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Re: 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文章box » 2023-08-28, 11:00

2023/08/28
惡魔的華爾滋


午安。
幾個品牌的歷史錄音仍持續在優惠中。
這些歷史錄音,是賠售出清。
上週末有些樂友來店尋寶,順便巡禮新天新地。
有人說,這些「死人音樂」還真的好聽。
可見CD沒有「保鮮期」這件事,
再久遠的錄音,都有人在搜尋啊。
晚安曲是又找出來的幾張SOLSTICE強片。
我稱它為「惡魔的華爾滋」,推薦給樂友。

圖檔
廠牌:SOLSTICE / 編號:SOCD910 / 試聽一 / 試聽二
Setrak / 李斯特 梅菲斯特圓舞曲、被遺忘的圓舞曲
專輯裡所選的李斯特作品中,除了第一號梅菲斯特圓舞曲之外,
其餘皆寫作於最晚年時期。
這些圓舞曲並不具備優雅的宮廷氣質,
相反地,就如同「梅菲斯特」一詞所透露出的,
充滿著如同惡魔般冷酷的氛圍、嚴苛的技巧與後浪漫的情感起伏,
讓演奏者與聆聽者揣揣不安。
系出馬格麗特・隆門下的Setrak,
是技巧派的名家,富蘭梭瓦的同輩人。
他於2006年過世。此張唱片於1980出版的當時,受到極高的評價,SOLSTICE一貫傑出的鍵盤錄音為之錦上添花,
2001年再度出版,仍然堪稱此曲目不朽的決定名盤。
 
box
 
文章: 2758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Re: 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文章box » 2023-08-29, 09:07

2023/08/29
超過1000號的ALPHA發行


早安。
如果有留意ALPHA的出版,會發現,
在前些時日,他的發行編號已經超過1000號了。
這也意味著ALPHA的發行愈來愈多。
事實上,ALPHA的實際發行尚未超過1000種,
因為編號3開頭的,是重發過去200號前的部分錄音,
而且這編號也沒用盡。然而,
在出版方向上,比起過去200號前的古樂風格,
這幾年的ALPHA出版,可謂無所不包。
一方面降低了古樂品牌的特色比例,
一方面則是嘗試了各種可能。
各種可能,指的是:
新的音樂家,特別是年輕一代的音樂家。
新的想法,對於過去作品的重新編排演出。
新的作品,一些當代,或是過去較少或從未被錄音的作品。
這其中,就包含了核心歐洲以外的作品。
這些改變是好是壞,也許要幾年後才能論定。
2023年的現在,古典音樂已是個競爭激烈的領域,
能在其中存活下來的新音樂家、新想法、新作品,
就會逐漸形成ALPHA的出版焦點。
賣得不好的錄音,當然,ALPHA應該也會說再見吧。
晚安曲是ALPHA編號1006號的新發行。
來自愛沙尼亞與波蘭的作品。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1006 / 試聽一 / 試聽二

封面上的Tubin是指Eduard Tubin(1905~1982),
被認為是愛沙尼亞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而KRATT,則是Tubin的芭雷組曲(試聽一)。
這是個描述出賣靈魂的悲劇。
由同樣是愛沙尼亞人的Paavo Jarvi指揮愛沙尼亞節日管弦樂團演出。
事實上,當年的Tubin的作品,
就是藉由Paavo Jarvi的爸爸、指揮家Neeme Jarvi的推廣而成名的。
雖然愛沙尼亞緊鄰俄羅斯,但也靠著波羅的海,芬蘭、瑞典就在對岸。
所以Tubin的作品,聽起來反而較有北歐味道。
這張專輯除了Tubin芭蕾組曲與弦樂群作品外,
尚有波蘭作曲家Grazyna Bacewicz與Witold Lutoslawski的作品。
Bacewicz的作品,曾經在MUSO出版過她的小提琴作品。
她是個留法的音樂家,巴黎音樂院娜迪亞・布蘭潔的學生。
本身是個小提琴家,作品以絃樂為主(試聽二),
表現在浪漫思維,但帶有一定的現代感。




這是MUSO出版的Grazyna Bacewicz的小提琴作品全集。
圖檔
廠牌:MUSO / 編號:MU032
 
box
 
文章: 2758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Re: 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文章box » 2023-08-30, 11:42

2023/08/30
聽海席克課的老師彈琴


午安。
錢皮(Marcel Ciampi,1891~1980)是法國鋼琴家。
也是巴黎音樂院在位最久的鋼琴教授。
這是藏在法國國家檔案局裡的少見錄音,
長年在國家檔案局裡尋寶的SOLSTICE老闆娘,
花了不少時間,讓這份從未曝光的錄音面世。
錢皮與德布西相交甚深——雖然德布西大錢皮一個世代——
所以,錢皮的德布西很值得聽聽。
因此,這張錄音裡也收了8首德布西前奏曲。

錢皮的老師是Louis Diémer(1843~1919),
Diémer有個有名的學生——1877年生的柯爾托。
所以柯爾托是錢皮的師兄,
柯爾托有個學生勒菲碧,1898年生,小錢皮幾歲。
而錢皮也有好幾個出名的弟子,像是海席克、路易沙達。
但這些歷史,只是用來稱托錢皮指下的氣質。
來自1955、1956在巴黎兩次廣播音樂會的錄音,
母帶來自INA,不是收音機的側錄,
雖是老錄音,鋼琴音色非常完整的呈現。
收錄的曲目有巴哈BWV903(試聽三)、
海頓協奏曲(試聽二)、
貝多芬奏鳴曲《熱情》(試聽一),及8首德布西前奏曲。
海頓的協奏曲,錢皮仍是屬於陽性的聲音,
但在弱音的音色處理與清晰度,得自老師Diémer真傳,
卻又自帶其雅士氣質,連合奏的巴黎室內樂團都相當有魅力。
其實,已剪輯好他的德布西檔案,
最後沒有放上來,就留一點驚喜吧。

圖檔
廠牌:SOLSTICE / 編號:SOCD395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box
 
文章: 2758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Re: 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文章box » 2023-08-31, 12:37

2023/08/31
很久沒有聽克哈斯了


圖檔
廠牌:KLARTHE / 編號:K071 / 試聽一 / 試聽二

午安。
很久沒有聽克哈斯了,
有出版的克哈斯的錄音,都是零零落落。
難得看到半張克哈斯。
這個法國四重奏團名為:Quatuor Midi-Minuit。
粗略的翻譯是從正午到午夜的四重奏團。
真正的意思應該是,任何時間他們都願意為音樂演奏,
意指他們對音樂的無限熱情。
唱片名稱為「旅程」,收錄兩首作品——
一是貝多芬的Op.18第3號,
另一則是克哈斯的第一首弦樂四重奏《到我的布列塔尼》。
Op.18是貝多芬最早的一組弦樂四重奏,共有6首。
其中的第3號,有美國的貝多芬專家認為,
這應是Op.18中最早寫作的一首。
帶著相當的創新、離開當時海頓式四重奏的一個嘗試。
至於克哈斯,新天新地的越有大概都熟悉。
住在布列塔尼的海軍軍官,自學作曲,
但從法國作曲家Henri Duparc處獲得了靈感。
由於海軍軍官的海上生活,他的作品常有海的意象於其中,
同時,也有更多非歐洲的因素溶於其中。
克哈斯的吸引力在於濃密、清晰、簡單和溫暖的話語,
在四重奏中,旋律線的巧妙交織創造出突顯的情感。
至於為什麼把這兩首四重奏放在一起,
我想可能都是作曲家的「旅途開始」。
試聽一是貝多芬Op.18第3號裡最美的樂章。
試聽二則是克哈斯對布列塔尼故鄉的思念。
 
box
 
文章: 2758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Re: 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文章box » 2023-09-01, 11:14

2023/09/01
歷史錄音裡的Nikolai Golovanov


圖檔
廠牌:ARCHIPEL / 編號:ARPCD0169




圖檔
廠牌:ARCHIPEL / 編號:ARPCD0279


午安。
歷史錄音清倉起,就有樂友翻找一個下午,帶走一些。
其中有兩張蘇聯指揮家Nikolai Golovanov的錄音。
這是1951~1953的錄音。
樂團是蘇聯大廣播管弦樂團,其中的大字,
應該是有聯合樂團的意思。
樂友說這是個沒出國門,一直在蘇聯共產世界裡的音樂家。
當晚,我們也聽了他的莫札特《安魂曲》,
很不莫札特,但卻是很強烈的音樂展現。
Golovanov的演奏模式是充滿血性,而且近乎激烈的音調,
強大的、甚至是已經超載的聲音響度,
讓音樂的節奏、樂句和動態方面都產生極大的震撼!
如果你想找兩張歷史錄音留念,可以聽聽。
沒有試聽檔。
 
box
 
文章: 2758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Re: 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文章box » 2023-09-02, 11:24

2023/09/02
樂友的特殊喜好


午安。
因為實體店面要結束了,最近有些少樂友出現。
其中,有位樂友樂於管風琴的音樂,
除了注意幾個管風琴平台的資訊外,
還為了比較國家音樂廳與衛武營音樂廳的管風琴,
南北奔波,來回幾次的聽管風琴音樂。
國家音樂廳的管風琴,由於建立較早,屬於傳統機械式的操作。
而衛武營音樂廳的管風琴,則是我們俗稱的電子式操作的。
傳統的機械式,除了管風琴師外,
有時候需要助理,幫忙操作音栓啓閉。
因為管風琴的音栓,有的無法完全對應到鍵盤上,
必須有另外的助手去操作。
而現代的管風琴,則可透過電腦傳遞電子開關訊號,
事先設定好的開關模式,便可由一人搞定所有幾千隻管子。
他認為現代的管風琴由於電子訊號傳遞更快速直接,
會比傳統的管風琴達到更精準的音色。
所以,樂友說他自己比較喜歡衛武營的管風琴聲音。
還問我店裡有哪些管風琴錄音是屬於現代的電子訊號的管風琴?
哇!一下就被問倒了。

店裡這些愛錄管風琴音樂的品牌,都有個癖好——
喜歡找老教堂、老管風琴去演出,
除了音色外,還能留下這些老東西的聲音。
而這些老教堂的管風琴多半是舊式管風琴,
而且,如果是新式管風琴,通常不會特別標明。
反而會特別標明那些舊式的管風琴。
所以,要去分辨出新式或舊式管風琴,
大概只能靠聽的了。怎麼聽呢?
樂友說,需要播放較快速的片段,
多聽幾次,看看音色是不是乾淨?反應夠不夠快⋯⋯
如何?這種聽法厲害吧?
於是,我去翻找唱片,
卻無意中又翻出一張與樂友需求無關的「四手聯彈」管風琴。
這是在西班牙小島上的小教堂管風琴的演奏。
少見的曲目,多為寫給管風琴四手聯彈的。


圖檔
廠牌:SOLSTICE / 編號:SOCD127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四手聯彈 / Eric Lebrun & Marie-Ange Leurent
曲目有莫札特10歲作品(K.19d)、舒伯特、貝多芬、Hesse等。

 
box
 
文章: 2758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Re: 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文章box » 2023-09-03, 11:00

2023/09/03
再一張絕版的Setrak錄音


午安。
昨天有樂友來電,詢問網站上的資料不見了?
答案是沒有不見,只是大部分已下架了,需要重新整理。
串流時代,對於這樣的網站服務,需要調整與變動。
如果你查不到資料,只能說抱歉。
但因為整理這些資料,同時核對庫存的狀況,
也看到了一些原以為全賣完的片子,
像之前Setrak的那張惡魔的華爾滋,便是這樣重新發現的。
發現那張的同時,也找到Setrak另外兩張錄音,
一張是今天的晚安曲。
SETRAK的李斯特鋼琴奏鳴曲與舒伯特歌曲改編集。
前任店長認為這是巨匠的名演!
「巨匠的名演」這詞看起來頗為老舊的,
足見這是張老唱片。
但昨天樂友熊H在店裡一起重聽了這張,
他說這是他最喜歡的一張Setrak,
尤其是後半段的舒伯特歌曲改編。
那這樣是Setrak的李斯特不夠好嗎(試聽一)?
才不是呢,那是李斯特的B小調好版不少,選擇眾多。
反而是舒伯特歌曲改編的演奏(試聽二、三),好版稀少!
Setrak帶著像海席克指尖力量的情感,
他雖然是瑪格麗特・隆的弟子,
但又會在他的琴音裡聽到,像柯爾托那樣的浪漫彈性,
把舒伯特的歌曲直接彈到聽者的心裡。
這是1975年EMI的錄音,
SOLSTICE的老闆卡布先生在1980年重新後製。
現在的卡布先生已經老了,進出的都是醫院,而不是錄音室了。
當然,這張唱片也已經絕版,只是不小心翻出一點點庫存。
也只有5張而已。


圖檔
廠牌:SOLSTICE / 編號:SOCD268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box 寫:2023/08/28
惡魔的華爾滋


午安。
幾個品牌的歷史錄音仍持續在優惠中。
這些歷史錄音,是賠售出清。
上週末有些樂友來店尋寶,順便巡禮新天新地。
有人說,這些「死人音樂」還真的好聽。
可見CD沒有「保鮮期」這件事,
再久遠的錄音,都有人在搜尋啊。
晚安曲是又找出來的幾張SOLSTICE強片。
我稱它為「惡魔的華爾滋」,推薦給樂友。

圖檔
廠牌:SOLSTICE / 編號:SOCD910 / 試聽一 / 試聽二
Setrak / 李斯特 梅菲斯特圓舞曲、被遺忘的圓舞曲
專輯裡所選的李斯特作品中,除了第一號梅菲斯特圓舞曲之外,
其餘皆寫作於最晚年時期。
這些圓舞曲並不具備優雅的宮廷氣質,
相反地,就如同「梅菲斯特」一詞所透露出的,
充滿著如同惡魔般冷酷的氛圍、嚴苛的技巧與後浪漫的情感起伏,
讓演奏者與聆聽者揣揣不安。
系出馬格麗特・隆門下的Setrak,
是技巧派的名家,富蘭梭瓦的同輩人。
他於2006年過世。此張唱片於1980出版的當時,受到極高的評價,SOLSTICE一貫傑出的鍵盤錄音為之錦上添花,
2001年再度出版,仍然堪稱此曲目不朽的決定名盤。  
box
 
文章: 2758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Re: 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文章box » 2023-09-04, 09:15

2023/09/04
上帝只給了他一隻耳朵


早安。
《聖經》上說,凡有耳的,就應當聽。
這個「有耳」,《聖經》裡用了複數的「ears」。
這是正常用法,凡人都會有一雙(兩隻)耳朵。
但我遇到的這個樂友,上帝只給了他一隻耳朵。
多年前,他來店裡時,就曾發現他的右耳有所不同。
後來,因為朋友的小孩也有一樣的小耳症狀(或稱無耳症)。
我才明白,樂友的右耳是人工製作的。
他的聽力只靠左邊的耳朵,因為右耳沒有耳道,並沒有聽力。
現在的醫學,可以手術做人工耳道,但他卻一直沒接受手術。
問他為什麼不做,他說,一隻耳朵也可以生活的好好的。
他補了一句:並沒有不方便。
並沒有不方便!一隻耳朵也可以生活好好的。
不然,他為何來店裡買唱片、買音響線材?
顯然,一隻耳朵也需要音樂。
他說,目前有兩百多張CD的收藏,
因為串流方便,所以,CD買的比較少了。

問他單耳聽音樂,感受如何?
這個問題很矛盾,他從出生至今未曾有過雙耳聆聽經驗,無法比較。
但他說,覺得自己對於頻率的兩端延伸很敏感,
對於音樂裡的細節也都能捕捉,
甚至有些錄音過於矇糊的,他也都能察覺。
但他的耳朵無法承受這些矇糊的聲響,很快就會累了。
這些矇糊的聲響,通常中低頻的量感(不是延伸)很多,
有時包圍感也很大,他說一隻耳朵無法容納那麼多。
他去音響展試聽時,因為音樂播放都相當大聲,
所以,總覺得耳朵被不斷地轟炸。
(他的被轟炸,應是我們正常人去音響展被轟炸的兩倍吧?)
然而,因為單耳對聲響的感受敏銳,
他聽音樂時,只要不是過量中低頻的錄音,
他都能跟著音樂進去——他的意思是說,
可以在音樂中去追尋每一個樂句為何這樣發展。
不過,因為在跨國公司工作,相當忙碌,聽古典音樂的比例也降低,
因為播放古典音樂時,耳朵與心就跟著去了,無法工作。
所以,現在大多聽,不會帶走他耳朵的爵士音樂。
結帳時,除了10張ZZT過去發行的爵士樂外,
他還買了Bru Zane發行的法朗克歌曲集、馬斯奈歌曲集,
以及四CD一套的Renaldo Hahn歌曲集。
我沒有多問他為何都選歌曲集,而且都是法國作曲家。
不用問吧!看到這些歌曲集,心裡就覺得很美了。
凡有耳的,就應當聽。不是嗎?
儘管上帝只給他一隻耳朵。


圖檔
廠牌:Bru Zane / 編號:BZ2003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 試聽四

法朗克作為一名管風琴家和教師一直是平淡無奇的,
直到他作為作曲家生命的最後十年:1870年~1880年間,
他才以少數作品震驚了音樂界,
這些作品以器樂為主,包括D小調交響曲、變奏交響曲、
小提琴奏鳴曲、弦樂四重奏、鋼琴五重奏和管風琴作品集。
但是,在聲樂部分,
除了1872年著名的〈Panis Angelicus〉(天使靈糧)、
四部歌劇和幾部大型管弦合唱作品外,
其他屬於非聖樂類歌曲,較少為人所知。
《葛羅夫音樂詞典》說法朗克寫了「大約」16首歌曲。
其他書籍,有稱7首的,或是不到20首的說法。
而Bru Zane的這套發行,不含聖樂類的歌曲,
總共收錄了22首歌曲,外加6首二重唱。
這可能是目前法朗克歌曲集最完整的收錄發行。
很明顯,這也是認識法朗克這塊領域的重要發行。

這套CD以法朗克的歌曲〈破碎的花瓶〉為封面,
是首感傷的情歌。而這些歌曲大都也是與情感有關。
而1873年的《玫瑰婚姻》,則被認為是法朗克最優美的旋律之一,
也似乎是生命即將盡頭時,才會寫出來的歌曲。
演唱以希臘男中音Tassis Christoryannis為主,
搭配大家熟悉的女高音Veronique Gens演唱二重唱。
比較特別的是,一首名為〈S’il est un charmant gazon〉 ,
法朗克以此歌名,在10年間寫了兩次,屬於早年作品。
所以,這首歌曲第一版由Veronique演唱,第二版則是Tassis演唱。
 
box
 
文章: 2758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Re: 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文章box » 2023-09-05, 11:00

2023/09/05
金主演奏家?


午安。
Enguerrand-Friedrich Lühl-Dolgorukiy是法國鋼琴家也是作曲家。
他的作品與演出,都在POLYMNIE發行。
今年48歲的他已累積了不少的作品。
而POLYMNIE也願意發行這麼多,
只能猜測他是不是POLYMNIE背後的金主?
他除了喜歡改編俄國作品外,也喜歡改編美國電影音樂。
但自己寫的音樂,卻又不是這個世代的音樂,
而是過去時代的浪漫。
細分他的浪漫,或多或少有些拉赫曼尼諾夫影子,
然而巴黎音樂院的訓練,讓作品帶了點現代感。
另外,他也喜歡改編管弦樂的曲目,
以雙鋼琴或三鋼琴演奏,並且是自己演奏。
像是晚安曲這套雙鋼琴作品,
便把自己寫的三首鋼琴協奏曲,統統改為雙鋼琴演出。
當然,他的作品與演出是有相當的水準。
POLYMNIE老闆因為年紀頗大,身體不佳,
已經很難再發貨出來了。
以後,可能也沒什麼機會再見到Luhl的錄音了。


圖檔
廠牌:POLYMNIE / 編號:POL120132(2CD)/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 試聽四
 
box
 
文章: 2758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Re: 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文章box » 2023-09-06, 11:05

2023/09/06
ALPHA 200號前的一種精華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462(書+2CD)/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午安。
ALPHA唱片最早發行的前200號,奠定ALPHA早期的古樂特色。
200號後,新發行的編號從400號起跳,封面風格大變。
被跳過的300號系列,則做為重發前200號品項的編號。
但ALPHA仍有些近似重發的出版,卻是以全新的面貌發行。
這種近似重發的作品,可稱之為「精選」集。
ALPHA462,就是一套這樣的發行。
指揮Vincent Dumestre與樂團Le Poeme Harmonique,
過去在ALPHA的200號系列裡,發行過多張16~17世紀法國作曲家作品,
經過選輯後,做成兩張精選集。
而這兩張,差不多就是ALPHA發行過的法國宮廷歌曲的精選集。
換言之,過去沒買到的,買這套精華也可以。
這其中收集了12位作曲家作品,
包括相當重要的Pierre Guédron(1565~1620)
Antoine Boesset(1587~1643),
和Étienne Moulinié(1599~1676)等。
法國宮廷歌曲是16世紀後期到17世紀前期,
盛行於法國宮廷內,用來娛樂國王及朝臣的歌曲。
但不見得是我們想像的帶著華麗、鋪陳,甚至做作的風格。
這些歌曲多為魯特琴或維奧爾伴奏,
有的甚至採取四聲部或五聲部的方式呈現,有其複雜度。
歌詞則多取自名詩,內容則多半描述愛情的喜樂哀愁,
或是人生的悲歡離合,用詞則是高雅、帶文學味。
也因此,這些宮廷歌曲流露的風格多為高貴細緻的風範。
這是欣賞法國歌曲的另一個面向,
雖然不見得人人都會想聽聽,
但以這些歌曲呈現的高貴細緻,而且不庸俗,
的確令人驚訝。
 
box
 
文章: 2758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新發行-新到貨-新話題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