的這一部分。 」
舒曼很文學嗎?大家都這麼說。
但在這裡,是優雅——
而且,很少人能這麼優雅。
 
box
 
文章: 2758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Re: 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文章box » 2023-10-09, 08:51

2023/10/09
愉悅的比利時長笛作品


圖檔
廠牌:CYPRES / 編號:CYP4615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早安。看過這幅名為長笛演奏家的畫嗎?
這是比利時畫家Rik Wouters作品,屬於後期印象派。
在CYPRES或是法蘭德斯的唱片封面上,偶爾會有用他的畫作當封面。
這張有名的長笛演奏家畫作,
就被用在CYPRES發行的「比利時20世紀長笛音樂」。
以比利時20世紀作曲家為焦點,沒有摻雜更早的知名傳統曲目。
然而,這些陌生的長笛、鋼琴作品,卻是相當的熱情,
而且聽來令人非常愉悅。
唱片裡收錄了,雍根為長笛和鋼琴或豎琴而作的〈慢舞〉(試聽ㄧ),
是一首愉悅、懷舊的縮影,創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
當時雍根住在英國,心境也許不同。
而Eugene Goossens(1893~1962)〈三幅畫〉,
是我們較少聽見的曲子(其實,這整張都是少見的曲子)。
曲子靈感來自早年回憶、民謠等。
另外一位Leon Stekke(1904~1970),一樣也少見。
他雖是雍根的學生,但也是一位被忽略的比利時大師。
收錄的〈夜曲〉浪漫,另一首隨想曲則是愉悅且巧妙(試聽二)。
兩首作品都深受長笛演奏家的青睞,是很值得聽的作品。
此外,比利時德高望重的作曲家Jacques Leduc的長笛奏鳴曲。
雖然傳統了些,但卻是細緻、精湛、優雅的新古典主義風格。
且精妙的和聲,充滿創意。
最後則是,Leduc的中國學生張豪夫的作品。
雖然是華人,但一樣被歸類為比利時的現代長笛作品。
 
box
 
文章: 2758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Re: 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文章box » 2023-10-10, 08:00

2023/10/10
在柯爾托演奏廳的音樂會


鋼琴家柯爾托(Alfred Cortot,1877~1962)應該不用多介紹了。
1919年他成立巴黎高等師範音樂學院。
同時為了提供學生公開表演的場所,
柯爾托又在1929年於學院內建造音樂廳,
後來命名為柯爾托廳(Salle Cortot)。
Salle Cortot 是一棟擁有400 個座位的音樂廳,
柯爾托廳的形狀非常狹窄,呈長方形,
採用了希臘圓形劇場的原理,舞台位於一側長邊,看台呈半圓形。
有著既樸素又精緻的現代主義,一種讓人想進入其中的氛圍。
柯爾托廳的票價不貴,全票約1200元(台幣),會員價是1000元,
如果你未滿26歲,或是尚在求職,只要500元,便可入內欣賞。
而在柯爾托音樂廳公布的節目表中,
有些我們知道的音樂家也會在此演出。
像是個人喜愛的小提琴家Elsa Grether,10月16日便有一場音樂會。

剛過的10月7日,鋼琴家Laurence Oldak也在此辦了一場演奏會。
演奏的曲目,是她在KLARTHE的最新發行:蕭邦。
這是2022年的錄音,今年才上市。
整張片子以展現她個人對蕭邦的喜愛為主。
從船歌、華爾滋、波蘭舞曲、夜曲、馬祖卡舞曲到敘事曲。
她是波蘭人,跟著父母逃難到法國定居,
這些曲子都是陪伴她成長的音樂。
說來有趣,她的第一張唱片其實是在FUGA LIBERA發行。
但怎麼都沒在店裡見過?
原因是,當初FUGA LIBERA只發行檔案,沒有實體CD。
後來,2019年,在KLARTHE發行了一張巴哈/蕭邦,
就逐漸走紅在演奏市場。
只是KLARTHE竟然把兩張唱片封面,弄得像兩個人,
一個是小姐,一個像阿桑般。
說阿桑也沒錯,Oldak指尖下的蕭邦,是很講究氛圍的。
但她的氛圍是有點年紀的蕭邦,不是年輕小姐的蕭邦。


圖檔
廠牌:KLARTHE / 編號:KLA160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試聽一為船歌,試聽二為夜曲,試聽三是馬祖卡舞曲。




圖檔
廠牌:KLARTHE / 編號:K089 / 試聽一 / 試聽二
Laurence Oldak/巴哈、蕭邦
這張是Oldak在KLARTHE的第一張專輯,
選了巴哈,還有布索尼、李斯特改編的巴哈,還有CPE巴哈(試聽二)。
然後,其中夾了一首蕭邦第三號鋼琴奏鳴曲。
Oldak認為巴哈影響了後世,特別是浪漫時代的孟德爾頌、李斯特等。
但,難道就沒有影響巴哈嗎?
可以與上一張比對聽聽,是她的巴哈像蕭邦,還是她的蕭邦像巴哈。
最後一曲,她選了CPE巴哈的行板,實在是美。
順帶一提,這個錄音地點是巴黎的科隆內音樂廳,
這是個適合室內樂與獨奏的音樂廳,
是科隆內管絃樂團於1937年興建,作為該團的練習場地。
 
box
 
文章: 2758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Re: 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文章box » 2023-10-11, 09:49

2023/10/11
荒島還在,唱片沒了


「如果在荒島,那我要人蔘⋯⋯」
「在荒島吃人蔘?」
「誰跟你人蔘?是人聲啦!」
上面是我與太座的一段關於唱片的對話。

因為上週有新樂友來店裡,問說有沒有新天新地的荒島唱片?
荒島唱片的意思是,如果住到荒島,會帶哪些唱片?
我家太座的選項是要「人聲」,最好是歌劇類,
她說這是情境問題,因為荒島都沒有人,
要播人聲的唱片才不會有荒涼感,不要再來些什麼大提琴無伴奏的。
但樂友的問題,應該是指店裡最值得聽的唱片吧?
我沒有給樂友答案,每個時代、每個人聽得下的音樂,都不太一樣。
接手新天新地10年來,三不五時,就會有人拿著一張圖檔來問。
那張圖檔叫做「賽口包」,裡面約有10張唱片的封面。
這些唱片,是「當時」賽口認為必聽的——那就是荒島唱片的意思囉?
只是,時代改變的很快,荒島還在,唱片卻都一一消失——
賽口包上的唱片,大多絕版了。
所以,隨著時間在走,「荒島唱片」或是「賽口包」是會變動的。

晚安曲是張關於20世紀初的大提琴唱片,
至於是不是荒島唱片,不是重點。
這是Hortus「大戰系列」裡的唱片。
但如果從大提琴角度來看,20世紀初是大提琴正「潮」的時候。
因為作曲家讓大提琴有更多的表達情感可能,
從輕柔、熱情、痛苦、苦難⋯⋯
與過去的大提琴這個樂器印象截然不同,
當然,也因此帶出了音樂的新世紀。
在更往後,我們會聽到高大宜的作品,
還有西班牙大提琴家Gaspar Cassado(1897~1966)的作品。
可惜,新天新地的品牌裡一直沒有出現Cassado的作品錄音。
試聽檔是重新做過的,以前電腦剪輯的試聽檔,
竟然沒有現在的電腦剪輯好聽!
在這張專輯裡,有捷克作曲家Erwin Schulhoff、
英國的Franck Bridge、西班牙個拉納多斯、法國的Joseph Boulnois,
及法國的Jacques de la Presle等作品。
試聽一是西班牙作曲家格拉納多斯的大提琴作品。
試聽二則是Franck Bridge作品。

圖檔
廠牌:HORTUS / 編號:HORTUS 705 / 試聽一 / 試聽二
新世界的誕生 / 大提琴與鋼琴作品
 
box
 
文章: 2758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Re: 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文章box » 2023-10-12, 08:16

2023/10/12
法國唱片,異國拿獎


早安啊!
最近「法國大廠」ALPHA連續在「異國」拿下幾個大獎。
有義大利、英國、德國與荷蘭。
異國放光彩,其中德國的大獎,連ALPHA的總監自己都沒想過。
今天先來看看拿下三個獎項的Veronique Gens。
Veroniques Gens幾年前以一張漂亮的ALPHA215,
拿下英國留聲機大獎的最佳人聲唱片。
今年則是以ALPHA899這張普朗克的作品,
拿到義大利Abbiati唱片大獎的歌劇類冠軍。
Abbiati唱片獎是我們不熟悉的一個獎,
但這是由義大利的樂評家組成的評審團來評選。
Veronique Gens不僅以這張普朗克《人聲》獨幕歌劇拿下冠軍,
還拿到年度音樂家獎。
而另一張與Sandrine Piau合作的ALPHA824《對手》,
則是拿下英國留聲機大獎的最佳聲樂獎與合奏獎。
合奏獎是頒給該張唱片的合奏團——
Julien Chauvin指揮的Le Concert de la Loge。
這個團早期與Sandrine Piau有過一張合作(ALPHA445)。
後來一張莫札特協奏曲(ALPHA776)引起注意,
接著,又與女高音Jodie Devos與次女高音Adele Charvet合作,
錄製了裴高雷西《聖母悼歌》,這是相當與眾不同的版本。
明天再繼續介紹其他得獎的ALPHA唱片。


【義大利Abbiati唱片大獎歌劇類冠軍】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899 / 試聽一 / 試聽二
普朗克/獨幕劇《人聲》、小交響曲
試聽一是小交響曲,試聽二是《人聲》片段。
普朗克的作品,單幕歌劇《人聲》與《小交響曲》
獨幕單人歌劇《人聲》,敘述一位小姐的電話分手過程,
最後,小姐被分手了,也自殺了。
這不是個容易演出的曲目,但Veronique說她一直想挑戰這曲目。
這已經是普朗克晚年的作品,寫於二次大戰後。
有語言隔閡的我們,聆聽這部作品相對會吃力。
但留意其音樂風格,與我們較熟悉的普朗克是有差異的。
後半段則是樂友大力推薦的《小交響曲》,
這也是寫於二戰後的作品(1947),
但與前頭的《人聲》風格差異十萬八千里,
可是,《小交響曲》也沒有普朗克的頑皮的因子,反而顯得有點乖!
說乖,又不足以形容曲子旋律的活潑與美感。
這是店裡少見的曲目,
搭配的樂團是相當有水準的法國里爾國家管弦樂團,
指揮則是Alexandre Bloch。




【英國留聲機唱片大獎最佳聲樂】【英國留聲機唱片大獎最佳合奏】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824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Sandrine Piau和Véronique Gens兩人相差不到一歲。
兩個女高音,一個聲音帶著高貴感,一個帶著感性。
在這張唱片,他們向兩位和他們一樣,
也是彼此相差一歲的歌手致敬——
Madame Dugazon(1755~1821)和Madame Saint-Hberty(1756~1812)。
她們都在巴黎有著輝煌的事業,也鼓舞無數的編劇和作曲家。
在當時的歌劇界,很可能是競爭對手。
但,她們卻從未在舞台上相遇。
回到這張專輯的架構,一人唱一首,然後兩人一起唱一首。
不看解說冊子,你分得出誰是誰?
值得說一下,這張專輯裡,除了葛路克與Sacchini的曲子外,
其他都是首次錄音。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784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這版的裴高雷西《聖母悼歌》 ,
由女高音Jodie Devos與次女高音Adele Charvet,
及兩聲部的法國廣播電台兒童詩班合作而成。
自18世紀以來,裴高雷西的《聖母悼歌》便享有盛譽。
盧梭稱其第一樂章是「有史以來最完美、最感人的作品」。
1753年至1790年間,巴黎的聖靈音樂會曾演出了 80 多次。
在查閱了在法國國家圖書館的幾份手稿和版本後,
指揮Julien Chauvin選擇了女高音、次女高音及兒童合唱團來錄製。
他認爲這個曲子,需要有合唱團來展現。
除了《聖母悼歌》外,還錄了一首頗為激情的《神聖》交響曲,
是海頓為耶穌受難日而寫的。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776 / 試聽一 / 試聽二
聽一軌莫札特小提琴協奏曲第二樂章,
就覺得心被融化了,音樂的神奇就是這樣。
曲目有莫札特的小提琴協奏曲第3號(試聽一)、
費加洛婚禮序曲(試聽二),及第41號交響曲。
指揮是法國小提琴家Julien Chauvin,
所以,還擔任其中的獨奏小提琴。
CD小冊中,還特別感謝了某貴人,
因為借了他這把1780年製的瓜奈里小提琴。
Chauvin聚焦在用古樂器演奏巴洛克、古典與浪漫時期作品。
據說,他的古樂器是使用腸弦。
封面的標題為「簡單莫札特」——
這是Julien Chauvin對18 世紀後期,
海頓及其同時代人在巴黎的音樂新的詮釋。
據ALPHA的提示,這是一個系列的開始。
但聽聽,這風格與處理,耳目一新。
 
box
 
文章: 2758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Re: 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文章box » 2023-10-13, 09:25

2023/10/13
法國唱片,異國拿獎 之2 ALPHA總監頭暈了


早安!
今天分享ALPHA得獎的另一張人聲作品——ALPHA796。
這張在去年引進後,一直沒有介紹。
原因是帶回家聽後,被太座「偷偷」拿去聽。
以致我忘了要做這張的試聽檔。
這張唱片拿到了德國Opus Klassik的年度女歌手獎。
但其實,這只是這張唱片拿到的第13個獎項。
可是卻讓ALPHA的總監有點「頭暈」。
ALPHA總監沒有說為何「頭暈」,但我猜——
德國的古典音樂圈也許有某種程度的「封閉」吧?
所以,法國唱片要在德國文化圈拿獎,少之又少!難之又難!

得獎的女高音Asmik Grigorian來自立陶宛,
主要領域在歌劇舞台,從演出《蝴蝶夫人》後,
被許多西方媒體評為「最能激動人心的女歌手」。
她的演出戲劇性強烈,情感張力大,很受矚目。
這張錄音,以拉赫曼尼諾夫的歌曲選輯為主。
這些歌曲都帶著親密性而又高度情感化的浪漫故事。
Asmik説要展現拉赫曼尼諾夫的這些歌曲,需要歌劇的力量。
她甚至認為這些歌曲的集合,就形成了拉赫曼尼諾夫的「迷你歌劇」。
你可能聽了不少拉赫曼尼諾夫的協奏曲、鋼琴曲、交響曲,
但卻很少聽到他的歌曲吧?


【德國Opus Klassik唱片大獎年度女歌手】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796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box
 
文章: 2758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Re: 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文章box » 2023-10-14, 08:11

2023/10/14
法國唱片,異國拿獎 之3 ALPHA的年輕世代唱片


早安!
敬請留意,10/15起至10/19,
新天新地在這段時間也停止所有服務與營業。
10/20(五)起恢復正常開放。


ALPHA此次得獎的幾個作品,都是人聲類。
但有一張ALPHA895,拿到了荷蘭愛迪生唱片大獎的最佳室內樂。
愛迪生唱片獎,前身是1960年起的荷蘭唱片大獎。
在歐洲是悠久、有名的唱片大獎。
而ALPHA得獎的這張,是少見曲目,發行後在國外也頗受歡迎的片子。
或許是我欣賞Justin Taylor的大鍵琴演出,所以得獎並不意外。
Justin最新的大鍵琴專輯,也已經發行了,下下週應該會台灣了。
這張得獎作品是Justin Taylor和小提琴家Théotime Langlois de Swarte的演出。
以18 世紀偉大的Francoeur家族裡的作曲家作品為主軸。
其中有Louis Francoeur(約1692~1745年)、
François Francoeur(1698~1787年)、Louis-Joseph Francoeur,
及同時代的Francois Rebel的奏鳴曲或是組曲。
其中,除了Francoeur家族作品外,
更應該聽聽Francois Francoeur與Francois Rebel合作的作品。
這兩人是當時法國皇宮重要的音樂家,受到路易15器重,
安排兩人擔任當時的音樂重鎮巴黎歌劇院的音樂總監。
在這張片子中,也可以聽到兩人合作的曲目。

這張唱片在金碧輝煌的法蘭西銀行「黃金畫廊」裡錄製。
Théotime Langlois de Swarte和Justin Taylor都非常年輕、
是新一代的音樂家,也都是Le Consort樂團的創始成員。
雖然年輕,但他們卻一直在古樂這個範疇耕耘。
而ALPHA在新人的推介上,比起其他大廠,可說用力很猛。
ALPHA已經出版了好幾張這個團的演奏或伴奏,
至今仍持續地推出他們的新作,足見他們受到的喜愛。

【荷蘭愛迪生唱片大獎最佳室內樂】
圖檔
廠牌:ALPHA/ 編號:ALPHA895 / 試聽一 / 試聽二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771 / 試聽四 / 試聽五
Giovanni Battista Reali(1861~1751)比韋瓦第小3歲,
也比韋瓦第多活10年,但一輩子,默默無聞。
他是個小提琴家,也是作曲家。
當時的威尼斯,大作曲家的名氣囊刮了所有的一切。
但聽聽這個試聽檔,如同演奏者的驚訝般——
這是高度精湛的作品啊!
他的有些作品,甚至未曾有人錄製過啊!
整張唱片的編排,由Reali與Vivaldi的音樂交錯,
但以Reali的作品居多。
當然,很清楚地,音樂家Le Consort是為了介紹Reali的音樂,
所以配置較多Reali的作品。
 
box
 
文章: 2758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Re: 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文章box » 2023-10-20, 08:59

2023/10/20
日本還有唱片行?有的,只是⋯⋯


早安。今天開始正常營業了。
去了趟日本看看唱片行與音響店。
第一個想問的是,日本還有唱片行?尤其是古典音樂唱片行。
答案是當然有。日本還是實體唱片的大市場。
但這些唱片行有幾個有趣現象。
一來是幾乎全為二手店,
二來是多半為黑膠店,或是混和銷售。
日本人說,全新的唱片(CD)要到Tower或HMV買,
但這兩家店的古典部門,也並沒有很熱鬧,多以流行為主。
反而是中古唱片行比較熱鬧,
中古唱片行有一大半是爵士樂的天下(尤其是黑膠)。
而銷售古典音樂的中古唱行呢,除了一家大家都知道連鎖店外,
幾乎都是小型的。

這些中古古典音樂唱片行,現場的客人大多是有年紀的,
與我同一個世代或是再多些年紀的約佔70%,
剩下的30%,看來大概也有45歲以上。
也就是說,都是歐吉桑(沒看到女性)。
這是在星期天下午,大家都休假時的觀察。
我想,日本的古典音樂聽友,可能也有明顯斷層。
但這個斷層,很有可能來自「串流」市場在日本也逐漸成長的關係。
雖然,日本還是實體唱片大市場,但串流的市場也逐漸成長。
年輕一代的樂友,也許轉移到串流,或是YOUTUBE上吧。
這部分,在音響店上也可以看到。

看那些歐吉桑挑選的唱片內容,也都是傳統主流曲目,
而且演奏者也都是傳統認定的名家。
也因此,這些二手店裡的唱片,都是主流曲目、主流音樂家。
新一代音樂家的唱片,相對也乏人問津。
猜測原因是日本樂友也都是「老人一族」的關係吧。
事實上,逛過日本二手唱片行的樂友,大概都知道,
日本的二手文化發達,所以,各種二手市場都有一套定價機制。
也就是會依品相來分等級(價錢)。
但我去過的店裡,也都約有30%的貨,是全新打入二手的。
帶我去拜訪的友人說,這大概是這幾年不景氣,
很多唱片行收掉後,庫存的新品,就被當成二手品賣。
價格都非常划算。

另外,日本是個講究在地化說明包裝的市場,
所以,有些封面不是日文化的唱片,相對也不受到青睞。
從這個原因來看,新天新地這些品牌的唱片,
並不容易在這些二手店裡找到,
看得到的海席克,也都是有日文封面。
如果,再回到可買到的曲目來看,
這些店裡的法國曲目,大多是德布西、佛瑞,
聖桑都有點少見了,更別說近代的音樂。
我在大一點的店裡,還可以找兩個書櫃大的近代音樂專區。
但幾乎沒有什麼人會去翻找。
我想這些市場訊息,也相當程度透露了日本樂友的口味。(待續)
 
box
 
文章: 2758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新發行-新到貨-新話題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7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