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3 - 十月ALPHA大補貨

2024/10/03 - 十月ALPHA大補貨

文章STSD » 2024-10-03, 11:59

以下是ALPHA的「大補片」多是已補到第三次的片子了。
代表這些是在市場上持續受到關注的錄音發行。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1005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你有蕭Julien Chauvin(蕭文)指揮的莫札特《安魂曲》嗎?
還是你有蕭文獨奏兼指揮的莫札特小提琴協奏曲嗎?
如果你都沒有聽過,那這張《四季》就是another,
如果你聽過他的莫札特《安魂曲》,你會喊的應該是「Encore」。
其實,「Encore」的意思,不就是再來一個?
在維瓦爾第創作《四季》三百多年後,
這部音樂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仍然一如既往地充滿活力與光彩。
在這張Le Concert de la Loge樂團與指揮小提琴家蕭文的錄音中,
凡爾賽宮借出了一把1750年、來自那不勒斯的名琴:Nicola Gagliano。
這把琴上面還有百合花的鑲嵌裝飾,
這把被稱為「阿萊德夫人之琴」,70年代曾由曼紐因使用演奏。
不過,這把琴收藏在凡爾賽宮裡也超過100年了。
琴當然是個亮點,不過,
這個八人樂團展現的生氣,更是亮眼。
曲目都是都維瓦第的作品,有《四季》《La Follia》舞曲,
及一首假聲演唱的歌曲。
編排上,以〈秋〉〈冬〉開始,穿插歌曲後,
再排上〈春〉與〈夏〉,最後《La Follia》。
事實上,這些春夏秋冬,與韋瓦第的作品順序是無關的。
所以,有些演出也會改編順序。
試聽一、二,是秋與冬各一段,
相當地表現出蕭文與樂團的魅力。
他們以相當快的速度來呈現,但乾淨清楚的音色與轉折,
讓人有種「力量滿滿」的感覺,
而這也才是這曲子一聽再聽都充滿活力的關鍵所在。
試聽三則是假聲所演唱的詠嘆調,
相信你一定沒聽過,因為2002年時,
這曲子的譜才在威尼斯被發現。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776 / 試聽一 / 試聽二
聽一軌莫札特小提琴協奏曲第二樂章,
就覺得心被融化了,音樂的神奇就是這樣——
明明是生魚片,但肉質卻可以好到「入口即化」;
明明是固態冰淇淋,卻可以在嘴裡化作奶油般的濃稠。
就是這樣的融化感覺。

曲目有莫札特的小提琴協奏曲第3號(試聽一)、
費加洛婚禮序曲(試聽二),及第41號交響曲。
指揮是法國小提琴家Julien Chauvin,
所以,還擔任其中的獨奏小提琴。
CD小冊中,還特別感謝了某貴人,
因為借了他這把1780年製的瓜奈里小提琴。
Chauvin聚焦在用古樂器演奏巴洛克、古典與浪漫時期作品。
據說,他的古樂器是使用腸弦。
封面的標題為「簡單莫札特」——
這是Julien Chauvin對18 世紀後期,
海頓及其同時代人在巴黎的音樂新的詮釋。
據ALPHA的提示,這是一個系列的開始。
但聽聽,這風格與處理,耳目一新。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1009 / 試聽一 / 試聽二
大提琴家Sonia Weider-Atherton的巴哈無伴奏大提琴已錄完了。
最近發行了她錄的第五號與第六號。
而這張補貨是先前發行的第三號與第四號。
她的第一號與第二號在兩年多前發行過了。
但是,當時只發了LP版,沒有CD版!
Sonia的巴哈無伴奏大提琴是個小宇宙。
演奏的第三、四號速度有點偏慢,
除了速度慢外,她又採取讓聲音自然消失的做法,
整個聽來像個無邊深淵的宇宙般。
她說拉這樣的曲子,猶如像是Giacomatti(賈柯梅蒂)在泥塑般。
要不停地嘗試,直到出現了一張臉,才能確定往下走。
同樣地,Sonia也是等了很久才錄製巴哈的無伴奏組曲。

1961年出生的Sonia,也過了60歲!
父親是猶太裔美國人,Sonia雖然出生美國,卻在巴黎音樂院學音樂,
她拜師法國大提琴家詹德隆(Maurice Gendron)。
後來又曾到蘇聯柴科夫斯基音樂院學習,跟過羅斯托波維奇,
1986年還贏得羅斯托波維奇大提琴賽的冠軍。
新天新地還有一張Sonia的老錄音,布拉姆斯大提琴奏鳴曲1號、2號。
這是1991年與鋼琴家柯拉德(Catherine Collard)的合作。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1013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1014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 試聽三
這少見的佛瑞《安魂曲》版本,
指揮Herve Niquet與樂團Le Concert Spirituel的新錄音。
我們現在聽到的佛瑞《安魂曲》,除了改編其他樂器外(例如管風琴),
大多是1901年7月,佛瑞《安魂曲》第三版——
這是經過更動給大編制管絃樂團的版本。
最早的1888年版本,只有5個樂章,且沒有使用小提琴與木管。
1893年,佛瑞更改了他的《安魂曲》為第二版,
多了現在可聽到的第二樂段〈奉獻經〉與第六樂段〈救贖我〉。
並加入了法國號、小號、長號等樂器。
而1901大編制版(第三版),則是應要求(需求)而出版。
而我們習慣的佛瑞《安魂曲》也多是這個版。
或許,1893年版才是佛瑞心中《安魂曲》的模樣。
過去以佛瑞1893年版錄音的《安魂曲》,多會特別註明版本。
而Herve Niquet這個錄音版本,使用1893年版,卻未特別標明。
但初聽就會有些不同的感覺,例如:人聲編制比樂器多。
另外,除了我們熟悉的7段音樂外,
一樣沒有小提琴,只有中、大提琴與低音提琴。
一樣沒有木管,只有法國號。
這樣的編制,聽起來具有一種親密感,與人很接近,也很輕鬆。
尤其法國號在其中的運用,有種隨風飄至天堂的感覺。
試聽一是第5段〈羔羊經〉、試聽二是第6段〈救贖我〉。

這張唱片還有首少見的古諾的《克羅維斯彌撒 Messe de Clovis》。
若說佛瑞的《安魂曲》是法國神聖音樂的紀念碑(就是名曲意思),
那麼古諾的這受彌撒就是個鮮為人知的作品。
這是古諾晚年的作品,作為對克洛維斯的致敬,
克洛維斯和聖女貞德一樣,
是1870年在普法戰爭中,敗戰法國裡的標誌性人物。
雖是古諾晚年作品,但反而給人一種回歸葛利果聖歌的純潔印象。
最後唱片還附上了有兩首少見作品——
Louis Aubert(1877~1968)為女高音、小提琴、豎琴、
管風琴和合唱團創作的《O salutaris》,
及卡普雷(André Caplet,1878~1925)為小提琴和管風琴寫的《L’Adagio》。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1019
這張片子到目前都沒有做試聽檔,原因是——
連我的試聽片都被買走了(我真是沒原則)。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911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智利詩人聶魯達說:
「不旅行、不讀書、不聽音樂、
不知道如何在自己眼中找到恩典的人,會慢慢死去。」
法國女高音Sandrine Piau便以這段詩來說明音樂是一種旅程。
這是她與新搭檔鋼琴家David Kadouch的首場音樂會節目。
身為法國當紅女高音,她從早期的巴洛克歌曲,一路拓展。
她喜歡圍繞一個主題,並且混合語言和不同作曲家以及詩人的作品。
所以,在這張專輯裡有舒伯特、李斯特、沃爾夫、
克拉拉·舒曼與莉莉·布蘭潔、杜帕克和德布西等人的作品。
這些全是文學性很高的歌曲,
像是李斯特的《威廉泰爾》中的〈漁童〉(試聽一),
或是沃爾夫的歌曲(試聽二)、舒伯特的〈迷孃之歌〉(試聽三)。
都是很耐人細聽的作品。
在先前,Piau小姐與雨果管弦樂團合作了理查史特勞斯的歌曲作品後,
其實可以發現,一個法國女高音處理德國歌曲的新風貌。
你不會聽到中氣十足、直線條的德國歌曲,
反而像是冰上芭蕾裡的優雅騰空旋轉。
而在這張鋼琴伴奏的歌曲裡,Piau的聲音,
讓人願意在這音樂中慢慢死去。
雖然,我還是很喜歡Piau在ALPHA的第一張個人專輯(ALPHA397),
但還是得承認,這張最新的Piau,也是最好的Piau。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1021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這是Alena Baeva加入Alpha Classics後的第一張錄音。
在這之前,曾於多家東歐的唱片公司錄下不少作品,
她是盧森堡公民,但卻來自吉爾吉斯。
Alena今年才39歲(比Tosi小個四歲),
小時候接受的是俄羅斯的小提琴教育。
曾經是莫斯科音樂院的學生,後來離開俄羅斯,跟隨名師學習。
當然,她拿過包括維奧尼斯基大獎在內的多項國際獎賽。
所以演出與錄音為數還不少。
聽了她在ALPHA的錄音後,找了她的演奏影片來看。
她就是有著俄國那些超級小提琴家的氣勢,
即便初出道時帶著稚嫩的外表,
但那噘起來的嘴角是滿滿的自信與冷傲。
看她站在指揮旁邊,光彩都在她身上,
而一旦弓上了琴,整個人就變成一把琴般,火力四射。
國外樂評說她是優雅而又有power!
Alena擁有一把好琴:1738 年的Guarneri del Gesù,
這是在她得獎後,某位無名氏提供給她使用的。

她過去的錄音以俄羅斯音樂家的作品居多。
在這張專輯裡,錄製了舒伯特去世前一年的幻想曲(試聽一),
這是首宏偉的曲子,可以聽到Alena的琴藝與熱情。
另外,也演奏了改編自史特拉文斯基的芭蕾舞劇《仙女之吻》。
這是首好聽的曲子,
沒有Alena,我們應該也聽不到這樣的曲子(試聽二)。
另外,還有舒曼的作品113《童話繪本》,
這是寫給中提琴與鋼琴的作品。
最後則是梅湘為他第一任妻子、小提琴家Claire Delbos創作的幻想曲(試聽三),
這個作品,竟然是到2007年才得到出版。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1023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1024
很好奇這張,卻還來不及聽的片子。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1030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 試聽四
管弦樂伴奏的法國藝術歌曲
我們是在2015年,因為ALPHA215《NEERE》裡的歌聲,
認識了女高音Veronique Gens。
這張唱片唱了法國藝術歌曲創作巔峰的三位作曲家的代表作。
有Hahn、Duparc、及蕭頌。
2016年,Veronique便以此張錄音拿下了留聲機大獎。
此後,陸陸續續出了很多唱片——以她的頭像當封面。
去年,她演唱的普朗克獨幕歌劇《人聲》(ALPHA899),
拿到了義大利的一個大獎。
雖然,這個曲目冷門又不易親近,
但總覺這是她的一個巔峰作品了。
結果,又來了ALPHA1030《PAYSAGE》。
《PAYSAGE》引自法國浪漫大將Hahn的歌曲〈風景〉。
全部是以管弦樂伴奏的藝術歌曲。
管弦樂伴奏藝術歌曲,是法國藝術歌曲裡的另一個重頭。
很多作曲家都留下了相當精彩的這類作品。
所以,對比ALPHA215那張法國藝術歌曲巔峰時期的代表,
這張ALPHA1030就像是法國浪漫藝術歌曲的「擂台賽」,
那些我們叫得出名號的作曲家,幾乎沒有缺席的了。
可見這張裡面的曲目代表性!
除了曲目外,Veronique與指揮Herve Niquet合作,
再一次讓人體會到,兩旗鼓相當的音樂家碰撞後,
可以把前輩們美麗的作品,發亮到什麼樣的程度!
Veronique在詮釋這樣的歌曲上,有其迷人的深度。
或者說,帶了一種很有嚼勁的生命深度。
在曲目安排上,兩三首歌曲後,會配上一首管弦樂作品,
這是很故意的安排,讓人聽下來回味。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1036
看來Goerner在台灣有一群愛好者,默默地支持他的銷量。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1044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 試聽四
Piano Dances
試聽一:拉威爾〈高貴而傷感的圓舞曲〉
試聽二:拉威爾〈圓舞曲〉
試聽三:蕭士塔高維契〈玩偶之舞〉
試聽四:Jorg Widemann〈馬戲團之舞〉

Anna Vinnitskaya最新的一張「Paino Dances」。
演奏的都是「舞曲」,包括兩首拉威爾的圓舞曲,
與一首蕭士塔高維契的〈玩偶之舞〉,
還有當代作曲家Jorg Widmann(*1973)的〈馬戲團之舞〉。
對於拉威爾的圓舞曲,我沒有太多的想像與期待。
因為這曲子,錄音很多,名演不少。
但Anna Vinnitskaya一開始就給人驚訝。
顯然,她沒有在傳統對這個曲目主張的範疇裡。
從第一顆音下去,這位Lady就像是個小女孩玩起自己的舞蹈,
更精確地說,這位「小公主」頑皮又美麗地跳著她喜愛的舞。
兩首拉威爾的華爾滋都成了她的舞鞋與蓬蓬裙。
第二個驚訝是蕭士塔高維契的這首〈玩偶之舞〉。
這位我心中的世紀大作曲家怎麼有這種童心童趣?
還是是因為鋼琴家嗎?
第三個驚訝是當代作曲家Jorg Widemann的作品。
他是個豎笛家,在ALPHA有過三張錄音,包括演奏與作品。
在這個〈馬戲團之舞〉作品裡,有令人想像不到的精妙與詼諧。
讓我在工作室裡翻出他的舊錄音來聽。
驚訝連連,是我井蛙,不知舞曲有這般樂趣啊

1983年次的Vinnitskaya是2007年伊莉莎白女王大賽的鋼琴冠軍。
40歲的她,演奏事業相當積極。
拜訪她的臉書,她的演出行程相當豐富、積極。
她是俄羅斯人,卻在德國漢堡音樂與戲劇學院完成學業。
可能是著重在音樂會演出之故,
她在ALPHA的錄音出版算晚,
最先是蕭士塔高維契鋼琴協奏曲,
接著有拉赫曼尼諾夫的第2號鋼琴協奏曲,
再來是巴哈、布拉姆斯的獨奏曲,
然後又與自己的老師、師母合作了一張巴哈鋼琴協奏曲——三鋼琴合奏。
去年則是一張蕭邦的錄音,今年就是這張鋼琴的舞曲了。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1046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去年拿下一大堆獎項的年度女高音Asmik Grigorian的新錄音。
(去年ALPHA的總監還很興高采烈地寫了封信給各代理,分享榮耀)
但封面的「4+4」是什麼意思?
來,上頭有個人名:理查史特勞斯。
所以,「4」就是他的《最後四首歌》。
4+4就是唱兩遍:一遍管弦樂,一遍鋼琴伴奏。
Asmik説,「一遍對我來說,永遠是不夠的。」
這句話並不是玩笑,我覺得她說出了——
《最後四首歌》的無限寬廣與情深,會令人一再的進入。
對她來說,理查史特勞斯的終極傑作是與孤獨的理念、
童年的孤獨、藝術家的孤獨聯繫在一起的。
但這並不是一種不快樂的孤獨,
而是一段通往無限的旅程。
1948年,理查史特勞斯寫了《最後四首歌》後,
就再也沒有作品,隔年辭世。
這位被《紐約時報》形容聲音「很野」的女高音,
又怎麼去處理這四首探向生命深處的歌曲?
去年,我們熟悉的Piau小姐,也在ALPHA錄了這四首歌。
她展現了這套歌曲的細膩之美。
而Asmik呢?那是非常動人的情感與力量!

管弦樂版是當紅的Mikko Franck與法國廣播愛樂擔綱。
非常少見的鋼琴版則是兩位音樂家的改編傑作。
而鋼琴家Markus Hinterhauser,就像Asmik形容的,像個魔術師。
意思是,很迷人也很謎人。
這個曲子很難剪試聽檔,
所以,全部只剪〈薄暮時分〉這一首。
試聽一,剪了一段鋼琴版的〈薄暮時分〉演唱。
試聽二,則是管弦樂版的開頭,試聽三是鋼琴版的開頭。
管弦樂版有者較正常的速度,
但是指揮處理銅管與弦樂部的配重、層次,幾乎可以搶戲了。
鋼琴版雖然只有一架鋼琴,但張力一點都不輸。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1064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 試聽四
法國鋼琴家Jonathan Fournel是2021年伊莉莎白女王大賽的冠軍。
得獎後,他錄製了布拉姆斯奏鳴曲(Alpha 851),
後來又錄了莫札特協奏曲(Alpha 1039)。
在這期間,他也曾在FUGA LIBERA的法朗克室內樂全集裡插花。
現在來了他的第三張:蕭邦第三號奏鳴曲,
與奇瑪諾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1882~1937)變奏曲。
他說:「我喜歡蕭邦的第三首奏鳴曲,
因為旋律線不需要任何修飾,就已經很美麗了⋯⋯」
請聽試聽一,大家熟悉的蕭邦,Fournel有多做些什麼修飾嗎?
試聽二是第三號奏鳴曲的第二樂章,我喜歡這段演奏。
他用的應該是YAMAHA琴,把音色的光影變化,展現的極為迷人。
專輯裡的另一半內容是奇瑪諾夫斯基。
奇瑪諾夫斯基一樣也是波蘭作曲家,
也曾追逐過蕭邦的風格,但他的作品卻有點像史克里雅賓(Scriabin),
有些神秘與灰色。
然而Fournel明亮的音色,卻讓奇瑪諾夫斯基,透露了更多的光彩。
兩首變奏曲(試聽三、四)都算少見。
過去在INTEGRAL與POLYMNIE也有過奇瑪諾夫斯基的錄音發行。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726 / 試聽一 / 試聽二 
莫札特古鋼琴協奏曲/No.9、No.17
這兩首協奏曲,用了兩架不同年代的古鋼琴(1788、1792)。
演奏與錄音採用圓形排列,古鋼琴位於圓心,沒有指揮。
試聽一是No.9,這首曲子有個名字「Jenamy」。
是莫札特前往維也納前,寫給好友女兒Victoire Jenamy的作品。
試聽的一段,可以聽到非常情感的表現與溫柔特質。
試聽二是No.17。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416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杜賽克/雙鋼琴協奏曲、鋼琴五重奏、夜曲
試聽一是雙鋼琴協奏曲,當然是用古鋼琴,
這是Olga與老師Lubimov的演出。
試聽二是五重奏(Olga 古鋼琴),
試聽三是Lubimov與小提琴及法國號的夜曲。
在這些曲子裡,
可以明白杜賽克(1760~1812)就是個浪漫主義的預言者。
處處透露著浪漫時代的未來。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784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這版的裴高雷西《聖母悼歌》 ,
由今年過世的女高音Jodie Devos與次女高音Adele Charvet,
及兩聲部的法國廣播電台兒童詩班合作而成。
自18世紀以來,裴高雷西的《聖母悼歌》便享有盛譽。
盧梭稱其第一樂章是「有史以來最完美、最感人的作品」。
1753年至1790年間,巴黎的聖靈音樂會曾演出了 80 多次。
在查閱了在法國國家圖書館的幾份手稿和版本後,
指揮Julien Chauvin選擇了女高音、次女高音及兒童合唱團來錄製。
他認爲這個曲子,需要有合唱團來展現。
除了《聖母悼歌》外,還錄了一首頗為激情的《神聖》交響曲,
是海頓為耶穌受難日而寫的。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877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792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這張專輯收錄兩首布拉姆斯弦樂六重奏。
寫作期間,布拉姆斯處於黯淡時期,一則母親去世,
再者,與女高音Agathe von Siebold的浪漫關係,告吹。
不過,第一樂章就以女高音之名A-G-A-D-B-E為音符,
在中提琴上展開主題。(德文樂譜註記為 AGADHE)

這是由Belcea四重奏團加上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組成的。
他們在布拉姆斯四重奏、鋼琴五重奏後錄音,
在歐洲巡迴演出後,錄製了這套六重奏。
同樣的曲目在B Records也有。
但B Records則是獨奏家的合作,風格不同。
Belcea這個版,著重在線條,B records則重合奏色彩。
同時,Belcea呈現了女性、溫柔的一面。
以作品18中著名的第二樂章,Belcea並沒有非常地「捶心肝」。
而是近似泣訴地展現。
試聽檔選了布拉姆斯描繪內心刺痛的第二樂章,
但也請聽聽,試聽二——第四樂章,
布拉姆斯也回應(解脫)了這個內心陣痛。
試聽三則是第二號弦樂六重奏。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798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這張德布西有小提琴、長笛、豎琴三重奏、
弦樂四重奏、弦樂四重奏伴奏歌曲集。
這是Quatuor Voce四重奏團的錄音。
他們算是活躍的,在ALPHA陸續有錄音發行。
但他們也不是侷限在四重奏或德布西。
以這張《當下詩意》,除了德布西作品外,
還邀請了當代年輕作曲家Yves Balmer(*1978),
圍繞著四重奏主題,來創作。
三重奏部分,小提琴由Quatour Voce的第一提琴擔任,
長笛是Juliette Hurel,豎琴由Emmanuel Ceysson擔任,
這是個精彩的演奏。(試聽一)
此外,也由年輕作曲家Yves Balmer改編德布西歌曲,
將鋼琴伴奏部分,改為弦樂四重奏,
由已故的Jodie Devos演唱。(試聽三)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869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封面「ABBEY ROAD」,指的是著名錄音室的那條路。
披頭四還有張唱片封面(凡爾賽宮也有一張)用這條路。
所以,這張唱片是跟艾比路的披頭四有關,
但更複雜些——柏林愛樂、列日愛樂都牽扯進來了。
Guy Braunstein是柏林愛樂的首席,在位近15年。
因為兒子喜歡披頭四的音樂,也跟著投入披頭士熱潮。
Braunstein將披頭四著名的《艾比路》專輯裡十幾首歌曲重新編織,
變成了成一首小提琴和管絃樂團的協奏曲,名為《艾比路協奏曲》。
這首協奏曲穿插了Braunstein自己寫的序曲、Intermezzos、
Cadenza和最後的尾曲。中間則加入他改編John Lennon、
Paul McCartney和George Harrison的熱門歌曲。
像是〈Come Together〉〈Oh Darling〉(試聽一)、
〈Here Comes The Sun〉(試聽二)和〈I Want You〉。
搭配的樂團是烈日愛樂,指揮則是一樣熱愛披頭四的年輕墨西哥指揮家。
這首協奏曲總共有15段,一口氣聽完最過癮。
試聽檔很難呈現出Braunstein對批頭四的熱情。
除了《阿比路協奏曲》,
還收錄了英國作曲家佛漢威廉士的《雲雀飛翔》(試聽三),
還有少見的戴流士《小提琴協奏曲》,
配上這兩首作品的原因,可想而知,
當年,這兩首作品的首次錄音,也是在艾比路錄音室。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871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873 / 試聽一 / 試聽二
Van Kuijk在ALPHA出版孟德爾頌的弦樂四重奏全集。
ALPHA873是第一集,收錄了前面三首弦樂四重奏。
孟德爾頌從18歲即寫了第一首弦樂四重奏,
前後寫了7首,外加四首單樂章的四重奏。
18歲的孟德爾頌即已熱愛貝多芬的後期弦樂四重奏,
並以此為目標,寫下他自己的四重奏。
18歲的作品,即已是大師作品了。
這個演出錄音,非常緊湊奔放,且帶著緊張的氛圍,
讓人耳朵得時時跟著。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931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886 / 試聽一 / 試聽二
Tutilleux的這首作品,過去在AEON有過錄音,
樂團是列日愛樂,大提琴家則是寇杯先生(Marc Coppey)。
這首曲子〈相隔如此遙遠〉(Tout un monde lointain),
是Tutilleux較常被演出的曲子。
或許是因為大提琴家Mstislav Rostropovich委託創作(1970)之故。
而ALPHA這個新錄音版,
是由2017年伊莉莎白女王大賽大提琴冠軍Victor Julien-Laferrière擔綱。
這是個很精彩的演奏,雖然對這曲子有興趣的人應該不多,
不過,Krotenberg與Tutilleux作品的音樂濃度,是一等一的強烈,
而這也是法國德布西、拉威爾一路下來的音樂走向。
對聲音的想像,已經變了,不是嗎?
除了Tutilleux的作品外,
這張錄音還收錄了另一位法國當代作曲家Pascal Dusapin的作品。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942 / 試聽一 / 試聽二
Olga的最新莫札特協奏曲發行
1986年生的Olga,來自莫斯科。
她的古鋼琴老師便是多次來台的Alexei Lubimov。
在新天新地裡,古鋼琴錄音並不少。
但,Olga的細緻音色,不容易播的好,以致,容易錯過。
2013年,她在FUGA LIBERA唱片錄下第一張唱片。
那時候的模樣還相當青澀。
但卻也讓新天新地的樂友驚艷這樣的琴音,
這麼多年來,我們看著她一張一張發行,
她已經是個小姐模樣了。
她和古笛家Anna Besson合作的一張民謠集(ALPHA639)後,
便開始錄製莫札特協奏曲(ALPHA726)。
晚安曲是最新的錄音——莫札特兩首古鋼琴協奏曲。
分別是第20號(KV 466)與第23號(KV 488)。
KV 466是D小調,後人認為莫札特經常用這個調性,
來表達歌劇中女性角色的憤怒。
KV 488則是晚KV 466一年(1786)後創作的,
是個A大調,但卻和KV 466一樣有著戲劇性。
音樂史學家認為,因為KV 466與488,
才帶出了《安魂曲》與《費加洛婚禮》兩部傑作。
而Olga怎麼處理呢?
你看她封面的「劇照風格」,
顯然地,這兩首協奏曲雖不是歌劇,但也是戲劇般地被展現。
我覺得,莫札特的音樂就是數不完的戲,
誰唱的啊?「人生就是戲」⋯⋯
可以留意一下,Olga Pashchenko在這張專輯裡,
使用的是複製自1792年的Anton Walter fortepiano。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946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994(2CD)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Martin Helmchen錄過了貝多芬,錄巴哈。
這是巴哈的六首組曲。
這個曲目已經好幾年沒有在新天新地出現過。
RAMEE與ZZT都有相當經典且優秀的錄音。
而且都是以大鍵琴彈奏。
以鋼琴彈奏,令我印象深刻到雕刻在心裡的——
只有以前的海爺爺(海席克)。
而Martin Helmchen,如果你知道他、
買過的他的貝多芬協奏曲。
可能會問:他不是都用鋼琴嗎?怎麼彈起大鍵琴了?
Helmchen說,其實他很喜歡彈奏大鍵琴。
錄音的這架琴是1790年代的琴,算是很接近巴哈了。
據說這種琴都很脆弱,得常常維護保養、調整。
然而,你聽聽試聽檔,Helmchen指下的巴哈組曲。
直接了當,明明白白。
該像巨人就是巨人,該是纖弱女子,就是弱女子樣。
沒有刻意的表情、沒有多餘的延長。
但指尖下的力量轉換,就是Helmchen情感的調色盤。
那些把大鍵琴音色想像成電子合成樂器的,
最好買一套回家懺悔。
不過,我也必須說,
也許是大鍵琴緣故,Helmchen的巴哈比貝多芬熱情啊!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998
 
頭像
STSD
系統管理員
 
文章: 3153
註冊時間: 2009-12-01, 22:20

回到 新發行-新到貨-新話題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和 10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