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4 - CALLIOPE、INDESENS新進貨與補貨

2025/03/04 - CALLIOPE、INDESENS新進貨與補貨

文章STSD » 2025-03-04, 00:11

 


新進貨是指從來沒有進過的品項,但也發行一段時間了。
有的因為碰巧沒貨,有的沒搞懂是什麼,
所以,就沒進來過。
補貨的部分,請把握,有些品項應該不會再補了。


*****CALLIOPE新進貨*****


圖檔
廠牌:CALLIOPE / 編號:CAL1851




圖檔
廠牌:CALLIOPE / 編號:CAL2070
這是Vincent Bernhard演奏的巴哈平均律上半部。
下半部,則是交由IC發行。
引進平均律,有時候是找死。但聽過國外的試聽檔後,
應該有機會「活」。




圖檔
廠牌:CALLIOPE / 編號:CAL1965




圖檔
廠牌:CALLIOPE / 編號:CAL2192




圖檔
廠牌:CALLIOPE / 編號:CAL2196


*****CALLIOPE補貨*****


圖檔
廠牌:CALLIOPE / 編號:CAL1743




圖檔
廠牌:CALLIOPE / 編號:CAL22100
有些樂友應該不陌生鋼琴家Christian Chamorel,
他與紅髮小提琴家Rachel Kolly D’Alba合作的「史特勞斯、勒克」,
應該很有印象。
另外,他在CALLIOPE的莫札特,也是相當精彩的一張。
Christian演奏的流暢性相當迷人。
這張雖是以莫札特協奏曲為主,
但搭配的瑞士作曲家Rechiel的協奏曲,值得聽聽。




圖檔
廠牌:CALLIOPE / 編號:CAL2077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孟德爾頌鋼琴作品/Christian Chamorel
試聽一為幻想迴旋曲,試聽二為無言歌,
試聽三是幻想曲。




圖檔
廠牌:CALLIOPE / 編號:CAL1967
CALLIOPE的老先生Pierre Reach也讓人印象深刻。
這位老爺的指尖相當有涵養、音色控制絕佳。
第一顆音出來,就知道非凡。
再次補貨,只因想介紹他。




圖檔
廠牌:CALLIOPE / 編號:CAL2183
INDESENS與CALLIOPE合併的品牌IC,
第一張的發行就是這位Alexander Bolodachev的豎琴演奏。
早先,他是在CALLIOPE發行的,先是一張蕭邦,
後來是這張來自俄羅斯。
上半年訂這張時,國外庫存只剩一張。
這次也沒好到哪兒去,有這麼紅嗎?




圖檔
廠牌:CALLIOPE / 編號:CAL2193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不管你聽不聽管風琴,應該知道,
維央那是個著名的管風琴家與管風琴作曲家,
在SOLSTICE有些相當精彩的管風琴錄音。
除了管風琴,維央那還寫了些很精彩的鋼琴作品。
特別是,作品編號36的12首前奏曲,
那幾乎是維央納的失望、焦慮,與哀傷,
是他生命中的一種承受。
法國鋼琴家Laurent Wagschal在這張維央那鋼琴作品裡,
將重心擺在12首前奏曲,試圖挖掘當時維央那的哀傷。
他的音色相當乾淨,有種去除了雜質後的純淨。
同樣的這組前奏曲,在HORTUS的大戰系列第21張也出現過。
兩個不一樣的版本,一樣的孤獨。
鋼琴家Laurent Wagschal的演奏範圍,一直在室內樂、獨奏。
而且集中在法國作曲家作品。
INDESENS三張很叫座的「巴黎 1900」,其中的鋼琴家也是他擔綱。




圖檔
廠牌:CALLIOPE / 編號:CAL2198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這張CALLIOPE發行的《郭德堡變奏曲》,卻讓我在2023年印象深刻。
依照CALLIOPE的說法,
鋼琴家的詮釋是在管風琴與大鍵琴的交叉路口上。
可以這樣說嗎?鋼琴家試圖讓鋼琴有管風琴、也有大鍵琴的聲音。
因為巴哈時代的鍵盤樂器,只有大鍵琴與管風琴。
不過,這個說法太難理解了。
反而是鋼琴家的演奏,令人覺得有意思。
他沒有「樂以載道」,音樂就是音樂,
音樂就是要一路的唱下去,讓人一路聽下去。
非常優秀的左手指法,讓32段音樂都變得非常好聽。
而起聽來像是新的曲子般。
這是法國鋼琴家Jonathan Benichou的第三張唱片。
第一張唱片是TRITON發行的三重奏,
第二張則是史克里雅賓的鋼琴曲。




*****INDESENS補貨***********


圖檔
廠牌:INDESENS / 編號:INDE102(15CD)
小號大咖Eric Aubier在INDESENS的全集。
15張,一張只要百來元,別怕啦。
這裡面的錄音,以古典(廣義)音樂的改編為主。
當然也有是「現代的」古典。
先前買過的樂友,不斷地來跟我炫耀多好聽,
我也忍不住收一套!
這是最後一次補貨了。




圖檔
廠牌:INDESENS / 編號:INDE142




圖檔
廠牌:INDESENS / 編號:INDE156(2CD)
這裡:試聽一 / 試聽二
其它地區:試聽三 / 試聽四
封面寫著「ICI & AILLEURS」,意思是這裡和其他地方。
「這裡」指的是法國;「其他地方」就是法國以外。
再搭配封面的豎琴,就明白,這是張關於法國與其他地區的豎琴作品。
但用上了「這裡」,很明顯地,說明了法國在豎琴的地位——
多驕傲!又多自信的法國!
演奏者法國豎琴家Marie-Pierre Langlamet,
目前擔任柏林愛樂豎琴首席:她說,法國就是豎琴之都。
自從19世紀法國艾哈鋼琴改造了豎琴,使其具備7個踏板後,
再加上半音階豎琴的出現,豎琴在法國整個開花結果。
並由法國往外擴散,她花了很大功夫安排並說明這些曲目。
在第一張CD裡,搜集了佛瑞、Marcel Tournier、Henriette Renie、
易百爾、胡賽爾、克哈斯、泰葉菲、
Pierick Houdy、Laurent Petit-Girard等人的作品,
這些是她認為可以反映20世紀法國豎琴音樂的代表作品。

在第二張其他地區裡,就包羅萬象,
有羅馬尼亞的恩奈斯可、德國的Wilhelm Posse、俄國普羅高非夫、
亨德密斯、Nino Rota、羅德里戈、布列頓⋯⋯等12位作曲家作品。
有趣的是,從法國到世界各地,Langlamet特別舉了幾個作曲家,
像是法國的Henriette Renie,她是位對豎琴野心很大的作曲家,
一直試圖把豎琴當作交響化的樂曲來看待。(試聽ㄧ)
而另一位德國作曲家Wilhelm Posse(試聽三),則是很old school,
對豎琴聲響的展現要求很小,被巴黎音樂院的學者戲稱他為:小蕭邦。
處於這兩者中間的是法國的Marcel Tournier,
她認為他的豎琴曲子,恰如其份。

這是一套關於20世紀豎琴曲目很精彩的演出錄音。
在聽了不少HARP & CO.出版的塔莉曼夫人的豎琴錄音後,
Langlamet讓我們直接面對20世紀的豎琴,
讓我們對豎琴的開花與散枝一目瞭然。




圖檔
廠牌:INDESENS / 編號:INDE162
 
頭像
STSD
系統管理員
 
文章: 3253
註冊時間: 2009-12-01, 22:20

回到 新發行-新到貨-新話題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2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