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0 第34週要有光晚安。
香港有個非營利機構叫「要有光」(不知尚存否?)
這個機構專門幫助無家可住的人,透過計畫協助,讓他們有地方住。
「要有光」這名字很有盼望感,來自《聖經》裡的〈創世記〉。
昨天又把海頓的《創世記》《四季》拿出來聽。
聽的是ALPHA「海頓2032」的計畫出版。
這是由小型古樂團與合唱團搭配而成。
Antonini不僅在直笛有不少錄音,
在指揮這樣的曲目上,其乾淨俐落又細膩的聲響,
讓整個曲子有著相當的張力,吸引入聽。
同樣的曲目,赫爾維格在幾年前也有錄製過。
每次聽這曲目,總有個結論——
凡人都該聽聽這樣「創造」的虔誠與喜悅,
特別在這樣紊亂的氣候與世界秩序中。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567(2CD)/
試聽一:要有光 /
試聽二 /
試聽三 海頓/創世記
這封面雖然掛上了Haydn 2032計畫,
但並沒有標明出版序號(Vol ?),可能是計畫外的意外。
Haydn 2032在國外的計畫裡,已經到了Vol.14(音樂會),
正式的有聲出版,目前已到Vol.10。
(有趣的是,Vol.10還會收錄莫札特,原因以後再分享。)
試聽一是宣敘調,述說上帝怎麼創造世界,
其中,在說到「要有光」時,世界就有了光。
整個曲子也在「光」自升調四度,猶如第一道曙光,萬丈光芒。
試聽二是與韓德爾的〈哈雷路亞〉齊名的大合唱,
唱的是:「諸天述說神的榮耀,穹蒼傳揚祂的手段。
這日到那日發出言語,這夜到那夜傳出知識。」
試聽三是亞當與的夏娃二重唱。
《聖經》〈創世記〉裡,神造完天地萬物,就造人。
這是一段幸福與愛情的二重唱。
另外,赫爾維格指揮的《創世記》也一併放在底下。
赫爾維格指揮較大的樂團,企圖塑造更多的神聖感感受。
在這裡可以感受到兩個版本,義系與德系(赫爾維格)在聲響上的差異。
但,兩個都是要有光。
廠牌:PHI / 編號:LPH018(2CD)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
試聽四 /
試聽五海頓 / 創世記
赫爾維格的美學,向來是乾淨、甚至唯美。
在海頓的《創世記》演出裡,呈現了精緻的典雅。
每個片段的細節,非常的仔細處理。
每次翻出這張片子,就想到這張片子的第一個買家——
一個赫爾維格的「同業」(合唱指揮家)。
她是新加坡指揮,因來台灣開課,輾轉聽說來到店裡尋寶。
她聽完第一首歌曲(試聽一)後說:怎麼可以處理得這麼美?
赫爾維格不只錄了海頓《創世記》,海頓的《四季》也一樣錄了。
廠牌:PHI / 編號:LPH013(2CD)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
試聽四海頓 / 四季清唱劇
這是神劇,也是海頓透過音樂與詩的「見證」——
見證神的作為,從大自然到人的生命都如此。
四季是地球的變化,而其中也隱含了人生命的「四季」。
海頓因為在英國聆賞了韓德爾的《彌賽亞》,而開始創作神劇《創世記》
《創世記》取材自《聖經》裡的〈創世記〉文字,
當時曾大受好評。後來因緣際會,
以英國詩人湯姆森(James Thornson)的敘事詩《四季》,
和奧地利農民與大自然的生活為背景寫就《四季》神劇。
1799年開始創作到1801年完成,1809年海頓就辭世了。
《四季》中,有農夫Simon、女兒Jane(德文Hanne)、Jane的情人Lukas,
海頓便藉著描繪大自然的四季變化與農民的生活作息改變,
及三位主角的心情感受,來呈現神在這一切的奇妙安排。
全曲分為春夏秋冬四部,音樂上除了要描述季節景色變化外,
還要兼顧農民的活動與內心感受。
試聽一,是春的開始「來吧!聖潔的春天」。
一種近乎民歌的旋律,帶出灰暗冬天已去,春天的生命力正在降臨。
這樣的音樂,其實已和所謂的教會裡唱的音樂不同了,
已經是適合在音樂廳裡演唱的音樂了(貝多芬的莊嚴彌撒也是如此)。
但也因藉著如此的民歌,
展現世俗之人,內心如何感受到來自上天的美好。
試聽二,是夏的早晨,描寫太陽出來。
由女高音獨唱開始,加入男聲,最後合唱,
整個聲響的呈現,仿如太陽初露臉到陽光普照的畫面。這是海頓功力。
試聽三,是秋天收穫後的飲酒作樂,
其中可以聽到男聲唱著喝吧喝吧!女聲應著唱吧唱吧!
而這樣的歡樂是感恩,感謝上天的給予。
試聽四,是冬天迷霧時,陽光與生命變得暗淡無力的時刻。
描寫著冬天的苦悶或是生命裡的苦難與沈重。
而面對苦難與沈重,更是生命仰望上天的時刻,
這組曲子,年輕時聽,總覺淡然無味,
現在聽,竟有「人生的四季」之感,
赫爾維格一層又一層地解析出海頓放在《四季》裡的美感與意義。
讓人明暸,讚美世俗不如讚美生命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