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Re: 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文章box » 2023-07-24, 11:28

2023/07/24
與世無爭的唱片 之2


午安。
上週有不少樂友來關心新天新地的未來,非常謝謝。
新天新地總會有一個未來的,等到有篤定(或是賭定)的決定後,
會再跟大家報告,也許來分享個「新天新地10年愛恨情愁」吧。
進到2023年中後,只能以與世無爭來形容。
唱片、音響能賣就賣,也無需用力地去推展了。
聽得到好處,聽得懂美妙,就會聽到,
聽不到,也無需爛嘴一番,攪和春水。
與世無爭,就像RAMEE的唱片般,
與ARCANA或是古樂時代的ALPHA相比,
RAMEE是裡頭做他想做的唱片,沒有那麼迎合市場。
另外一家RICERCAR早年也很接近,
但這幾年,RICERCAR開始出一些合集時,就沒那麼與世無爭了。
我印象中,還沒看過RAMEE發行過合集!
有趣的是,今天的晚安曲,在前任店長與我手中,可能賣超過百張!
但,居然沒有做過試聽檔,果真是與世無爭,願者上鉤!
可是,這應該是RAMEE在新天新地銷售最多的一張。
上週末,在店裡又翻出來聽,
這個德國品牌(RAMEE),真的讓人有仙樂飄飄感啊!
片子裡的曲目,資深樂友應該很熟,
但在古樂器、演奏風格、錄音表現上,
給人活生愉悅之感。
13年前的錄音,有其誇張之處,但其呈現的莫札特,
讓人快活,暑氣盡消,世事皆拋!
這麼說吧,沒在SOLSTICE買過TOSI或勒菲碧的唱片,
不算認識SOLSTICE這個牌子。
一樣地,沒聽過這張莫札特,不算知道RAMEE這個牌子。


圖檔
廠牌:RAMEE / 編號:RAM1002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試聽一是莫札特的K.498豎笛三重奏,寫給豎笛、中提琴與古鋼琴。
試聽二是K.475 C小調的幻想曲,我很喜歡其中這一段。
試聽三則是豎笛奏鳴曲,開始的豎笛,通常都會表現得很悠揚,
但這個版本並沒有特別去展現豎笛的悠揚。
我覺得這樣反而不會添加太多「人工」意義在裡面。
 
box
 
文章: 2757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Re: 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文章box » 2023-07-25, 11:01

2023/07/25
與世無爭的唱片 之3 鬼才相信推廣文化


午安。
很多人認識新天新地的唱片,可能是因為SOLSTICE的唱片。
後來有些樂友是因為ALPHA唱片認識的。
在還沒接手新天新地前,
我比較好奇的唱片品牌是RAMEE與RICERCAR。
因為裡面的作曲家,很少有認識的⋯⋯
不認識就算了,這些唱片是要賣給誰?
難道國外的樂友比較厲害,知道這些作曲家?
我覺得這就是文化傳承與推廣。
台灣有家最大的網路書店,
當年就信誓旦旦跟我說他們公司以推廣文化為宗旨,
所以年輕小提琴家曾宇謙得獎後,
立馬要新天新地出貨給他們曾宇謙在FUGA LIBERA的唱片。
這段讓我資金差點週轉不過來的愛恨情愁,要找一天來分享一下。
我說那很好啊,要不要也進些RAMEE與RICERCAR的片子呢?
這兩個廠牌的文化氣質很高、內容很棒誒!
他就只淡淡地說,先進曾宇謙,後面再來看看⋯⋯
一晃多年,「後面」無遠弗屆。
這兩天看到RAMEE的片子,突然覺得:
3歲小孩都比我這個歐吉桑清楚明白,
鬼才相信那樣子的話哩⋯⋯

晚安曲是這家不強調文化推廣的RAMEE片子:Joseph Touchemoulin。
Joseph(1727~1801)其實是個法國作曲家,
但卻是少數在法國以外成名的作曲家。
他的老師是義大利作曲家塔替尼,跟著他學小提琴,但也跟著學作曲。
後來,Joseph又接觸了德國曼海姆學派的音樂,
所以,這個法國作曲家的作品融合了義大利與德國風味。
他的作品錄音不多,這張發行於2008年,當時可能只有這張錄音,
近幾年,又多了一兩張Joseph的錄音,
連超級大廠DG都發行了他的作品錄音。
他的作品以交響曲及協奏曲為主。
但,與世無爭的RAMEE發行了他的錄音,
記錄著Joseph這樣的作曲家那個時代的風貌與影響。
在義、德、法三者之間糾纏,獨特又好聽。


圖檔
廠牌:RAMEE / 編號:RAM0807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box
 
文章: 2757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Re: 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文章box » 2023-07-26, 11:05

2023/07/26
與世無爭的唱片 之4 西班牙混血義大利


午安。
昨天分享了RAMEE發行裡,很精彩的法國作曲家的義德風格作品。
今天則來一個西班牙與義大利的混合體。
最早看到這張唱片時,
上面是寫著西班牙Ferdinand VI王朝代的小提琴音樂。
但怎麼聽都沒有印像中西班牙音樂的影子。很是奇怪!
後來查了作曲家,才明白。
18世紀時,西班牙的馬德里是歐洲主要的文化中心之一。
西班牙國王與個性鮮明的義大利公主的接連聯姻,
也就吸引了才華橫溢的義大利音樂家來到西班牙的宮廷。
這些音樂家多到甚至在西班牙組建了當時歐洲首屈一指的歌劇院管弦樂團,
當然,義大利音樂的風格,也就此進入西班牙,形成潮流。
而這種進入,當然也會結合了西班牙當地的民族音樂。
Juan De Ledesma(1713~1781)就是這股潮流中少數重要的西班牙本土音樂家。
本片收集了De Ledesma的五首小提琴奏鳴曲。
雖然是奏鳴曲,但是以一把小提琴、一把大提琴、及一把吉他來演出。
大體上,Juan De Ledesma還是以快-慢-快的三樂章架構組成。
其中,第三樂章的「快」,通常為舞曲形式。
而第二樂章的「慢」,通常為主調的相對調性。

圖檔
廠牌:RAMEE / 編號:RAM0901 / 試聽一 / 試聽二
 
box
 
文章: 2757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Re: 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文章box » 2023-07-27, 11:12

2023/07/27
與世無爭的唱片 之5


午安。
昨天的音樂家De Ledesma是位受到義大利影響的西班牙音樂家,
今天分享的Antonio Caldara(1670~1736),
則是進入西班牙的義大利音樂家。
唱片市場上,Caldara的錄音出現,應該是古樂復興中,
演奏市場上看到了這位未被注意到的巴洛克時期的義大利作曲家。
我認識這位作曲家,不是因為這張RAMEE的老片,
而是幾年前ALPHA出版的《耶穌腳旁的抹大拉》清唱劇。
在這套清唱劇裡,每首歌曲都相當好聽。
讓人覺得怎麼可能有作曲家可以在一部清唱劇裡表現成這樣?
另外,在ARCANA發行裡,也錄過他非常動聽的大提琴奏鳴曲。
而且絕版後,又再度發行,可見其受歡迎程度。
Caldara本身的訓練就是一位Alto(唱詩班歌手),
所以在作品上,也以歌劇、清唱劇、經文歌居多。
這張錄音,以Caldara的清唱劇及歌劇裡的歌曲為主,
再加上一組大提琴奏鳴曲而成。顯然是作為Caldara的音樂介紹或入門。
在聽Cladara的巴洛克式歌曲時,可以發現情感相當外顯,
在音色的轉折上也相當豐富。
如果有興趣他的作品,《耶穌腳旁的抹大拉》是很值得聽的一部作品。


圖檔
廠牌:RAMEE / 編號:RAM0405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426(2CD)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 試聽四
Antonio Caldara/清唱劇《耶穌腳旁的抹大拉》
抹大拉指的是《聖經》裡的抹大拉瑪莉亞。
《聖經》裡抹大拉瑪莉亞的故事,與傳說的「抹大拉的瑪莉亞」不同。
傳說的瑪莉亞,遭鬼附身,變成另一個女人(妓女)賣身。
後來瑪莉亞在耶穌腳邊懺悔,耶穌趕出她身上的鬼魂而得救。
Caldara的神劇,是以傳說故事寫就,
所以唱片封面,用了一個裸露胸部的女性雕像,象徵賣身的瑪莉亞。
這部神劇裡,除了抹大拉外,還有耶穌及其他角色。
在分為兩幕的劇情裡,器樂音樂與歌曲總共有68首,
可見Caldara用了很仔細刻劃的態度,來處理這個傳說故事。
重點是,Caldara怎麼可以讓這每一首連續都這麼好聽?
事實上,不只是現代的我們覺得好聽,
Caldara之後的巴哈、泰雷曼、海頓、莫札特,甚至布拉姆斯,
都會從Caldara的音符中,擷取元素發展。
試聽一是抹大拉瑪莉亞唱的〈我想哭〉
試聽四也是抹大拉瑪莉亞的詠嘆調〈為我流淚〉
另兩首試聽是其他角色的歌曲。
 
box
 
文章: 2757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Re: 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文章box » 2023-07-28, 10:57

2023/07/28
與世無爭的唱片 之6 金叉子


午安。
還要分享多久的「與世無爭」唱片?
好啦,趕緊結束。不過,金叉子是免不了重提的。
金叉子是因唱片封面的叉子,讓老樂友都這麼說。
這是韓德爾的大鍵琴作品錄音,是最能讓人感受到他奔放的原創性。
巴哈更重視樂譜上的構造與比例,
卻較少關注到在樂器上實際的演出效果。
這與巴哈的個人特質、工作環境都有關係。
我們可以在庫普蘭、史卡拉第或是這張韓德爾的大鍵琴作品中,
體驗到——既使存在著極其優秀的鋼琴版本,
我們依然被大鍵琴版本所震撼,聽見了想像之外的聲響。
在原配器的表現上具有無可取代的聽覺效果,
難以改編,這就是一種完成度。
這個聲響讓人感受到,一個活生生的巴洛可大師-韓德爾。


圖檔
廠牌:RAMEE / 編號:RAM1004 / 試聽一 / 試聽二
 
box
 
文章: 2757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Re: 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文章box » 2023-07-29, 11:14

2023/07/29
最好的Piau


午安。
智利詩人聶魯達說:
「不旅行、不讀書、不聽音樂、
不知道如何在自己眼中找到恩典的人,會慢慢死去。」
法國女高音Sandrine Piau便以這段詩來說明音樂是一種旅程。
這是她與新搭檔鋼琴家David Kadouch的首場音樂會節目。
身為法國當紅女高音,她從早期的巴洛克歌曲,一路拓展。
她喜歡圍繞一個主題,並且混合語言和不同作曲家以及詩人的作品。
所以,在這張專輯裡有舒伯特、李斯特、沃爾夫、
克拉拉·舒曼與莉莉·布蘭潔、杜帕克和德布西等人的作品。
這些全是文學性很高的歌曲,
像是李斯特的《威廉泰爾》中的〈漁童〉(試聽一),
或是沃爾夫的歌曲(試聽二)、舒伯特的〈迷孃之歌〉(試聽三)。
都是很耐人細聽的作品。
在先前,Piau小姐與雨果管弦樂團合作了理查史特勞斯的歌曲作品後,
其實可以發現,一個法國女高音處理德國歌曲的新風貌。
你不會聽到中氣十足、直線條的德國歌曲,
反而像是冰上芭蕾裡的優雅騰空旋轉。
而在這張鋼琴伴奏的歌曲裡,Piau的聲音,
讓人願意在這音樂中慢慢死去。
雖然,我還是很喜歡Piau在ALPHA的第一張個人專輯(ALPHA397),
但還是得承認,這張最新的Piau,也是最好的Piau。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911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096
這張應是Piau在ALPHA的第一張錄音(但不是個人專輯)。
這是張以法國20世紀歌曲為主的選集,18年前的錄音,很值得收藏。
當年前店長,曾經拿這張作為某個活動的贈品,被稱為極品。
國外絕版了,店裡剩最後3張。




圖檔
廠牌:ALPHA / 編號:ALPHA397
這張才是Piau在ALPHA的第一張個人專輯。
店裡也沒貨了(有需要得預訂),所以不放試聽檔了。
 
box
 
文章: 2757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Re: 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文章box » 2023-08-01, 14:18

2023/08/01
巴哈改編了維瓦第


午安。
昨晚公布了明年起的新天新地改變計劃,請參閱新話題區公告。
今天的晚安曲來張適合公佈計劃後的心情。
這是1999年Solstice發行的一張巴哈。
1999年時,我也還沒認識Solstice這個品牌。
Solstice應該是新天新地裡非常重要的一個品牌。
雖然,大部分的樂友都只選購他家發行的Tosi與勒菲碧。
但其實在管風琴部分,Solstice有著很強的背景與實力。
Solstcie家發行的管風琴,集中在他們所認識的管風琴家而選的曲目。
反而較少有像巴哈之類的管風琴曲目。
這張SOCD170,是以小喇叭搭配管風琴。
曲目是巴哈改編自維瓦第的一些協奏曲。
巴哈一生應該是沒有機會見過維瓦第,
但有記載巴哈曾經聽過(或被請教過)其他音樂家將維瓦第作品改編為鍵盤的演奏。
也因為這樣的因緣,
巴哈改編了好幾首維瓦第的小提琴寫奏曲,便成完全以鍵盤呈現的作品。
這種改編,將維瓦第擅長的音樂情緒,加上了對位結構。
使得這幾首曲目,在巴哈的作品中,顯得特殊。
而Solstice的這張錄音,則再經管風琴家改編,
將小號加入了管風琴中。
整個聽來有種,大呼大吸一口氣的伸展。
很是現今的心情寫照。


圖檔
廠牌:SOLSTICE / 編號:SOCD170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box
 
文章: 2757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Re: 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文章box » 2023-08-02, 11:10

2023/08/02
偉大的音樂永遠有人演奏


午安。
在Solstice的管風琴出版中,雖然不多,
但有一張罕見的《賦格的藝術》。
我們常見到的《賦格的藝術》多為鋼琴版,
新天新地也曾有過弦樂四重奏版。
事實上,巴哈不僅沒有完成寫作,也沒有為這部作品指定樂器。
以聽感上來說,鋼琴版是較易聆聽的一種。
換成管風琴時,雖然聲部之間的辨別,聽感上很容易跟上。
但架構的複雜度,似乎也比鋼琴來得更大。
這是Solstice的老CD,詢問過Solstice,這樣的CD也是冷門。
演奏的Thierry Mechler,當年錄音時才三十出頭歲。
後來還自己成立唱片公司,現在也不存在了。
看來唱片這個行業,不是想幹就幹的。
但偉大的音樂,永遠有人在演奏。


圖檔
廠牌:SOLSTICE / 編號:SOCD147 / 試聽一 / 試聽二
 
box
 
文章: 2757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Re: 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文章box » 2023-08-03, 10:39

2023/08/03
颱風天 德布西


圖檔
廠牌:KLARTHE / 編號:K062(2CD)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 試聽四 / 試聽五


早安。
因颱風影響,今日暫停開放,敬請留意。
晚安曲是張一直沒介紹的德布西,
雖然進貨不多,但我想那些大膽帶走他的樂友,
心裡一定覺得很爽,錄音好,演奏又令人一新耳目。
這是KLARTHE在2018年紀念德布西逝世百年的發行。
整張專輯以一個鋼琴五重奏團,
加上一位女高音來展現德布西一些室內樂作品。
選錄的作品,除了一些歌曲集外(用鋼琴或是鋼琴五重奏伴奏),
另有小提琴奏鳴曲、大提琴奏鳴曲,
還有改編為室內樂的《牧神的午後》。
這些曲子,大家應該或多或少都有。
不過,這個鋼琴五重奏Quintette Syntonia,實在有相當水準。
足以讓人一口氣將兩張片子聽完。
而擔綱女高音的Maya Villanueva則是有著甜而嬌美的聲音,
我覺得她讓這些並不容易聆賞的德布西歌曲,變得更易入耳。
在SKARBO裡,曾經發行過一張德布西歌曲集,
那個風格是嚴肅方正的(DSK2152列於下方),
而KLARTHE這張不僅錄音一樣優秀,還更加柔軟。
如果對德布西歌曲有入門障礙,不妨試試KLARTHE這張錄音。
對於以曲目搜集為目標的樂友,這套唱片可以跳過。
但,如果喜歡欣賞演奏風格與錄音的樂友,
這套德布西是相當優秀的演出。

這張發行,除了德布西外作品,
還有一位越南作曲家Ton-That Tiet的作品。
那是為了向德布西逝後百年致敬的作品(試聽五)。
Tiet於1933年出生於越南順化,
1958年到巴黎音樂院學習,
他跟隨的老師就是鼎鼎大名的Andre Jolivet。
1977年他也入籍了法國,成了法國音樂家一員。
雖然對他不熟,但可以聽聽巴黎音樂院訓練出來的越南音樂家。




圖檔
廠牌:Skarbo / 編號:DSK2152 / 試聽一 / 試聽二
德布西/歌曲集
德布西的歌曲裡會用上類似朗誦的方式,
甚至讓歌者聲音獨立於和聲之外,聆聽上有著現代感的味道。
SKARBO在錄製這張專輯時很大膽,
幾乎感受不到後製的壓縮,
第一軌(試聽一)就可以感受女高音毫無顧忌的放開聲音。
這是一張嚴肅製作與演出的德布西歌曲集,
雖然聆聽不易,但水準頗高。
 
box
 
文章: 2757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Re: 2020/06/23 - Bonne Nuit!從晚安開始!

文章box » 2023-08-04, 11:01

2023/08/04
3個巴哈,在31年前的諾曼第老教堂裡


午安。
不曉得是不是轉了性?這兩三年來,聽管風琴的時間變多了。
當年接手新天新地時,面對SOLSTICE龐大的管風琴出版,
寫信跟SOLSTICE老闆娘求救,
我說都不知道怎麼聽了,怎麼可能介紹這些呢?
老闆娘卡布夫人說,慢慢來吧,總有一天的。
還老遠從法國郵寄了些紙本資料給我。
只是這些法文資料,我也只能看看圖片就好。
但真的就是,隨著聆聽的次數增加,管風琴也漸漸加入了收藏行列。
前幾天有提到SOLSTICE的巴哈管風琴發行並不多,
在1992年,SOLSTICE曾發行一張「三個巴哈」的管風琴錄音。
三個巴哈,除了巴哈作品外,
還有其大兒子威廉巴哈、三兒子C.P.E巴哈的作品。
演奏的老管風琴是在法國北部諾曼第小鎮Honfleur的老教堂裡,
這種傳統的機械式管風琴,雖然聲響並不宏大,但琴聲相當甜美。
管風琴家則是Frederic Desenclos,
他是管風琴家Gaston Litaize的學生。
老樂友可能有印象Litaize,SOLSTICE有發行過他的作品錄音。
應該也是Litaize的緣故,Desenclos在SOLSTICE留下了這個錄音。
雖然是31年前的事了,但聽來就是個自然又逼真的錄音。
試聽一、二,是威廉巴哈的8首賦格裡的兩首;
試聽三則是C.P.E.巴哈的奏鳴曲,聽來是個與老爸不同的巴哈。
試聽四是巴哈的組曲裡的一段。
這樣的唱片,在SOLSTICE的倉庫裡也愈來愈少了,老闆夫婦也老了。
收藏,除了好聽外,也是份記憶。


圖檔
廠牌:SOLSTICE / 編號:SOCD110 / 試聽一 / 試聽二 / 試聽三 / 試聽四
 
box
 
文章: 2757
註冊時間: 2012-04-09, 17:04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新發行-新到貨-新話題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和 15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