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9月補貨第一批如下——*****ALPHA補貨*****廠牌:ALPHA / 編號:ALPHA003
不容易的ALPHA最早庫存片,編號003!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620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維瓦第/榮耀頌、聖母頌歌
這是重發的片子,過去以ALPHA 222編號發行。
Herve Niquet指揮的錄音,幾乎都是很快絕版。
試聽一是榮耀頌,
試聽二是聖母頌歌,
試聽三是一首歌曲〈耶路撒冷啊,要讚美主!〉
Herve Niquet的節奏,總是讓這樣的音樂生氣動人。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644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665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684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686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742 (2CD)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
試聽四 /
試聽五韓德爾/管風琴協奏曲Op.4、Op.7
Martin Haselbock帶領維也納學院管弦樂團,
在維也納的金色大廳的精彩演出。
Martin Haselbock除了擔任指揮外,還擔任Op.4的管風琴。
Op.7的管風琴則由Jeremy Joseph擔任。
兩人的管風琴音色,聽來是有明顯差異。
開玩笑來說,兩人的音色,頗符合兩人的膚色⋯⋯
Op.4與Op.7都是一套各6首的曲子,每首有3或4個樂章。
除了這12首協奏曲外,還有一首知名的《杜鵑與夜鶯》。
這些作品都是為小型管風琴而寫,在歌劇院演出。
試聽一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曲目,
超級的歌唱性,即便是在管風琴協奏曲裡,
都會覺得像在聽詠嘆調般!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744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
試聽四德國鋼琴家Martin Helmchen的新錄音——
韋伯的鋼琴與管弦樂作品,這是2020年底、2021年初的錄音。
Helmchen在ALPHA的錄音,
從貝多芬的變奏曲開始,到舒伯特的二重奏、三重奏都有。
但一直到他的貝多芬鋼琴協奏曲,忽然,大家都看到他了。
這張韋伯,除了這首寫給音樂會的鋼琴與管弦樂作品外,
還有《魔彈射手》的序曲、兩首歌曲,
以及《奧柏隆》《精靈統治者》序曲。
試聽一與二是Helmchen與樂團的兩段協奏。
試聽三是《精靈統治者》的序曲。
試聽四是女高音Anna Prohaska演唱《魔彈射手》。
她在ALPHA 658那張封面戴口罩的巴哈《救贖》,
是非常安慰人心的作品。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747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755
廠牌:ARCANA / 編號:A485
*****ARCANA補貨*****廠牌:ARCANA / 編號:A486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沒有界限的Forqueray
義大利ARCANA的出版,總讓人覺得有一點點民族主義色彩。
但這樣的色彩無礙,反而令人願意多去聊解。
在這個錄音裡,充分展現了當時法國音樂受到的義大利影響。
ARCANA認為義大利以精湛技藝和外向力量著稱,
(我覺得這個外向力量,是一種戲劇性)
而法國則有著音調、色彩和形式完美的魔力。
演奏者André Lislevand,母親是法國人,父親是挪威人,
但在義大利出生和長大,
就這麼「恰好地」體現了這張專輯的重點——
音樂裡的法國與義大利交互作用。
這張專輯裡,主要以Forqueray作品為主,
穿插了同時代的瑪黑先生作品,
試聽三另一位很值得聽聽的作曲家Robert De Visee。
在ALPHA早期的出版裡,有一張編號003可參考。
*****FUGA LIBERA補貨*****廠牌:FUGA LIBRA / 編號:FUG547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拉威爾 / 鋼琴三重奏、為小提琴與大提琴得二重奏、小提琴奏鳴曲
這張也是老片子了,曲目是清一色的拉威爾。
廠牌:FUGA LIBERA / 編號:FUG780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Leon Boellmann/交響曲、大提琴交響變奏曲、四首弦樂短曲
想像這樣的一句話——
「從頑固的樂器中哄騙出悅耳的聲音」
Leno Boellmann(1862~1897)的音樂就是這樣被形容。
Boellmann只活了35歲。
但是他1862年出生,那年德布西也出生。
1897年他過世,那一年布拉姆斯也過世。
用這樣的字眼,反應的是,在高手如林的19世紀下半,
他的其他作品,反而不被看見了。
他出生在離德國很近的Ensishiem,
但9歲時就被送到法國音樂院學習,
他是法朗克,聖桑的忠實信徒。
曾以一組管風琴作品《Suite Gothique》,被形容為管風琴界的戰馬。
但也因這曲子太紅,以至其他曲子都不被看見。
演奏的樂團是相當靠近瑞士的法國Mulhouse交響管弦樂團。
Mulhouse也離Boellmann的出生地很近。
也許是這層地緣,他們演奏了Boellmann被忽略的作品。
試聽一是F大調交響曲第二樂章。
試聽二是寫給大提琴與管弦樂的交響變奏曲。
試聽三則是四段弦樂曲(沒有管樂)的其中之一。
廠牌:B RECORDS / 編號:LBM032
布拉姆斯室內樂第9集/雙鋼琴作品
・海頓主題變奏曲 Op.56B(1873)
・雙鋼琴奏鳴曲 Op.34B(1864)
*****B Records&凡爾賽宮補貨*****廠牌:Chateau de VERSAILLES Spectacles / 編號:CVS040
試聽一/No.6 Allemande試聽二/No.3 Sarabande試聽三/No.4 Prelude試聽四/No.1 Menuet新天新地裡的巴哈大提琴無伴奏,來來往往有好幾個版本。
1988年出生的Myriam Rignol提出了一個可能——
她用7弦維奧爾琴(Viole de Gambe)演奏巴哈六組大提琴無伴奏。
維奧爾琴的聲音較為柔軟、清亮,但聲音不大。
18世紀時,義大利製琴家史特底拉瓦里改良為現代常見的大提琴,
讓聲音可以更加擴張,便在義大利風行起來。
但同時代的法國或英國,還是以維奧爾琴為主流。
Myriam Rignol認為6首無伴奏中,第1號曲子直接明暸,
不像第2、3、4號技巧複雜,第5、第6號則是更加挑戰。
以6組的技巧程度來看,有可能是巴哈寫給自己漸進練習大提琴用的。
照這說法,Myriam Rignol為何要用維奧爾琴演奏?
她的理由——巴哈時代的北德地區有不少法國音樂家,
或是熟悉法國音樂的音樂家朋友,
而巴哈應該也會認識一些這類音樂家或朋友。
這些音樂家會使用維奧爾琴演奏這套曲目,
所以,這套曲子是可以用維奧爾琴演奏。
再則,對Myriam Rignol而言,用維奧爾琴演奏,
更能展現出這6組「舞蹈組曲」的舞蹈特色。
Myriam Rignol所展現的無伴奏,聲響相對輕盈,
但是細膩的舉手投足感、節奏律動,與慣聽的大提琴版差異不小。
試聽一是她拉奏的第六號中的Allemande舞曲,
節錄的一段是主題第二次出現,如果從第一次出現開始節錄,
試聽檔會過長,所以可惜了,
無法呈現她在兩次主題中的不同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