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1 - 新的晚安!新天新地No.4

Re: 2024/06/11 - 新的晚安!新天新地No.4

文章STSD » 2024-09-11, 11:10

2024/09/11
你聽的是哪一年的安魂曲⋯⋯


午安。
封面是佛瑞《安魂曲》,
但這張指揮Herve Niquet與樂團Le Concert Spirituel的新錄音,
卻都是少見的曲目——包括佛瑞《安魂曲》的版本。
我們現在聽到的佛瑞《安魂曲》,除了改編其他樂器外(例如管風琴),
大多是1901年7月,佛瑞《安魂曲》第三版——
這是經過更動給大編制管絃樂團的版本。
最早的1888年版本,只有5個樂章,且沒有使用小提琴與木管。
1893年,佛瑞更改了他的《安魂曲》為第二版,
多了現在可聽到的第二樂段〈奉獻經〉與第六樂段〈救贖我〉。
並加入了法國號、小號、長號等樂器。
而1901大編制版,則是應要求(需求)而出版。
而我們習慣的佛瑞《安魂曲》應該也多是這個版。
或許,1893年版才是佛瑞心中《安魂曲》的模樣。
過去以佛瑞1893年版錄音的《安魂曲》,多會特別註明版本。
而Herve Niquet這個錄音版本,使用1893年版,卻未特別標明。
但初聽就會有些不同的感覺,例如:人聲編制比樂器多。
另外,除了我們熟悉的7段音樂外,
一樣沒有小提琴,只有中、大提琴與低音提琴。
一樣沒有木管,只有法國號。
這樣的編制,聽起來具有一種親密感,與人很接近,也很輕鬆。
尤其法國號在其中的運用,有種隨風飄至天堂的感覺。
試聽一是第5段〈羔羊經〉、試聽二是第6段〈救贖我〉。

另一個少見是,古諾的《克羅維斯彌撒 Messe de Clovis》。
若說佛瑞的《安魂曲》是法國神聖音樂的紀念碑(就是名曲意思),
那麼古諾的這受彌撒就是個鮮為人知的作品。
這是古諾晚年的作品,作為對克洛維斯的致敬,
克洛維斯和聖女貞德一樣,
是1870年在普法戰爭中,敗戰法國裡的標誌性人物。
雖是古諾晚年作品,但反而給人一種回歸葛利果聖歌的純潔印象。
除了這兩首外神聖作品外,
還有兩首少見的——
Louis Aubert(1877~1968)為女高音、小提琴、豎琴、
管風琴和合唱團創作的《O salutaris》,
及卡普雷(André Caplet,1878~1925)為小提琴和管風琴寫的《L’Adagio》。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1014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 試聽三




圖檔
廠牌:KLARTHE / 編號:KLA152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這是一張特別的佛瑞安魂曲,有點「靈氣」逼人。
正常版的佛瑞《安魂曲》是管弦樂團搭配合唱團與兩個獨唱。
這個版本將管弦樂團部分,改為管風琴。
這個改變讓「天堂」的感覺似乎更強烈。
無論是否為教徒,神聖音樂對人產生的觸動與情感是難以言說的。
而錄音中,溫暖童聲與管風琴的驚人氣息,
讓佛瑞的安魂曲恢復到最初的形式。
搭配的合唱團是法國南部大省隆河口省的專業兒童合唱團。
隆河口省的首府就是馬賽。
這個隆河口兒童合唱團來自於馬賽北部的隆河口聲樂藝術中心,
這個中心專門提供孩童音樂學習與訓練,
在法國南部相當有水準,他們也發行了不少錄音與CD。
這張錄音裡,除了佛瑞的安魂曲外,
還有佛瑞19歲時的名作,譜自拉辛詩篇的合唱曲。
另外,還有兩首少見的合唱曲,
一是普朗克37歲時作品《黑聖母的禱文》(試聽二),
藉著宗教力量平復友人死亡的打擊。
最後則是,法國年輕作曲家Marc Henric的聖樂作品(試聽三)。
這些作品放在一起,一點都不突兀。
 
頭像
STSD
系統管理員
 
文章: 3148
註冊時間: 2009-12-01, 22:20

Re: 2024/06/11 - 新的晚安!新天新地No.4

文章STSD » 2024-09-12, 11:54

2024/09/12
喃喃自語……


午安。
加拿大歌手Leonard Cohen有首作品《Hallelujah》(哈里路亞)。
可以找到很多翻唱影片,甚至有神父在教堂證婚前也唱。
(這支影片點閱率將近一億次)
Leonard Cohen唱起來就是他喃喃自語的樣子。
晚安曲的這張吉他錄音,也是一種喃喃自語。
吉他獨奏有時會火光四射,有時像茶館說書,
但像Sebastien Llinares跳槽ALPHA的第一張唱片,
雖然融合古典、爵士與現代音樂,還是喃喃自語樣。
這種喃喃自語,適合自己安靜地與音樂相處。
封面標題的意思是:瞬間的城堡。
說的是音樂家自己,常把這些幾分鐘轉眼即逝的音樂,
當作一座又一座的城堡——可以把自己放在裡面。
當我們聽音樂時,除了當背景外,不也是如此——置身城堡裡?
這個專輯裡有伯恩斯坦、維拉羅伯茲(試聽一)、蓋希文作品,
也有爵士作品、Leonard Cohen的《Hallelujah》(試聽三),
現代作家作品,包括Sebastien Llinares自己的作品(試聽二)。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1063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 試聽三
 
頭像
STSD
系統管理員
 
文章: 3148
註冊時間: 2009-12-01, 22:20

Re: 2024/06/11 - 新的晚安!新天新地No.4

文章STSD » 2024-09-13, 11:04

2024/09/13
「野蠻」的古典音樂


午安。近日去了趟台北。
才發現,住了40年的台北,怎麼這麼熱又悶?
在以前新天新地附近的咖啡館喝杯咖啡後,就落荒而回。
我還是回去比較鄉野的小鎮好了。
(不過,台北美食與好咖啡較多⋯⋯)

晚安曲是:野蠻之美。
ALPHA用上「野蠻」字眼,其實是刻意,因為野蠻帶著歧視意味。
同時ALPHA也只放演奏者與樂團名稱,把作曲者放在唱片後面。
作曲者見不得人嗎?不是的,
是因為聽了這曲子後,很難與作曲者關聯在一起。
野蠻之美,當然有些音樂是張狂的,是很節奏性的。
但這些曲子——
有些來自巴洛克作曲家泰雷曼(George Philipp Telemenn,1681~1767)。
1705年泰雷曼到普魯士的上西里西亞旅遊,
發現了一些被稱為「野蠻」的音樂。
以野蠻稱呼,代表著這是當時普魯士的邊陲地帶。
上西里西亞,就差不多是今天的波蘭與捷克一帶。
而野蠻也相對於文明,這些地方音樂,
讓泰雷曼這種精緻古典本位的作曲家,
也產生「異國情調」的著迷。
他在八天的旅遊中,收集了相當多的素材,化入他的作品中。
除了泰雷曼的野蠻情調音樂外,
這張專輯還收錄了些該地的一些手稿,混和了東歐、波蘭等地的音樂。
負責這個計畫的木笛音樂家是François Lazarevitch,
他在ALPHA已有6張錄音作品,
而他也是民間音樂的熱情崇拜者,
來自塞爾維亞根源,讓他將這些文化聯繫在一起。
這是古典裡的野蠻音樂,也是野蠻風俗裡的古典情懷。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949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 試聽四
 
頭像
STSD
系統管理員
 
文章: 3148
註冊時間: 2009-12-01, 22:20

Re: 2024/06/11 - 新的晚安!新天新地No.4

文章STSD » 2024-09-14, 10:38

2024/09/14
大拼盤的巴黎版《魔笛》


圖檔
廠牌:ENPHASES / 編號:ENP017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 試聽四

午安。週末來點奇異怪哉。
在法國巴黎的某些大型劇院的歌劇曲目裡。
有一齣莫札特歌劇《Les Mystères d’Isis》,
曾看過別人分享在巴黎聽過這個怪東西。這是什麼呢?
這齣《Les Mystères d’Isis》裡,
有莫札特的《魔笛》《唐喬萬尼》甚至《仁慈狄托》的詠嘆調。
也就是一個大雜燴,但這並不是「精選」集的概念。
1791年,《魔笛》首演。而傳到巴黎首演,已是1801年了。
然而,1801年的法國人不聽德文歌劇,
巴黎的歌劇院也無法演出德文歌劇,
於是,當時在巴黎的捷克作曲家Ludwig Wenzel Lachnith,
便以法文「改寫」,這一改寫,把莫札特的其他歌劇內容也編進來了。
所以當時的演出劇名為《Les Mystères d’Isis》,而不是《魔笛》。
但這就是巴黎版的《魔笛》首演。
法國人應該聽得很開心,所以有市場,直到現在還保有這個怪曲目。
當然,法國的作曲家像白遼士,便批評這不倫不類。
如果從莫札特到訪巴黎的次數上來看,
他總共去過三次,名氣不小,但是大眾對他的作品,並不熟悉。
所以,就會出現一些仿做的「莫札特作品」 。
我們理解,當時的人還沒有建立「致敬」這樣的概念。
晚安曲的這張「仿作」,內容就是1801年後的巴黎音樂。
裡面有「巴黎版魔笛」,也有當時作曲家的一些作品,
當然,很可能有些曲子當時都打著莫札特曲子的名號在演出。
這些曲子的演出,以一種介於沙龍與劇院之間的規模,
大概就是小劇院吧,所以規模也不大。
但你若問我好不好聽,我覺得還蠻好聽的。
請注意,這張唱片裡沒有用到「剽竊」「盜用」等字眼,
也不是畫畫裡的「假畫」,而是「仿作」。

最後,談一下ENPHAESE,這公司應該是有新資金投入,
在今年有了許多發行,然而,選擇的曲目,都是我們壓根沒見過的。
即便是熟悉曲目,演出風格也是相當特別。
從市場面來看,ENPHASE顯然也是面對歐洲,甚至只面對法國。
相較於ALPHA不斷投入資源引介新人,面向國際,
ENPHASES的未來的發行,就頗令人好奇了。




這是凡爾賽宮發行、真正的法文版《魔笛》,不是1801年的拼裝版。
圖檔
廠牌:Chateau de VERSAILLES Spectacles / 編號:CVS030(2CD+ DVD+藍光)
法文版莫札特《魔笛》
 
頭像
STSD
系統管理員
 
文章: 3148
註冊時間: 2009-12-01, 22:20

Re: 2024/06/11 - 新的晚安!新天新地No.4

文章STSD » 2024-09-16, 13:49

2024/09/16
Google評價1.8顆星的魚丸米粉湯


午安。
據說新一代iPhone具備的AI,只要拍一下店家的門面,
就會幫你找出店家的資訊、路徑,甚至評價星等。
所以用個餐、喝杯咖啡不問一下Google,好像是必須了。
前天,挑了一個小鎮上4.9星的鐵板牛排。
中等價位,但一出菜——餐具老舊、油膩不乾淨,
牛肉的煎烤,看起來粗糙,
附的麵條更是帶了「快」餿掉之味。
吃沒兩口,就趕緊埋單離去。
4.9星,Google耍了我。

小鎮上,另有一家專賣魚丸米粉的老店,
Google上的評價是1.8顆星。
而且,這是因為最低要給一顆,不然,這家店搞不好是-1.8顆星。
但,這家點卻總是客滿,即便外帶,都得排隊等候個十來分鐘。
只有1.8顆星,是因為老闆娘脾氣很差,
站錯位置,妨礙她的動線會被罵,
沒有按店內指示就座,被罵;
點菜很慢,被罵;
點得太複雜,被罵,還會掉眼淚跟兒子說,
「他們點的那麼複雜,弄不來⋯⋯」
她的規矩很多,但老店的產品只有三樣:
魚丸、豆腐、米粉,三樣東西組合起會多複雜?
熟悉的友人說,從小跟她買魚丸米粉湯,就常被罵。
即便到現在也是被罵,所以,因為服務態度,只拿到1.8顆星。
但小鎮上的居民,卻都只吃這家,
朋友說,換了別家還吃不慣,還是會去吃。
一邊吃一邊看Google上的評價,蠻有娛樂效果的。
4.9星與1.8星,你會怎麼判斷?
喔,晚安曲,你聽過法國鋼琴家Jean-Claude Pennetier的海頓嗎?
這不是1.8還是4.9能評斷的。


圖檔
廠牌:LYRINX / 編號:LYR177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Pennetier今年已過80歲了,這是他57歲時的錄音。
他大概在50歲前便著迷指揮與作曲,所以演奏錄音並不多見。
後來,當然也在巴黎音樂院教書,
更後來,他當起來東正教的神父。
現在如何,不得而知。
 
頭像
STSD
系統管理員
 
文章: 3148
註冊時間: 2009-12-01, 22:20

Re: 2024/06/11 - 新的晚安!新天新地No.4

文章STSD » 2024-09-17, 10:39

2024/09/17
中秋,拉威爾


午安。
9月中了,月底前,Klarthe、INDESENS、CALLIOPE、IC等廠牌,
將有一批聯合進貨。
如果沒有意外,這次的品相較多,有些新錄音也都在這批裡。
接著,也會有一批ALPHA的補貨。敬請留意。
這個時節,來一點拉威爾的鋼琴。
南法鋼琴家Philippe Bianconi曾在LYRINX發過三套錄音——
舒曼、拉威爾、德布西,也都已經絕版。
新天新地還剩幾張當年的殘存。
兩年前也曾進過在他牌錄音的布拉姆斯鋼琴協奏曲。
現在他則又跳某牌去了。
Bianconi曾在1987年於卡內基音樂廳演出,一砲而紅。
當時的樂評說他的琴音「貼近音樂的靈魂」。
現在,他的唱片都有日文解說,可見在日本受到相當的歡迎。
這是DSD錄音,做成SACD/CD雙層的唱片,優秀的錄音。
祝您中秋愉快。


圖檔
廠牌:LYRINX / 編號:LYR2233(SACD / CD)/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Bianconi / 演奏拉威爾水之嬉戲、奇異小夜曲、鏡子組曲、庫普蘭之墓、高貴圓舞曲、加斯巴之夜等




圖檔
廠牌:LYRINX / 編號:LYR276 / 試聽一 / 試聽二
Bianconi / 演奏舒曼交響練習曲、幽默曲、幻想曲、大衛同盟舞曲
 
頭像
STSD
系統管理員
 
文章: 3148
註冊時間: 2009-12-01, 22:20

Re: 2024/06/11 - 新的晚安!新天新地No.4

文章STSD » 2024-09-18, 13:31

2024/09/18
史卡拉第「加減」聽?


午安。
昨天提到,接下來有兩批唱片會陸續抵台。
其中,還會夾帶一個「換了東家」的品牌。
屆時請再留意版上的分享。
因為聽了兩天的LYRINX出版,
所以想到了立陶宛鋼琴家Muza Rubackyte。
Muza的錄音在LYRINX有過好幾張。
印象最深刻的,除了她在馬賽音樂廳的實況外,
當屬李斯特的《巡禮之年》。
後來在瑞士的DORON又遇到了她的幾張協奏曲,
印象最深的,則是聖桑的鋼琴協奏曲,
那是她在自己國家的演出錄音。
另外,會再拿出來聽的是她在LYRINX錄製的19首史卡拉第奏鳴曲。
你對史卡拉第怎麼看待?
會不會把他當作「加減聽」的作曲家?
很早以前,ZZT有位鋼琴家Racha Arodaky,發行過一張。
現在被放到Rewind這個低價品牌裡。
這張演出差不多是我初認識ZZT的開始。
當然,史卡拉第的作品不少,容易出現在一些唱片裡「補白」。
比較集中式演出的,有Avaliani的錄音(現在已沒貨了)。
再來就是Muza,還有Calliope的法國鋼琴家Alexandra Lescure的錄音。
但Muza算是彈的比較多首。
Lescure是較晚的錄音,但她呈現的美感,
讓我知道史卡拉第可以這麼美。
也讓我回頭翻出Muza的演奏來聽。
Muza的史卡拉第變化多端,且音色豐富。
但令我感動的是,可以激起頗大的情緒,
與Lescure這個版,完全是兩回事。
但這也反映自己的視野小,
無法想像音樂家的作品可以這麼的呈現。


圖檔
廠牌:LYRINX / 編號:LYR201(CD)/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圖檔
廠牌:CALLIOPE / 編號:CAL2299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 試聽四
試聽一、二為史卡拉第作品;試聽三、四為羅耶作品

雖然也聽史卡拉第,但很少會特別迷戀。
這張史卡拉第與羅耶,卻令我有種所謂的「狂喜」,
他(或演奏者她)怎麼會知道人心裡會有這些美麗層次?
大家應該熟悉史卡拉第,羅耶可能就較少聽過。
羅耶(Joseph-Nicloas Royer,1703~1755),
也出生於義大利,但後來到法國皇宮,當路易15小孩的音樂教師,
也歸籍了法國。
但看看史籍裡留下來的圖像,
兩位作曲家看起來雖不致粗礦型,但也不像是細膩類。
怎麼能寫出這般美麗、深入人心的音樂?

法國鋼琴家Alexandra Lescure,目前以教學居多。
第一張唱片為「Immersion」,在他牌發行。
彈的是史卡拉第、海頓、莫札特。
她的琴音帶有一種敏感性,彷彿樹葉上的水珠,
表面張力稍一過頭,水珠就破了。
這樣的敏感,反映的是對音樂的內省,
也因內省,帶著聆聽的人,走進某種旅程裡。
她用自由、精緻、抒情、神秘或異國情調來表達。
雖然斯卡拉蒂的音樂充滿了西班牙色彩和口音,
但比起羅耶,似乎是更具有「正式的」音樂模樣。
而羅耶的音樂,不少改編自其歌劇裡的作品,
迷人的程度,其實也不下史卡拉第。
 
頭像
STSD
系統管理員
 
文章: 3148
註冊時間: 2009-12-01, 22:20

Re: 2024/06/11 - 新的晚安!新天新地No.4

文章STSD » 2024-09-19, 12:02

2024/09/19
寫著寫著就歪樓了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1061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午安。
這是張以法國廣播愛樂長笛獨奏家Mathilde Calderini為主角的唱片。
這位長笛家曾經出現在ALPHA787,鋼琴家Johan Farjot的錄音裡。
但我是在這張的試聽片段裡被吸引,而進了這張唱片。
結果,打開唱片一看,伴奏的帥哥鋼琴家照片,佔據了封面裡。
如果聽過試聽檔,大概會覺得這個鋼琴家,很會襯托長笛家,
但!輪到自己的片段時,就會不客氣地大鳴大放搶風采!
這個法國鋼琴家是Aurele Marthan。
他的老師是Denis Pascal(與小提琴家Tosi合作過錄音)。
不過,你應該是認識他的——
他在ENPHASES有張紅色封面、頗受歡迎的「Mozart Project」。
最早應該是他老師的關係,所以在Polymnie錄了張優秀的拉威爾。
但真正紅起來還是這張莫札特。
2022年,他開始在ALPHA錄音,第一張是「Guéthary音樂節」。
Guéthary是他的故鄉,有很多音樂家、藝術家都在這個法國小鎮待過,
所以,他創辦了這個音樂節。
2023年,也有個新錄音,但沒有發行實體CD。
2024年,就是這張與長笛家的合作。
前面的介紹都「歪樓」了!回到這位美麗的長笛小姐。
曲目都是法國作曲家的長笛曲目(有幾首是改編外)。
這位新一代的長笛小姐,音色相當活潑且豔麗。
但飽滿有活力,還頗值得聽的。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871
這是Aurele Marthan在ALPHA的首張錄音,
記錄的是他在家鄉版辦的音樂節錄音,稍等等剪試聽檔。



 
圖檔
廠牌:ENPHASES / 編號:ENP003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從我小時候開始,莫札特就是我的首選作曲家,
這個錄音中,我想呈現莫雜特鋼琴音樂裡的三種表現形式,
一是獨奏鋼琴作品;二是鋼琴和木管的室內樂作品;
三是鋼琴協奏曲的室內樂版本,用弦樂五重奏加鋼琴來表現⋯⋯」
這是這張專輯的鋼琴家Aurele Marthan自己對這專輯的說明。
其實當第一聲弦樂出來後,優秀的錄音固然令我驚訝,
但音樂中,那種把熟悉的音樂,換以更歌唱、更純粹的新意,
更是讓人吃驚。




圖檔
廠牌:POLYMNIE / 編號:POL152397
Aurele Marthan在2012年的拉威爾錄音。
 
頭像
STSD
系統管理員
 
文章: 3148
註冊時間: 2009-12-01, 22:20

Re: 2024/06/11 - 新的晚安!新天新地No.4

文章STSD » 2024-09-20, 11:16

2024/09/20
瑪麗安皇后的獄中小步舞曲


午安。
18世紀的巴黎劇院都會在復活節前兩週固定休演。
而休演時間,為了給貴族有休閒去處,
就出現了「神聖音樂會」(Concert Spirituel)。
1784 年 4 月 13 日,巴黎劇院休演期間,
那天的「神聖音樂會」節目單上寫著——
「 海頓:一首所有演奏者都離席而去的交響曲」。
幾天後,巴黎當地的媒體《Mercure de France》報導了這個音樂會。
證實了海頓的《告別交響曲》在巴黎演出了。
但沒有人清楚這份樂譜是如何來到巴黎的。
在當時,甚至有些作品是故意掛上海頓名字來銷售的。
1785年,巴黎另一個著名的「奧林匹克廳音樂會」(Concert de la loge Olympique),
也委託了海頓創作六首《巴黎交響曲》,
足見當時的海頓音樂,在巴黎是個大熱門。

在海頓的104首交響曲中,第82~87號稱為《巴黎交響曲》。
但後來,「奧林匹克廳音樂會」又委託一次,
海頓寫了三首交響曲(90~92),是為《巴黎交響曲》part 2。
ALPHA在前陣子的「海頓2032」第15集,
出現了《巴黎交響曲》的第四首:第85號交響曲。
這首被稱為「皇后」交響曲,乃因後來上斷頭台的瑪麗安皇后很喜歡,
甚至有傳說,瑪麗安皇后在獄中常彈第三樂章的小步舞曲。
(皇室即使坐監也是與眾不同啊!)
而在這張第15集的「海頓2032」裡,
這個德國的Basel室內管絃樂團,
以現代的戲劇風格呈現了「皇后」交響曲。
其實,海頓並沒有為曲子命名,
但知道典故的我們聽到第三樂章,就不由自主的「腦補」了瑪麗安皇后。
於是,會覺得Basel的演出,有點諷刺味,
相當快的速度,與重拍的強調,使這小步舞曲帶了趣味感。
然而,找出RICERCAR發行的RIC277海頓「巴黎交響曲」來聽聽,
這個法國指揮Guy van Waas,
竟比Basel室內管絃樂團多了一分鐘的時間來處理小步舞曲。
多了一分鐘,音符全都穿上了蓬蓬裙來跳三拍舞!
沒有一個樂器不優雅的!
兩個演出都很優秀,但離開那些「曲名」的穿鑿附會吧,
這樣,才能更直接感受海頓音樂的魅力。
底下也一併分享海頓的《巴黎交響曲》(RIC277),
這是標準的6首《巴黎交響曲》。
指揮Guy van Waas與樂團,
其實還有一套「巴黎的交響曲」(RIC357,7CD),
這是收錄了當時神聖音樂會時期,一些作曲家的名作。
不過,海頓《巴黎交響曲》就只收了三首,但有其他的海頓作品。
另外,當時被誤以為是海頓作品的Joseph Martin Kraus作品,
也在這中出現。
以聆聽與收藏價值,RIC357是首選。
若只想嚐嚐海頓《巴黎交響曲》,就挑RIC277。
若是想「想像」瑪麗安皇后的「獄中彈琴」,
那麼就挑「海頓2032」第15集。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696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試聽一:皇后交響曲第一樂章
試聽二:皇后交響曲第三樂章(小步舞曲)
試聽三:第62號交響曲




圖檔
廠牌:RICERCAR / 編號:RIC277 / 試聽一 / 試聽二
 



圖檔
廠牌:RICERCAR / 編號:RIC357(7CD)/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 試聽四 / 試聽五
這套CD,國外暢銷賣翻。
法國大革命前,1778年,莫札特到巴黎找工作待了幾個月。
除了寫下巴黎交響曲第一樂章,他最喜歡去杜樂麗宮的音樂會。
杜樂麗宮的音樂會稱為「Concert Spirituel」。
這個音樂會從1725年3月18日開始,到1790年法國大革命時終止。
為什麼莫札特會喜歡去這個音樂會?
因為這個音樂會裡除了法國音樂家外,
還有來自比利時、德國、捷克等作曲家也會在這裡發表作品。
這個音樂會是一段轉變的關鍵。

Concert Spirituel翻譯為「神聖音樂會」,
原本是個臨時性的音樂會,後來變常態音樂會,
並開始加入了法文歌詞的神劇,
同時也邀請各地音樂家參與表演或發表。
像是來自比利時的Gretry(後來入籍法國)與Gossec,
這兩位就幾乎是當時Concert Spirituel的紅牌。
Gossec後來還創辦了皇家歌唱學校,那是巴黎音樂院的前身。
另外,像是捷克的Johann Stamitz、瑞典的Joseph Martin Kraus,
比利時的Pieltain、Gresnick,德國的Lebrun、Gluck(葛路克)等,
都曾在這個音樂會登過台。
當然,莫札特、巴哈、海頓的音樂也都出現在音樂會中。
莫札特還在此地見到了他心儀的作曲家——
巴哈小兒子Johann Christian Bach。

這個音樂會反映了當時的百花齊放,
一些新的想法與思維,都來到這個音樂會發表。
更重要的是德國曼海姆樂派的足跡,也出現在此。
後來,海頓也因另一個音樂會組織的邀請,發表了《巴黎交響曲》,
海頓的不同聲響,受到巴黎的熱烈歡迎,
搶走了Gossec、Gretry的風采。
海頓在巴黎除了發表交響曲外,也有彌撒曲的發表。
只是隨之而來的法國大革命,瞬間中斷了這個音樂會節目。

不過,巴黎,是個奇特的地方。
外地來的音樂,在巴黎生長,卻進而養出另一段轉變。
Concert Spirituel雖然被終止,
但音樂的「革命」與變化已經不斷地持續,
沒幾年,貝多芬發表了第二號交響曲,
這個發表,象徵著古典風格將轉往浪漫,
另外,像是義大利的Salieri、Spontini,法國的Kreutzer(克魯采)、
Étienne-Nicolas Méhul、Louis-Ferdinand Herold,
等作曲家,也都踏在這條路上。

這套專輯封面標題為「巴黎的交響曲」,
選曲上,除了Concert Spirituel當時的熱門作品外,
還包 Concert Spirituel終止後,一些相關作曲家的作品。
像是貝多芬、Salieri、Spontini、克魯采、
Étienne-Nicolas Méhul、Louis-Ferdinand Herold等。
試聽選曲,都挑選較不熟悉的作曲家片段,
海頓、貝多芬、Gretry都沒有在其中。
  
頭像
STSD
系統管理員
 
文章: 3148
註冊時間: 2009-12-01, 22:20

Re: 2024/06/11 - 新的晚安!新天新地No.4

文章STSD » 2024-09-21, 11:10

2024/09/21
賣法國唱片的遇到做法棍麵包的


午安。
我住的社區一帶,超過80%是台北移民來的。
80%中,有約一半是還每天通勤往返台北上班;
另外一半,則又可半分為,全退休與半退休人。
半退休的人,大概像我這樣,還有事做:整理唱片做試聽檔。
也有另起爐灶的。
這位L先生,原是做機能衣的上游(提供布料),
在運動衣服與機能衣興盛時期,是屬於賺錢的一方。
後來,中國廠商跨入這個領域,殺價競爭,
他說毛利只比「茅山道士」(毛利三%到四%)好個一些些。
於是,他就漸漸退出江湖,在社區附近買了塊地蓋自己的房子。

圖檔


有天傍晚散步經過,與L聊起來,才知道他為自己蓋了個烘焙室,
烘焙麵包、披薩、還有賣點義大利麵。
他還請我參觀他的設備,老實說,
很多號稱專業烘焙的麵包店或是披薩店,
工作面積沒有他的大,設備也可能沒有他的專業。
他喜歡吃沒有添加太多奶油、牛奶、香精的歐式麵飽與披薩。
可是市場上的歐式麵包都是業界俗稱的「軟歐」(即便在台北也一樣)。
軟歐就是台式麵飽的本質,但有著歐式麵包的外觀。
香香軟軟,一般民眾很容易接受。但多油多糖多⋯⋯
為了這個興趣,他雖然沒有從種麥子開始,
但開始去職訓局上課學做麵飽。
一個可以當其他學員的阿公老先生,就混在一堆年輕孩子裡攪和麵粉⋯⋯
從酵母、麵種、糅麵等自己做起。
結業後,他想找師傅來幫忙,即便開出一個月近6位數的薪資,
卻沒有一個麵包師傅願意來。
這些師傅寧願領少了30%的薪資,也不願多領30%來做真「歐包」。
意思是:做傳統「歐包(歐式麵包)」太麻煩了,「軟歐」比較好做。
換言之,做軟歐不太需要技術與好設備,就可以賺錢了。

就這樣,他從大製造業退下來,
和留學美國學音樂的太太,一起做麵包、披薩。
我常傍晚散步時,順道去拜訪他,順便買麵包。
我吃過全麥土司、白土司、鄉村麵包、核桃麵包、法棍、磅蛋糕⋯⋯
這種麵包,買回家後不冷藏,放在室內,會有滿室的麵粉香。
他的麵包,內裡都是Q彈的,那是揉麵團創造出來的。
但Q彈內裡卻有個酥脆的外皮⋯⋯
於是,我漸漸放棄上台北時,順道補貨麵飽的需求,
家旁邊就有道地、健康、新鮮現做的麵包了。
賣法國唱片,吃法國麵粉做的麵包,不覺得很有趣嗎?
好啦,我承認我是歪嘴雞,
但歡迎來小鎮吃吃麵包,只是要先預訂。
晚安曲在下方⋯⋯




圖檔
廠牌:FUGA LIBERA / 編號:FUG813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 試聽四
這張唱片的標題是「巴黎就是一個派對」。
說的也是。
但我覺得,這是為了介紹這個樂團而發行的唱片。
樂團是Pelleas室內管絃樂團(Orchestre Chambre Pelleas)。
Pelleas應該是來自德布西音樂裡的角色。
老樂友們,如果你有以前ZZT發行——
小提琴家Lorenz Gatto的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就見識過這個樂團了。
這個樂團活潑、熱情、處理細節能力有一套。
唱片的曲目,橫跨70年,從法國第二共和到咆哮的20年代。
有比才的C大調交響曲,這是比才的年輕作品。(試聽四)
有夏布里耶的《布黑舞幻想曲》(試聽二),
還有米堯的單樂章協奏曲《屋頂上的牛》(試聽三)。
以及,拉威爾的《吉普賽人》(試聽一)。

但Pelleas室內管絃樂團,為何挑這些曲目呢?
先看看拉威爾的《吉普賽人》這曲,從一開始的獨奏,
就似乎與過去我們聽的《吉普賽人》不盡相同。
差異就在,Pelleas用的譜是「拉威爾版」。
拉威爾在《吉普賽人》首演後,
應該有因著首演小提琴Jelly d’Aranyi˙的建議,做了些修改。
主要的修改在cadenza。
而拉威爾的最原始版,當然就退出江湖了。
後來,這個拉威爾手稿在美國紐約的摩根圖書館裡出現,
才有機會做此演出。
很特別的是,Pelleas在演奏每個曲子,都會標明使用的曲譜版本。
像是米堯的《屋頂上的牛》用的版本是奧乃格寫的Cadenza;
而夏布里耶的《布黑舞幻想曲》,
則是首度的管弦樂版錄音,因為夏布里耶當時未完成改編,
這是當代作曲家Thilbault Perrine根據夏布里耶的草稿完成的。
比才的C大調交響曲,一樣標明出版商。
選這曲子的原因,這是比才17歲(1855)的作品,
雖然得了獎,但去都沒有演出與出版的機會。
一直到1935年,才在Reynaldo Hahn的協助下,
有了首演與出版曲譜。
聽聽Pelleas的木管怎麼處理第二樂章,Sexy!
這是個很有個性的樂團啊。




前張的試聽二夏布里耶的《布黑舞幻想曲》在POLYMNIE裡的這張錄音裡,
有著很精彩的演出。
圖檔
廠牌:POLYMNIE / 編號:POL210372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PercuDuo,自1996年起組成的二人打擊樂團體,
特別是鐵琴與木琴的組合,
時而是跨幅巨大的延伸,時而是層次美妙的對話。
精采的選曲與演奏!
躍動富即興感的夏布里耶與藍色狂想曲、優雅的巴哈、繽紛的德布西….
POLYMNIE在2009年的錄音,優異錄音充分展現打擊樂的美妙。
演奏的曲目如下——
夏布里耶 / 布黑舞幻想曲
拉威爾 / 死公主的孔雀舞曲
巴哈 / 第一號法國組曲
孟德爾頌 / 第五號賦格
德布西 / 貝加馬斯克組曲
蓋希文 / 藍色狂想曲
 


這張夏布里耶的鋼琴作品裡,也錄了這首《布黑舞幻想曲》
圖檔
廠牌:CALLIOPE / 編號:CAL1850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法國鋼琴家 Annie d’Arco(1920~1998)的錄音。
她在14歲便進了巴黎音樂院跟著瑪格麗特・隆學琴。
成名後,主要在教學,錄音並不多,晚年因病,更少露面。
留下的錄音多在CALLIOPE,但也多絕版。
這是她在1974年錄下的夏布里耶鋼琴作品,
錄音師是當時的法國錄音界大師Georges Kissehlhoff。
當年的錄音都以黑膠發行,
CALLIOPE在2018年remastering後製發行CD。
這是個優秀的夏布里耶鋼琴作品演奏。
明朗、色彩多變,而且令人愉悅。
Annie d’Arco的指尖功力呈現出法國獨特的生動活躍。

夏布里耶,這位德布西、拉威爾的前輩,
對於後來的印象派影響不小,
甚至,在這些音樂中,會感受到一些拉威爾的色彩。
正確來說,應是拉威爾受到夏布里耶的影響。
夏布里耶的作品都不複雜,但聲響結構、和聲卻是相當獨特。
這張Annie的錄音裡,收錄了夏布里耶的重要鋼琴作品。
試聽一是夏布里耶的〈布黑舞幻想曲〉,
在POLYMNIE的POL210372那張的片子第一首,
即是這首曲子的改編,聽了原來的鋼琴演奏,
會有種「難怪會改編為打擊樂演奏」的讚歎!
 
頭像
STSD
系統管理員
 
文章: 3148
註冊時間: 2009-12-01, 22:20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新發行-新到貨-新話題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