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進入 MMCSS 調整的部分
請先參考官方資料如下,可以有些基本的概念
http://msdn.microsoft.com/en-us/library/windows/desktop/ms684247(v=vs.85).aspx
上列連結內有寫到 MMCSS 預設提供的項目,且有額外需求的話,也可新增項目(但我應該用不到吧?)
每個預設項目裡,都有可供設定的參數與可調整的範圍,也說明了參數的意義。
但翻了一些資料後,都沒找到關於項目的說明(例: Capture, Distribution...是什麼用途?)
上周末嚐試調整 MMCSS 時,無聊把 MV 也列入測試的東東(之前我沒看 MV),這些 MV 也是剛好別人有,就順便抓回來測。
測試 MV 時,有些 MV 的聲音一聽就是難過,而 PSY(Hyuna) 與 Hyuna 的 MV 是我覺得聲音 OK ,又蠻養眼的(其實還有個 SISTAR19..)。
比較意外的部分,是沒想到 MMCSS 調整後的影響,不論是在聲音 或 畫質,居然都能在播放 MV 時反應出來。
上周末只測了 Audio 與 Capture 兩項,測試的方式如下
調整一個參數=>重新開機完,測試聲音與畫質=>再調整一個參數=>再次重新開機後,測試聲音與畫質
每次的測試,除了幾個 MV ,也會撥放些音樂,所以會花些時間。
就這樣度過了整個周末,所以..有些走火入魔,哈哈!
要修改 MMCSS 同樣需使用 regedit 這程式,而修改的位置官網內有列出。
執行後打開 MMCSS 位置的畫面如下
NetworkThrottlingIndex 這參數類似網路流量管理的功用,我試著調降兩次後,就決定直接關掉它
關閉的方式,就是把所有值都填入 F(15)。
SystemResponsiveness 這參數是保留系統資源給 Low Priortiy 的程式,最低就是調到 10
其他項目裡的參數,可以參考別人的設定,我有參考 Higuma 的檔案,也有參考另一個友站的設定。
再加上自己一邊慢慢調,一邊慢慢聽,聽看看有什麼差異。
在 OS 未使用 HPET 的狀態下,我參考友站的設定,先把 Capture 內的參數調低。
比較差異時,我重點是擺在聲音上,這時還沒注意到 畫質 的影響..
Audio 與 Capture 裡的參數都一樣
Affinity
Background Only
Clock Rate
GPU Priority
---- Higuma 調了 Audio 內下面的三項,上面的部分則未調,但友站的設定則有
Priority
Scheduling Category
SFIO Priority
MV 是 E5300 透過 DLNA 把 NB 內的資料抓來撥放
我在調整了 Capture 裡的
SFIO Priority 調成 Idle
Scheduling Category 調成 Low
Priority 調成 3
GPU Priority 調成 5 (原本是 8)
測到這時不知怎麼了! 注意力居然轉移到 畫質上,或許是 感覺到整個畫面的顏色好像不太對、且黯淡了下來..
我原本還懷疑是否電視的設定無意間備被動到了,還把電視的設定左調右調了一陣子.. 最後好像沒動到阿..
這時我才意識到 Capture 內的參數,不會才是影響 畫質的原因吧?
疑問既然出現,我就把注意力轉到 畫質 上,開始針對調過的參數再度調整
我先調整了 SFIO Priority 為 High => 這時發現 MV 的整個畫面 變亮了
再來針對 Scheduling Category 調成 High => 畫面變得更亮了, 一些細節也出現了(顏色、光澤、流動感..)
回復到這階段,我覺得畫面可接受了! 就跑到 Audio 開始調整
Audio 的參數裡
SFIO Priority 先調為 High => 這也屬全面的改變,但不太明顯,像流動感、微細節好像有變好
Scheduling Category 調成 High => 這感覺有明顯,整個音量變大,微細節,開放感..變好
Priority 調成 8 => 這感覺也明顯,也是音量、能量類的變大
接下來的參數
Affinity => 我設定為 1,分隔CPU的資源,這調整後聲音好像再乾淨些
Background Only => 我設定為 False,這項也類似上面
GPU Priority => 我最後調成 1(最低),這項也類似上面,只是因為變乾淨,所以有些東西會再更明確
Clock Rate => 這項是我覺得很恐怖的一項,原設定是 10000。
我第一次就調成 1000=>500=>300=>100(沒錯我調了四次,每次我都有花時間聽)
這是 微細節(其實都有差,只是在微細節會較明顯) 在 時間軸上解析度的調整,到這調整已是每一秒聲音內細節的改變。( Higuma 這要調整阿...)
越是短時間裡快速的變化(流動感),在調這項參數時,差異就會出現。
光是 PSY(Hyuna) 的 MV 裡的某些快速變化的電音,在調整的過程裡,都有不同的變化。
我現在還在測低於 100 的變化,我聽不聽得出來。
而聲音調到這,我忽然又想到,那這影響在 畫質 會有什麼變化?
所以我又回去調 Capture 裡的 Clock Rate,一樣先調到 1000。
結果... 我看到畫面時,我嚇到 ... 這是從 DVD 進階到 BD 的感覺啊(實際上還沒到 BD 的畫質啦! 這是感覺的落差)...
整個人皮膚的細緻度、鮮明度、立體感..都大大進化(人活了!!!)
在 Hyuna bubble pop 的 MV 裡某些片段,會有人在眼前跳舞的錯覺。
但我是以聲音為主,所以 畫質 的部分,我就未把值調到頂,現在是調到 300
而 GPU Priority 與 Priority 的調整,也同樣有很好的效果,都是在光澤、鮮明度..的變化(我很難詳細的說明)
GPU Priority 最後調為 16,Priority 則為 5(與上述的原因相同,未把值調到頂)
畫質調到這階段,我已經覺得蠻好的(至少有產生錯覺的時候了!)
以上我敘述的比較詳細的參數,是因為差異較大,所以會細細比較差異,而其他的參數,則是調了一次後,覺得有改善,就直接保留(未再多花精神)。
以上的內容,請自行細細品味