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8上工了
廠牌:KLARTHE / 編號:KLA185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晚安。
Box上工了。
晚安曲是張名為「舒伯特被忽略的音樂」。
但仔細看音樂內容,應該有三分之一是大家很熟悉的。
舒伯特的歌曲作品非常多,
我曾買過(不是賣過)一套人聲全集,足足錄了32張。
曾經全部聽完一次,但,有些歌曲至今依舊是陌生的。
但這張被忽略的舒伯特,並非以歌曲為主。
而是由鋼琴、中提琴與次女高音搭配組合,
有的是改編為中提琴與鋼琴來演奏。
三位音樂家都是名家。
鋼琴是出沒在ALPHA與KLARTHE的Johan Farjot。
中提琴是Ensemble Contraste裡的Arnaud Thortte,
次女高音是Karine Deshayes。
John Farjot與Arnaud Thortte,
其實是Ensemble Contraste的藝術總監與音樂總監。
(不曉得藝術總監與音樂總監是怎麼分的?)
在他們的帶領下,過去在Timpani錄過那張有名的Onslow,
還有柯克蘭。
或是你會喜歡的Cafe 1930,也是他們在ZZT的作品,
還有Cypres那張絕版多年布魯赫的中提琴與豎笛作品,
也來自這個團體。
2020年ALPHA那張精彩的「戀愛中的舒伯特」,也是他們的作品。
寫這麼多過去,其實是告訴你,他們的音樂寬廣,角度不同。
以試聽一的曲子,應該很少有錄音。
Farjot的鋼琴是現代感的,但卻是那種時尚貴族的現代感。
次女高音Deshayes的音色與質地極佳,
是那種打磨過的金黃亮光。
試聽三選的是舒伯特的小提琴奏鳴曲,
這曲子應該常見,但是活潑愉悅的中提琴,一掃此曲固有印象。
這種唱片帶給我們的是音樂角度,
而不是曲目搜集。
這是Ensemble Contraste先前在ALPHA的錄音。

廠牌:ALPHA 編號:ALPHA763 /
試聽一 /
試聽二這張唱片的主軸是「一個禱告」,挑選的音樂全與禱告有關。
「禱告」是宗教裡的一個重要行為,東西方都有。
有時是念念有詞,有時是嚎啕大哭,有時是心中默默陳述。
這張CD的源頭,來自Ernest Bloch的Suite Hébraïque(試聽二)。
「這首音樂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啟示。
它的語言是壓倒性的,講述了20世紀的蹂躪。」
除了Bloch作品外,還有拉威爾、布魯赫、
普羅高菲夫、蕭斯塔科維其等作品,
各自以自己的方式展現這個飽受折磨的世紀,
並從民間和神聖劇目汲取靈感,回應了這些殘酷。
這張唱片吸引人之處,除了Bloch的曲子(推薦)外,
整個唱片弦樂與鋼琴的音色錄的非常細緻與漂亮。
尤其是中提琴與大提琴聲音交織時,帶來的和諧美感實在動人。
越有也可以在這唱片中,明白美好「音色」是什麼。
試聽一是改編的電影〈辛德勒名單〉主題曲。
由一把中提琴與大提琴的演奏,
與電影原聲帶小提琴與管弦樂截然不同。
這是鋼琴家Farjot的另一張精彩作品。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787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
試聽四 《愛情風景》是一個在巴黎的美國人David Tepfer(作家)的詩作。
鋼琴家Johan Farjot寫曲,
以音樂延長了David Tepfer詩歌裡的共鳴,
有愛情的顫抖,也有愛情的悲傷。
詩歌有部分來自David與太太騎bike遊日本四國88座寺廟紀錄,
這部分,David也寫成了小說《四國》獻給次女高音的太太。
聽這張專輯,可以花點時間看看曲目架構。
分別由女聲口白開始,男聲(David)口白結束。
前半段都是女聲與樂器,並由Johan Farjot擔綱鋼琴,
有《蒼白舒伯特》裡的Rosemary擔任口白(試聽一),
並分別有2位女高音、2位次女中音獻唱(試聽三),
包括了「漂小姐」Sandrine Piau(試聽二)。
而很久沒看到錄音的小提琴家Geneviève Laurenceau也出現其中。
(記得這張ZZT100802?)
下半段則是僅有男高音(試聽四),且僅有鋼琴伴奏。
同時鋼琴家也換了一位,最後再由詩人口白結束。
整個架構,呈現了陰陽、男女、日出日落、溫柔陽剛,
甚至曲風上,前半段偏古典風、歌劇感;
下半段近現代感,甚至帶了音樂劇味道。
很適合一次聽完整張。
作曲的鋼琴家Johan Farjot說:
自己雖受美國音樂(極簡主義者和 Aaron Copland的音樂)影響。
但我的音樂仍然帶有法國學校的印記,
無調性和調性之間的戰爭已經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